(南京林业大学 21000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愈加迅猛,农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会议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这一建设理念被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会议中强调“美丽中国”必须要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在建设中还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美丽乡村”这一概念正是从“美丽中国”中发展而来,从乡村景观建设的角度来看,根据乡村特有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特征以及自身的农村区域优势,对乡村的生活环境进行整治与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提高原始村落居民的生活水平,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美丽乡村。
自2013年初农业部积极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运动以来,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为 “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许多经典的经验与范例。
“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环境、生活、产业、人文这四个方面,要充分体现“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四个基本特征。如浙江省安吉县,典型的山区县,受地理条件限制,接收了来自各个地区的工业城市污染,人民生活质量也难以提高,但在“美丽乡村”的指导下,制定了“生态立县”的方针,短短几年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带领周边村落实现了从严重污染到山清水秀,从贫穷落后到富足安乐的巨大转变。安吉只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但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摸索能够适应自身条件的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建设也在不断感染着更多乡村,让更多乡村焕然一新。
主和客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本文中的“主”指的是在村落常住的原始村落居民,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相似的并对村落有一定归属感的人;“客”指的是某一人群到非自己惯常所处空间或区域进行访问、游历,通常具有不同的生活与文化背景,其目的并非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美丽乡村”建设前,原始村落景观多以农、林、牧、副、渔的农业景观为主且多无序化,村落景观处于初始阶段,村民对于村落景观的感知比如气候、季节色彩、历史等方面也会受到时间、空间、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无意识的农业景观为主,硬质环境也较为落后,建筑、道路等多呈现原生状态,村民的生态意识与价值观受到制约并不关心乡村景观带来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村民站在主动位置却难以发挥村落的景观价值,游客的心理诉求也还没有开始形成。
(1)建设前的“主人”心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乡村建设中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于“美丽乡村”建设前村落环境的滞后以及村落的主人即原始村落居民多以留守老弱妇孺为主,空心化现象显著,村民们对于旅游开发、绿化建设等方面意识淡薄。从环境角度看,村民对于所处环境较为麻木,没有形成良好的保护意识;对于“客”来说,更多的对“客”即外来者持排斥态度,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角度来看,此时的原始村落居民处于“婴儿时期”,对于所谓的旅游开发等并没有好感,对于到访的外来者更多的是观望态度,并且无意识的有排斥感。
(2)建设前的“客人”心理
对于游客来说,极大多数会选择相对有一定建设度或知名度的村落进行了解并进一步深入从而实现自己的旅游计划,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前的原生村落,如非有一定的社会联系,大多数会忽视,更不会有好奇心前往游玩,游客受吸引的主要要素由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两方面组成,当客观要素即村落形象、环境等无法激活游客好奇心时,对于游客来说只是做普通村落中的一个。
“美丽乡村”建设后,乡村景观从无序化变得井井有条。依托其原生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资源基础,将原生村落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地形地貌、历史遗存、水系资源等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对基础性的配套设施重新建设,既使村落的文化、资源得以保护与完善,同时又给村落带来经济、文化等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主客心理较以往有了巨大转变,一方面受环境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身认识的变化。
(1)建设后的“主人”心理
原始村落居民,作为乡村的主人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直作为主体角色存在,并在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改造”对于乡村而言也不仅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原始村落在经历过美丽乡村建设与改造后,满足了村民对景观的实用经济与生活改善的需求,村民对于生产、生态等方面的意识逐渐增强,对“旅游”这一概念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认同感,并对自身村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外来者的“入侵”也逐渐从排斥到让步再到接纳,他们明白村落在经过一定的建设以及游客的访问之后,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与知名度,从而在宣扬村落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使乡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接纳后的原始村落居民对旅客还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趋同性,即满足游客愿望的意愿,从而建立更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访问与游玩。
(2)建设后的“客人”心理
经过重新建设后的乡村,既完成了自我的造血又提高了社会对其的形象认同感,游客在到访之前就能够对旅游村落有一定的印象基础,即风光美、生态好、远离尘嚣等特征,旅游一般会通过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获取旅游地信息,当游客将旅游村落的信息与心理愿景对接成功后,对旅游村落就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好奇心促使游客前往游历,而到达旅游村落时,游客往往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去审视村落的一切,包括人文、建筑、环境等方面,以此来衡量村落的可游性与可赏性。当游客对村落有了认同感时,游客也逐渐从审视的心理逐渐缩短与村落以及原始村落居民之间的距离。
主客之间在一定条件的推动下,能够良好的适应相互之间的交融,从而达到心理互容即相互包容的状态,他们能够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也就意味着对这一地方有着相似的情感。当主客双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友好交往且后续交往意图较为强烈时,那么主客之间的心理互容度就比较高。
笔者选取了以“美丽乡村“为指导建设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桦墅村,并随机对一些村民进行了访问,询问他们对于外来游客的一些想法。大部分村民表示,到访的游客大多温和、文明,因此他们也愿意与之交流,同时游客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他们现有的生活,他们能够理解游客来访的意图并予以配合。可以看出,桦墅村的主客双方的交往达到了自由融洽的交流和相对情感意义上的相互理解,从而使主客之间的心理互容性增高,能够呈现更加和谐友善的交往状态与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双方的利益与发展,对村落的建设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旅游村落中,尽管主客之间有时能够实现高度的心理互容,但由于主客之间所能感知到的由于需要、利益、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差别和对立常常会引起的心理不适和互动,心理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主客间的心理冲突是在旅游村落范围内的互动行为,当客离开旅游村落时,冲突自然而然就会消失,因此主客之间的心理冲突既是永恒的又是短暂的。
桦墅村的部分村民表示,当遇到一些脾气和行为举止较为暴躁或者喜爱斤斤计较的游客时,他们的内心是非常反感的,作为原始村落居民,他们对村落本身就有强烈的归属感,认为村落是他们的所属物,因此需要受到尊重。而游客受到自身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婚姻状况、道德水准、经济状况、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表现也会截然不同。主客之间心理冲突的加剧会使得主客关系更为紧张,这种冲突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消极或者破坏性的影响,有时也能起到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加速村落的建设与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不断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原始村落居民与游客之间进行一定的心理分析与调适。
村落的主人即原始村落居民既是村落文化的继承者、生态文明的维护者,又是新的文化与文明的先行者与创造者,他们对村落的态度决定着村落未来发展的质量与方向;而游客作为到访者,能够宣扬和传播村落的文化特征与生态文明,促进村落的发展。尽管主客之间受到个人文化背景和经济因素制约,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与矛盾,但如果主客之间能够互相包容、相互理解,多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实现主客之间心理的相互包容,村落将会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