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啦啦操的功能及价值微析

2018-01-28 09:55夏贝儿
运动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园生态运动

夏贝儿,杨 莉

(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2.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本文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校本课程改革、教育创新思维激活等维度,探究分析校园啦啦操的功能及价值,以提高中小学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实践自觉性,增强学生的感性素养,使他们拥有“诗和远方”的人生格局。

1 校园啦啦操孕育校园生态文明,激活能量转换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里,由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构成,自然生态包括校园的花草树木、校舍建筑、运动场馆、教育设备设施等;类生态是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以及师生与社会、师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内生态主要指人与其身心的关系,包括身心健康、安全、良心、自尊、自我意识、理想、信念、信仰等。三重生态的互惠一体,和谐共存,便会产生积极的能量,作用于学校发展和生命成长。

1.1 啦啦操改变了校园生态构成

中小学校经过由义务教育、教育现代化建设30余年的改革发展,硬件环境有了夺人眼球的变化,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如公园般的校园环境,美轮美奂,充满时代的气息。教育硬件设施设备的改善,作为一种静态的环境,终难形成持久的、鲜活的生态能量,直抵人的心灵深处。校园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改变了校园静态的现代环境结构,它以独特的运动肢体语言和行为艺术,呈现于华丽而璀璨的舞台背景之间,构建成一幅动静相宜、体艺和顺的校园生态环境,提升校园生态文明的张力和潜在影响功能。江阴南菁高中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千余学生的啦啦操表演,蔚为壮观,震撼心灵,成为一轴校园生态画卷;无锡侨谊幼儿园、滨湖实验幼儿园、大地幼儿园等幼儿小朋友每日一跳的啦啦操,成为校园中的一道多彩的风景线。啦啦操为校园注入了时尚、激越的生态元素,优化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生活环境。

1.2 啦啦操改善了校园人际关系

在教育生态圈中,师生是不变的生态主体,是共存共生的生态主体。但在传统教育思维里,教师永远是主宰者、主导者,学生永远是被动者、受听者,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加剧了师生关系的对立与恶化,十多年来的素质教育倡导与推行,教师教育思想、理念及角色意识虽有改变,但在实际教学中,“为师至我尊”的潜意识有意无意地会流淌于课堂上、师生间,影响着师生间、生生间等人际关系,弱化了人际间生态能量的积极流动与转化。校园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其共同目标的生存、团队协作的方式、群体完美的追求、阳光心态的面对、快乐体验的分享等运动特性,有益于友好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联系,唤醒善的心向,点燃爱的能量,形成和睦的、安全的校园人文生态,促进道德正能量的传递,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无锡双语实验学校学生说,参加啦啦操训练后,密切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合作意识增强;老师们反映,啦啦操使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有了变化,思维敏捷,做作业速度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关系更和谐了,集体荣誉感、团队向心力更强了。

1.3 啦啦操优化了身心内在结构

在重视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之外,尤为重要的是人的心灵生态,即生态内环境的优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生态内环境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在学业的高压下,孩子们疲于应付,没了童年,没了自己的闲暇时光,没了自己心仪的玩伴,这种以牺牲孩子身心愉悦健康为代价的教学误区,将贻误一代乃至几代人的未来。分析许多孩子走极端的行为背后,无不与其心理内环境的失衡及自我调节、修复能力差有关。玻璃心、逆商低,缺乏意志力、生活自信心,自我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位等内生问题,学校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给予他们生态补偿,优化心理结构,增强生命内力。校园啦啦操运动以其明快的音乐节奏旋律、遒劲整齐的肢体运动语言等独有的表达方式,给孩子们缓解紧张、调节心境、释放激情、舒展灵魂的机会,在激情跳跃中,增强自信;在艰苦训练中,磨砺意志;在追求完美中,认识自我,这一切,对孩子们优化生态内环境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宜兴悲鸿小学六年级江美欣同学很有感触的说:“啦啦操使我拥有了自信,如走路时不再低着头,说话时不再吞吞吐吐了;坚持不懈,挺直脊梁,认认真真练舞,端端正正做人,成为一匹小骏马。”侨谊金科幼儿园赵盈沣孩子的家长惊喜地说:“孩子在学习啦啦操中有超乎想象的专注和执着,动作不标准的地方,会主动去练习,磕青了也不叫苦叫累,这是孩子以前从未有过的表现。”宜兴悲鸿小学任兆栓同学的家长也反映说,孩子参加了啦啦操运动,性格发生了变化,原来体质较弱,还有点内向,现在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多了,也爱说话和交朋友,集体场合不再怯场和害羞了;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懂得合理安排学习、训练和休息时间。

2 校园啦啦操拓宽课程教学视野,优化人生格局

教育家肖川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是基于学生智慧发展水平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使学习活动是自觉自愿的;教育要将学生带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循这语境思考开去,学校教育的一切努力其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高尚的生命境界,成就致远的人生格局。校园啦啦操以其独特的体艺运动魅力,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课程意义。

2.1 啦啦操拓展了课程实践空间

在学校教学中,人们往往偏重语文和数理逻辑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被弱化。从心智发展而言,人的直觉和感知能力对认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些被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成为了“空无课程”(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的观点),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压缩了课程实践空间。啦啦操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是有着广泛群体的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身体活动,被誉为最具广泛性和深入人心的群众性芭蕾艺术。从课程意义看,啦啦操就是这类学校体育、艺术领域中的“实际课程”,它虽没纳入部、省课程内容,但作为校本体艺特色课程,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啦啦操运动改变了现有课程重数理能力、轻直觉感知的倾向,促进了课程理念的转变,拓宽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维、路径,大大丰富了学生课程实践美的体验。

2.2 啦啦操凸出了感性素质培养

身心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生活条件,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与素质。这里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即体验幸福,需要感性素质,感性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始终存在一个教育认识误区:学好数理化,就能成就人生未来。因而重视数理化及理想教育,注重理性培养,而轻视音、体、美学科教育,忽视感性意识的发展。殊不知,审美能力差,感性质量低,感知不了生活的美,就很难体验到人生的幸福,这种理性(知识、学识)能力强、感性(审美、欣赏)素质低的人,即使能赢在起跑线,也终将输在终点站,梦想难成真。啦啦操是艺术化了的体育运动,它讲究的是运动中的艺术氛围、历美感觉,音乐旋律、节奏、情绪与肢体运动、色彩、画面的整体和谐、相得益彰,极具审美震撼力,直抵人的灵魂。校园啦啦操是一方充满情感温度和审美光合作用的土壤,育化着孩子们的感性体悟能力和艺术审美素养。

2.3 啦啦操成就了美好人生格局

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竞争与合作是体育运动的核心精神。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李稻葵分析指出,运动员不仅具备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更关键的是,具备有成功的特殊心理素质。国际上很多领导人,都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如奥巴马,从高中到大学期间,一直参加各种篮球比赛;普京,柔道黑带;英国前首相泰德.西斯是一名出色的帆船运动员等。体育运动能够造就人的格局。何谓格局?格,就是指人格;局,就是指气度和胸襟。格局,也就是一个人的胸襟和视野,格局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宽广。一个心怀广阔、心境平和、能够体察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的人,才能敢于突破自己,实现化蛹为蝶的蜕变,涅槃人生,走得更远更稳更久,才能抵达心之所向。充满阳光、时尚和团队精神的校园啦啦操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如注重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技术要领与情感表达的契合,以及局部至于整体、个体服从群体的理解,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心灵,开拓着人的胸襟和视野,塑造着人的精神与格局。

3 校园啦啦操改善教育心智模式,唤醒创新意识

创新生成活力。创新就是求变、趋优。然而,创新需要有平台、有载体、有燃点,这样才有可能将求新求变落到实处。啦啦操运动给校园教育注入了澎湃的活力,也给予人们审视以往、突破传统思维习惯,走出行为“舒适区”,以新思维、新观念定义教育,谋求新的发展生长点。无锡校园啦啦操运动激发了师生的创新动力,创新之思、创新之举,不胜枚举。

3.1 开启“一校一球一操”新模式

当青少年校园足球方兴未艾之时,经过数年的无锡校园啦啦操运动有了新的发展思路,以寻求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再现其激情、阳光、时尚、多彩魅力,便产生了“一校一球一操”的新模式,啦啦操与校园足球联袂,相得益彰,成就了校园“生龙活虎踢足球,激情四射跳啦啦”的无限精彩。如今,在锡城中小学校园,哪里有足球赛事,哪里就有啦啦操的身影。班赛、级赛、区赛、市赛,绿茵场上呐喊、助威声声不息,大家凝心聚力,为荣誉而战,于是,校园足球有了激情“伴侣”,校园啦啦操也不再“孤芳自赏”。在课间或课余,许多学生走出课堂,将思维“归零”,再起情感闸门,释放心灵,点燃激情,投身啦啦操运动,收获力与美的感觉,体悟运动奔放的喜悦,留存校园美好生活的记忆。球、操联谊,蔚为大观,成为锡城中小幼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一张校园特色文化名片。

3.2 突破教育行事安排老套路

普及才有生命力。无锡十分重视校园啦啦操的普及推广工作,积极探索啦啦操运动普及新路径。为能在更广泛的层面普及啦啦操运动,许多学校从原有既定行事板块入手,寻求有所突破。课间操是中小学几十年不变的行事安排,已成惯例,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一定作用。然而,几十年来,学校课间操套路虽有更新变换,但始终只是囿于运动技术层面,而没能将情感情绪纳入视野,学生将做操视为“履行公事”,为操而操,很难真心介入。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满足现代学生时尚、娱乐的运动心理需求,许多中小学校将课间操改为跳啦啦操,将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团体操表演改为啦啦操展示,如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运动会上,每个班级全员参与展示啦啦操,以年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在自己的表演区域里进行展示,动作和音乐是规定的,但队形由班级自行创编。再如,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不仅开设啦啦操课堂教学,进行大课间上啦啦操活动,还开展全校性啦啦操联赛,班班参与,人人参加,还要求每个班级至少有4名任课教师参加。目前,无锡全市85%的大、中小学都开展啦啦操运动,参与学生数万人。有的学校将啦啦操作为校本特色课程引入体育课堂,进行普识教学,激发学习、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兴趣和动机;有的学校举办校内啦啦操竞赛、篮球宝贝和足球宝贝的比赛等。啦啦操的普及开展赋予校园教育新的时代元素,注入了新的思维活力,使之在创新中不断前行,收获成功。

3.3 释放体育运动管理新思维

思路决定方向。无锡校园啦啦操运动在普及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1)多形态发展,如幼儿园有篮球宝贝、足球宝贝啦啦操,小学、初中有花球舞蹈啦啦操,高中、大学有街舞啦啦操,表现形态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与此同时,在技术要求达标的基础上,留有空间,鼓励学生在动作与队形方面进行自主创新,丰富个性表达,激活运动潜能,唤醒生命内力。(2)标准化发展。为进一步打通人才成长通道,配合校园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颁布实施的《啦啦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将啦啦操运动员标准分为高水平“五星技术等级”和青少年“七彩星级”2个部分。3~14岁的青少年从2017年开始可以通过考级获得“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各级啦啦操星级认证。“七彩星级”运动员的培训与考级,将心智体美的培育作为重点,使青少年身心发展更健全,团队意识、创新能力、领导力、沟通与交往能力等也都能有质的飞跃。无锡市啦啦操协会所属的无锡市啦啦操俱乐部申请成为了啦啦操七彩星级运动员考级中心。无锡今年进行了红星级、橙星级、黄星级的考级工作。178名学生获得了红星级运动员称号,其中幼儿园86名,小学生92名,24名小学生获得了橙星级运动员称号,24名小学生获得了黄星级运动员称号。为拓宽孩子成才发展之路,无锡市加大了体制创新力度,给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江阴市第一中学、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5所学校招收啦啦操特长生的政策支持,为校园啦啦操运动的有效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春华秋实,硕果芳香。无锡四星级高级中学啦啦操比赛经历了10个春秋,小学、初中学校啦啦操比赛也已进行了7年头。啦啦操已成为4年1届的无锡市运动会单项赛事亮点,颇受广大学校师生、家长的关注和重视,使得啦啦操运动水平日益提高。2014年,无锡成功举办了全国啦啦操冠军赛,900多名无锡大中小及职院校学生参加40多个项目角逐,尽展青春风采。无锡大、中、小学在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和冠军赛中,多次荣获冠、亚、季军。

4 结 语

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心灵究竟应转向哪里呢?在中国哲学里,“仁、义、礼、智、信”就是哲,一个人的灵魂深处要有爱、有善、有信、有智慧,才有立身之本。校园啦啦操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予校园生态文明绿色能量,开启学校课程改革崭新视野,唤醒人的心智潜能,在心灵转向中提升人格境界,铸就人生伟岸格局。

[1]肖川.好教育 好人生[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28.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0-71.

猜你喜欢
校园生态运动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不正经运动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