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淼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以移动网络为基础的移动信息化技术成为了大众的宠儿。移动信息化是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等掌上终端,以互联网技术和电信融合的方式,实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达到随时随地可以开展随身的移动信息化工作的目的。移动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分享移动信息化带来的新体验。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意味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课本上的学习,这给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学校体育应利用互联网,利用学生手中的手机、电脑和平板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来达到优化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移动信息化是以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各种智能化的手表、手环等等移动终端为基本载体,通过移动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移动支付、搜索、浏览、广告、会议、学习、健康监控和定位业务等应用服务。因此,移动信息化具有移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样,在体育教学中也具有这些特点。所谓移动性是指“随时、随地、随身”,使体育教学不只局限于课堂,学生在其他地方都可以进行学习,让学习更加便携化;灵活性表现在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开展教学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了学习方式,教学的灵活性也被突出了;移动信息化教学设计会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多样化,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了查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多样性。
2.1 移动信息化让老师和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变得更加便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和普及,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同时通过各种应用平台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使体育课堂得到了延伸。
2.2 促进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移动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开拓思路,敢于跳出常规。
2.3 提升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移动信息化教学,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自主分析,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能有效的提升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和主导,教学过程总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生练习—教师纠错”的老套路,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四部分”结构模式。尽管有关部门和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和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等理论,但在实际教学现状中,并没有摆脱传统模式和结构的束缚,各种理念、理论与之教学实践效果并不明显,也限制了移动信息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当前,移动信息化的环境下,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不断创新方法,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如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
调查发现,在很多职业院校中仍存在重文轻体的陈旧思想,对于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设备和技能比赛的投入,一掷千金,而对体育场馆建设、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各项比赛的投入却不足,对体育教学的地位认识不足,致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陈旧、场地缺乏,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进行。滞后的体育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当前教学活动的发展需要,难以适应时代变化,直接导致体育教学功能发挥不明显。在走访的学校中,几乎没有多功能运动场馆,没有专供体育理论课教学用的多功能教室,体育课要用教室需申请并得优先专业课。陈旧的体育场馆和设备对于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显然是不利的。另外,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移动信息化,首要条件是要有移动网络,无线wifi或者3G、4G,对于学生而言,利用3G、4G的数据流量进行移动学习,成本太高,负担不起,而一般学校的无线路由器没有足够的功率来满足室外体育教学的使用,覆盖率不够。
移动信息化教学对于广大体育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命题,移动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对移动信息化的态度,主观上决定了移动信息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体育教师对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态度表现不一,有积极接受学习型的,有坚决抵制型的,有保持中立型的。积极接受型的教师会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学习,并尝试进行改革和创新,运用移动信息化教学来代替传统教学手段。坚决抵制型的教师认为现在的软硬件设备还不完善,盲目使用移动信息化教学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动作技术的学习,降低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要求。中立型的教师不支持、不抵制,但其中也有一些教师对移动信息化技术好奇,却苦于教学资源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上自身的移动信息化技术能力有限而放弃。因此,在激发教师积极使用移动信息化于体育教学中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被动模仿接受,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没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考试,考试结束后,便将学习内容抛之脑后,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不能很好的参与体育锻炼,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很好的利用移动信息化技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主动参与,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广的接触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新闻的途径,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移动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学校在与体育教学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上的投入。首先要加强移动网络建设,扩展无线WiFi的覆盖率;其次要增加对多媒体运动场馆的投入;再次要积极建立体育教学的网络课程、教材和资源库。
移动信息化使得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制,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让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通过微课、慕课、微信、QQ和微博等途径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体育教学环境。另外,在体育课堂上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很少,但是体育理论涉及的面非常广,知识点很多,而且很多知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用,比如运动保健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等,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移动信息化来开展教学,使体育理论课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扩展,进一步延伸了体育教学环境。同时,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经验和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联系,这不仅构建了教与学的新模式,也创建了互动教学的新模式。
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移动信息化技术,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场地器材等综合因素。如使用移动信息化的教学内容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否能够使教学变得更加简单,是否会降低练习密度,是否符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等等。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用移动信息化教学,才能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
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效果需要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评估体系要考虑到学生的运动特点,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考查、参与度的评价和心理的发展,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进步性和个体差异。另外,学生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量化,根据学生的阅读、访问浏览的情况进行评价,多元化学生的个体评价体系,从而科学的反映出学习的态度、运动能力的提高和体育教学效果。同时,要实现体育教学评价的双向性,给学生提供匿名评价教师的平台,作为教师移动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参考,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促进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和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教师是实现移动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军,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移动信息化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移动信息化技术,把握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首先,学校应聘请专家对体育教师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对移动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论基础;其次,教师应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交流经验起到相互学习和促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应用能力;再次,体育教师应熟悉并熟练运用能够应用到教学中的各类应用APP,有为师生开展沟通交流的微信(微信群和公众号)、QQ、微博等,有专用于教学的Tower、课堂派、UMU、蓝墨云班课、畅课和超星学习通等平台,有用于健身减肥的Keep、卡卡、咕咚、悦动圈等,有拍摄视频、编辑图片的小影、秒拍、Photoshop、美图秀秀等;最后,体育教师要增强利用移动信息化教学的信心,努力尝试移动信息化教学,由易到难,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反思,使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实现对体育课堂更好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