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学校更好发展

2018-01-27 15:25朱少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1期
关键词:归属感管理者行政

朱少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大即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将此置于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首要位置,凸显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教育质量和民族的未来。

搞好学校建设,关键在于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此处的“以人为本”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以生为本”,也不能宽泛地演绎为“以更多人为本”,而是要确切地理解为学校教育的实践主体,即学校的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行政管理者要锐意进取而拥有成就感。在如今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行政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拥有管理学校的绝对权力。他们能否积极作为,最终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辦学品位。优秀的行政管理者应该“外塑形象,内聚气量”,全面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应该有高瞻远瞩的视野与格局,应该有革新进取的勇气和情怀,从而带领学校实现高品位的良性发展,并使自己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如果他们庸碌无为,安于现状,旱涝保收,这所学校即便拥有再多的精兵强将,也不过是散兵游勇。没有强劲的凝聚力,缺乏坚韧的原动力,学校是无法实现持续发展的。

二是教师要倾心育人而拥有归属感。众所周知,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使得很多教师长期甚至终生奋斗在一所学校。教师是教育实践的重要主体,教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名片,学校要有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充分关注教师这个群体。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倡导社会尊师重教”,尊重教师是全社会的责任,尊师应与重教并驾齐驱。为此,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要真正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赋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坚决维护和捍卫教师的师道尊严。另外,要突出培养教师的重要性,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助推教师的成长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活力与动力,让教师更倾心育人而有归属感,从而真正实现学校长足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

三是学生要好学乐学而拥有获得感。学生无疑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实践主体。学生的成长状况如何,是检验教育实践效果的最终指标。虽然学生在一所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是对其终生的发展却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所以,一切的学校教育都应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作为出发点,不要被应试所奴役,不应被分数所绑架。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都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安心向学,获得足够的人文科学知识,而且具备很好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而充分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可以说,学校的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是撑起学校的三根有力的立柱,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学校建设理念的题中之意。只有准确理解并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学校建设理念,才能固本强基,真正营造好学校建设的良好生态。换言之,良好的生态才能成就优秀的学校,而优秀的学校才能实现成功的教育,但是成功的教育并不只是指向受教育者本身,而应该是让管理者有成就感,让教师有归属感,让学生有获得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属感管理者行政
行政学人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