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卫军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我国中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保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田径利用其本身的特点,丰富了教学内容,给学生们带来生理和心理的改变。首先,田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发展。由于田径运动涉及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诸如手臂、腰部和腿部等,在田径教学中,走、跑、跳、投和掷等动作是田径运动的常规动作,这些动作经过的反复的练习,有益于学生们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加速了新陈代谢系统的发展,促进了身体的各部位肌肉和关节的运转,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健康水平;其次,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练习某项田径运动,需要经过千万次的练习,在这期间,反复对于动作要领的纠正,以及对于恶劣天气的适应,都会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田径运动需要通过比赛成绩来评判名次,对于成绩落后的同学们,能够磨炼出其永不放弃的精神,坚绝勇往直前,养成坚持就是胜利的必胜信念;最后,通过田径教学,提高学生对田径的认识,摆脱学生们对传统竞技田径的误区,田径运动本是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项目和手段,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能够使学生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培养学生们终身体育的思想。
2.1 教学方法观念落后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使用者,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田径教师依然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主观性地从教师的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田径教师毫无选择地使用教学方法或错误选用教学方法,都会给教学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社会在发展,田径教师依然没有改变自己陈旧的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自身教学方法,从而只在乎提高学生的田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从而忽略了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非认知因素,过分重视和强调田径知识的传授作用,没有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这会使学生失去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另外,长期以来,我国中职院校田径教师重视研究教的方法,忽视学生学习的方法,重视教学效果的研究,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这就把教学方法中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割裂开来,难以协调教学活动,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对田径运动内涵存在误解
受到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以奥运会大型综合赛事为依托的激烈的田径运动,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中职院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或多或少都对田径运动产生一定的误区,其认为田径运动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如果不参加世界大赛,根本没有必要去教授才学习田径运动。首先,教师是田径教学的主导者,我国中职院校有些教师由于对田径运动内涵的有所误解,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把田径教学目标当作培养田径竞技人才,而非将田径运动将其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的手段,这样就会使田径教师在传授田径运动知识过程中,重视田径基本技能知识,过份强调田径运动的竞技性,这会使学生们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最后远离田径运动;其次,受到传统体育的影响,家长对体育运动本身就有所误解,只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才会去学习体育,因此,对于学校的田径教学的真正意义,家长一支半解,根本无法理解田径教学的内涵所在;最后,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应运而生了多种类型的社交媒体,学生们终日沉迷于网络之中,渐渐地远离体育运动。加之,田径运动本身就是一项比较枯躁的运动,学生们没有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久而久之,学生们就失去了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
2.3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和兴趣动机为基础来获取知识。然而,我国中职院校田径教师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己主观的向学生传授田径的基本技能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这也就无法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学生听命于教师的指令,被动的练习田径运动,被动的接受田径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被教师激发出来,学生从心理慢慢抗拒田径运动的练习,最后失去了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在这其中,教师要负主要责任,因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4 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中职院校对田径教师教学的评价往往落脚于学生的最后成绩,一切以学生的成绩为出发点,忽视了教师的态度和工作能力,这样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显然不能衡量教师的全面业务素质能力。另外,对于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还应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行评价,往往我国中职院校田径教学评价会忽视这一点。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不能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评价。
3.1 合理设置田径课程结构
近些年,我国马拉松比赛日益火爆,为了更好地实现田径教学目标,田径教师需要合理设置田径课程结构,将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田径教师应定期地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地鼓励学生们参加到校外田径锻炼之中,马拉松跑步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学生们的身体着想,鼓励参加5公里或更短距离的比赛,真切地体会到田径运动给人们带来的身体健康的愉悦心情,这样的话,田径课程结构实现了校内外的有机联系,使田径教学不再令学生们感到枯躁和厌烦。另外,田径教学需要打破原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重新组织起来共同上课,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需要。加强田径理论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丰富学生们田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
3.2 加强田径课程资源的开发
田径课程资源包括田径教师、田径器材、田径教学规章制度和田径教材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其综合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田径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田径知识,提高田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田径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同时,加强田径教师思想品德培养,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学校也应积极地定期为田径教师培训开拓渠道,邀请优秀的田径教师进行讲课,学习新鲜的田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田径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为教学活动创造优良的条件,满足学生们课内外的运动需求,同时也提高了运动设施和器材的使用率;建立科学的田径课程和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使田径教学规范化和科学化;引进高质量的田径教材,杜绝陈旧的田径教材,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田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自编田径教材,因材施教,能够使同学生们更喜欢学习田径运动,最后爱上田径运动。
3.3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其整体性功能
田径包括跑、跳、投掷等多种运动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每项运动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必须要对立完整的观点,注意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性功能。体育教师是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和使用者,体育教师根据田径项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中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能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体育教师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应随着时代的变革发生改变。借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教学方法要具有现代化特征,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田径教学手段,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体验田径运动的魅力。
3.4 科学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中职院校田径教学评价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其中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发、课外辅导及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等各个环节;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保进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用于及时地改进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质量观。学习质量不单纯地等于学习的结果,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也不仅仅等于学习成绩,而且还包括智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丘清锋.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3):102-103.
[2] 杨有实.浅谈中职学校田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9-90.
[3] 杨江红.中职学校田径教学押困惑与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2017,5:136-137.
[4] 颜伟师.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田径教学改革新思路[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J].2014,01: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