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新
(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031)
2014年8月,国际图联年会的信息素养卫星会议指出: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正在经历一场变革,Web2.0、移动科技、新媒体等数字信息对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是高等院校重点关注的课题,特别对高校新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一直以来是高校图书馆的常规工作。目前,高校图书馆大都在网站上开通了新生信息素养平台,也称新生专栏,将新生入校后可能会遇到的疑惑和常见问题专列于此。但这些信息素养平台的构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用户行为都在发生剧变,因此,有必要全面审视高校图书馆新生素养教育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基于事实基础的评估和预判。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用户群,作为数字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高校新生在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习惯方面无疑是独具特色的一个群体。著名新经济学家唐·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成长》中将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称之为“N世代”,并且认为“作为全球化的第一代,N世代比前几代人更聪明,更敏捷,更能包容不同事物。”[2]传统的新生入馆培训一般采用讲座培训加实体图书馆参观为主,但这样的培训方式已经难以吸引信息时代的高校新生。王艳等人就指出,“以‘馆藏为视角’的内容组织,并不适合持有智能终端并伴随Internet成长的新生群体,反而可能给图书馆形象带来负面影响”[3]。面对这样的信息用户群体,高校图书馆在理念和手段上都需要革新,才能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
本研究以国内高校图书馆为对象,通过网站访问和其他手段开展调研和统计分析,调查时间段为2017年9月到11月。具体的调查方法有:①访问门户网站。通过具体的网站访问,统计以下内容:是否开设新生专栏、专栏的模块设置和内容等。②邮件或在线咨询。对于一些无法访问的门户网站,采取发送邮件或其他渠道获取的联系方式向馆员咨询,如QQ、微信咨询等。③考虑到目前高校新生智能终端的持有量,高校图书馆的移动信息平台应该也纳入考察范围,本文将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也作为访问对象加以统计。④文献调研。本文在CNKI、万方数据、维普期刊数据库中进行相关主题的检索,结合以上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分析。
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新生”+“图书馆”“新生”+“信息素养”“新生”+“入馆培训”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论文534篇,经过剔除重复、不相关文献及通知、公告等,有效论文为414篇,考虑到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是高校图书馆新生群体,因此将时间设定在2010年开始,得到有效文献287篇。从发文数量上来看,从2010—2017年,学界对此主题的研究保持了每年30~40篇左右的文献出产量,从侧面印证了这个研究主题的延续性和必要性。近几年对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比较集中于平台构建的讨论[4]、情景教育的引入[5]、新技术及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6]等方面,也有学者提出将高校阅读推广工作与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认为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发挥这两者的优势,如王波[7]、赵之咏[8]。综合来看,从整体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新生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的研究不多,且高质量的研究一般侧重于对某一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案例作流程描述和分析,以期将自身的有效经验推而广之,如汪满容[9]、王晗[10]等人分别对苏州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新生培训平台和过程的介绍。陈军[11]、姚瑶[12]等人专注于“985”高校图书馆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研究。将关注点放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但涉及新生教育的有黄丹俞[13]、徐春[14]等人,但由于高校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陈出新,为了更广泛和全面地了解现状,笔者选取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个片区的代表性高校图书馆,进行网络或邮件访问,归纳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在新生信息素养教育领域开展的创新举措。
在新生信息素养平台中,有很多高校在线播放微视频教学宣传片。这种方式符合高校新生的学习习惯,是一种比较主流的趋势。这些教学宣传片一般都会介绍图书馆发展历程、馆藏布局、借阅图书规则和流程等,有些图书馆在视频中会嵌入简单的检索课件内容,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即采用这一方式。
图书馆教学宣传片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方式的创新手段,在当前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中有着不错的教学效果,陈艳认为:“微视频的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等特点,满足了大众碎片化、移动化获取信息的需要,且其多媒体的属性使其在信息表现力和接受度上具有先天优越性”[15],可以预见,这将是未来可持续使用的方式和手段。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视频代言人的选择上,以卡通形象和真人形象两种方式为主。卡通形象人物设计和运用比较成功的有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小布”形象,随着2014年“拯救小布”图书馆在线游戏的推出,“小布”已经成为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官方形象代言人,武汉大学图书馆以小布为代言人,录制了众多分主题的教学微视频——“小布微课”也是其新生信息素养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以真人形象代言的教学宣传微视频,有东北大学图书馆的“东小图带你游馆”,由一男一女两名同学的问答,引导用户进入图书馆实际场景,达到介绍图书馆各项服务的目的。笔者认为,如果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图书馆设计切合自身形象和文化底蕴的卡通形象做代言人会优于真人代言,也比较容易为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新生读者接受。
自2012年清华大学推出“排架也疯狂”、2014年武汉大学推出“拯救小布”等游戏嵌入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以来,以游戏的方式引导新生完成入馆培训在实践中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游戏在新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被业界看好,也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手段为众多图书馆采纳。
有学者论述游戏可以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指出游戏涉及到的能力与“高校和科研型图书馆协会”提出的信息素养前4个标准相吻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的交际、合作等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16]。将游戏整合于图书馆的服务过程,特别是新生信息素养教育中,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运用的虚拟导览系统,分“场景漫游”“任务闯关”“知识地图”模块,新生完成在线任务的过程,就是对图书馆各项功能进行了解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切合“互联网+”时代新生读者的知识获取习惯,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虽然也有学者提出担忧,认为“图书馆游戏无法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全部目标,要想获得完整系统的信息知识,还是需要正式的信息素养课程”[17]。但就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图书馆在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嵌入游戏和在线知识闯关功能是必然趋势。目前众多高校图书馆已经或正陆续开通新生在线闯关测试,如笔者所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就在2017年9月首度上载了“晓图”闯关游戏,替代了往年由图书馆员举办讲座进行新生培训的模式。在调查各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笔者还注意到,有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在网站主页上没有显示在线测试功能,但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要求新生进行在线测试,通过了测试才能开启借阅权限(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又一个发展方向——逐渐与移动社交媒体平台深度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移动社交媒体发展非常迅速。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高校新生更自然地习惯于将移动社交媒体看作其主要的信息渠道来源。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顺势而为,很早就着手将图书馆的服务整合到移动社交媒体平台。本文限于篇幅,在移动社交终端仅调查了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平台上提供的新生专栏的现状,实际上,除开微信平台外,很多图书馆在微博、百度贴吧等即时社交媒体平台都有主体账号。从广泛融合的层面上来讲,高校图书馆已开始将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提供服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从深度融合的层面来说,众多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整合了图书馆基本的服务功能,像针对新生的培训专栏,很多微信公众号基本都有读者培训或使用手册这样的板块。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微信平台详细分列了“常见问题”“借阅规则”等栏目,天津大学图书馆则列有“使用手册”,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除“服务指南”之外,在微信问答框还详细列举了18条图书馆常见问题,用户直接回复编号就可以看到自动回复,为用户使用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可以预测,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与移动社交媒体的融合将越来越深入,这是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应审时度势,锐意创新,促进图书馆与移动社交媒体的协同合作发展。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基本采用按学院、班级现场参与讲座,再由图书馆员带领实地参观的形式来进行。目前这种方式在高校图书馆虽然还在采用,但大部分图书馆已经将这种以往带有强迫性质的讲座或培训转变成了非强制性、可预约的课程,并且在网站主页的新生专栏或者读者培训板块列出详细的图书馆讲座及联系人信息。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网页上按照学年分设新生专栏,除了馆情介绍、借阅规则、微课程及数据库检索等内容之外,新生还可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向图书馆预约,图书馆员安排新生来图书馆实地参观及上机培训[18]。这种做法给了高校新生相对自由的选择权。
我国高校图书馆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以网络教育为主、实际讲座培训和进馆参观为辅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系。随着MOOC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研究者开始探讨基于MOOC模式的新生信息素养教学模式[19],并认为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是未来教学科研的预备队,也是未来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对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高校新生在入学之初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高校图书馆要充分正视和利用高校新生这一特点,加强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综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笔者认为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数字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高校新生,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原住民”,他们对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和学习可以说是零障碍的。因此,要达到更高效地开展新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今天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从方法上学会并适应数字原住民的语言交流方式和风格,利用数字原住民能够听懂且愿意接受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与技能”[20]。特别是“互联网+”带的泛在信息环境,让图书馆必须考虑以适合新时代新生读者需求的手段和方式来争取用户,才能保持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生信息素养教学中,嵌入阅读推广是可行且必要的。原因在于:首先,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调动新生的阅读积极性,无疑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的长期重点工程,特别对一些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得比较好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在高校新生信息素养教育中主动地、有意识地嵌入有关专业的阅读推广内容,可以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更为纵深地嵌入到高校学科服务中。
高校图书馆在读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更应该重视对读者资源的建设。王子舟将读者资源定义为“是指图书馆或公共阅读空间在发展中可开发的各种读者支持要素”[21]。在新生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调动高年级读者参与、辅助教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同学院、同专业的学长学姐可以现身说法和传授经验,可以更为有效地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
完善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需要高校图书馆从上而下通力打造。一个立足现实、具备长远眼光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层和富有实践精神、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新生信息素养教学目标的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建设体系完备、类型丰富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需要管理层树立全局意识,并组建起能够团结互助、相互协作的教学团队加以实施。如此,才能够建立起符合现代信息用户的、多元的、立体化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为社会输送知识结构更为全面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IFLA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a Changing Landscape[EB/OL].[2017-11-15].http://www.iflasatellitelimerick.com/.
[2]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3.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3]王艳,周剑.大学新生信息行为特征与图书馆入馆教育辨析[J].图书馆杂志,2015(12):42-49.
[4]胡文静,王睿.基于Edventure Builder的图书馆“游戏化”新生信息素养培训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17(2):81-88.
[5]董光芹,刘阳.基于情境置换教学模式的新生入馆教育创新实践: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4):68-71.
[6]李彩云.高校新生入馆教育MOOC模式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6(1):113-115.
[7]王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新生教育书目[J].图书情报研究,2015(2):3-15.
[8]赵之咏.以新生为校园阅读推广重点抓手:以台湾东华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为中心[J].图书馆,2016(12):39-43.
[9]汪满容,刘桂锋,杨国立.一种新型自主式新生入馆教育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以江苏大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4(5):135-138.
[10]王晗,蔡筱青.高校图书馆用户自主培训虚拟空间的构建:以中山大学图书馆“新生空间”的设计与应用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5(4):106-109.
[11]陈军,郭劲赤.“985”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现状探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1):617-619.
[12]姚瑶,廖昀赟,王晗.“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新生专栏的建设现状与建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3):71-74,79.
[13]黄丹俞.高校图书馆多层次立体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基于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实证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1):75-79.
[14]徐春,张静.新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多途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基于“985工程”院校图书馆的调研[J].图书馆研究,2017(5):91-95.
[15]陈艳.国内高校图书馆微视频服务现状与建议:基于“985 工程”高校图书馆的调研[J].图书馆学研究,2015(12):21-25.
[16]RDMJS B.Digital Games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Games and Suggested Best Practice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2,40(1):75-89.
[17]季亚娟,蒋一平.大学图书馆游戏的调查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50-55.
[18]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新生培训[EB/OL].[2017-11-03].http://www.lib.bnu.edu.cn/content/xin-sheng-pei-xun-0.
[19]李沛.基于MOOC模式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1):51-53.
[20]王文韬,谢阳群,占南.基于ERG理论的数字原住民信息行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9):42-46,7.
[21]王子舟.论“读者资源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图书馆杂志,2017(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