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涓子鬼遗方》痈疽治疗特色探析❋

2018-01-27 04:16任威铭吴承艳孙锦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麦门冬升麻芍药

陆 玲,任威铭,吴承艳△,孙锦程

(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南京 210046; 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46)

《刘涓子鬼遗方》[1](以下简称《鬼遗方》)为古代外科专著,由晋·刘涓子所著,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原书10卷,隋唐志著录均为10卷本,但在五代宋初多有散佚,此后只有5卷本刊行传世。本文以现存宋刻五卷残本中所载痈疽内容为研究对象。该书卷一总论痈疽之病名、病因病机、预后及其鉴别诊断,卷二论金疮治法方药,卷三四分述诸类痈疽治法方药,卷五为疥、癣、疹、痱等皮肤病证治方药。全书载方154首,其中治痈疽方达84首,占总数的54.5%,可见刘涓子对痈疽治疗之重视。兹通过对该书痈疽相关内容的全面整理,剖析其对痈疽治疗的特色及用药思想,以期对现代外科临床应用有所启发。

1 痈疽之概念

《说文解字》曰:“痈”为“肿也”[2]。“疽”为“久痈也[2]”,提示疽是痈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鬼遗方》谓:“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久则血涩不行。血涩不行则卫气从之不通,壅遏不得行,火不止,热胜,热胜则肉腐为脓。然不能陷肤于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曰痈。[1]1”痈为气血滞留经脉,病位尚浅而未深入髓骨。卫气属阳行于脉外,顾护肌表。血涩不通则卫表郁遏,阳聚化热化火,腐肉成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1]1。热盛日久,耗伤血肉,邪毒深踞,植于髓骨,此时皮肉枯耗,失于濡养,坚若牛皮。此处对痈与疽进行了深入探讨,表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刘涓子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邪毒留滞,导致经络阻塞不通,营卫气血凝滞,而后化热肉腐成脓即可导致痈疽的发生,也提示痈疽发病之病理因素为火热,发生机理主要为热毒郁滞、血壅肉腐。

另外,该书还分别从部位、命名、性状对不同部位的痈疽以形象生动地描述加以鉴别。如“发于肩及臑者,名曰疵痈,其状赤黑”[1]36。“发于膝,名曰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1]38。两者虽均以疵命名,但表里不同,形状相背,分为痈与疽。“蜂疽发髀背,起心俞若连肩骨”[1]3。“龙疽发背,起胃俞若肾俞”[1]4。两病都发于背脊,上下相反,或细密如蜂,或势盛如龙,两者鉴别可见一斑。作为早期中医外科专著,可以看出刘涓子对痈疽描述详尽,用词精准。

对疾病病势及预后的把握也是本书一大特色:“蜂疽……二十日不治死,八日可刺。其色赤黑,脓见青者死,不可治。[1]3”蜂疽病程短、病势险,若治疗不当或大意失治则20 d可亡,治疗得法则8 d可愈。颜色赤黑,单以血败肉腐,若脓出见青,邪毒内踞,正气亏虚,邪胜正却。“冲疽发小腹,痛而振寒热,四日五日悄悄,六日而变,刺之五十日死”[1]5。冲疽前期病情较轻,5 d内未见异常,而6 d生变,其势汹涌,恶寒发热,疼痛难忍,切除不当则月余而亡。告诫痈疽发展迅速,需治疗及时得当,恐则生变,难以挽复。

2 痈疽之辨治

通过剖析《鬼遗方》中治疗痈疽84首方剂之组成、对应的主治症状及用药特点,可以发现该书已将痈疽按不同发病阶段大致分为初、中、末三期辨治。初期即痈疽初始状态,火热始盛,壅滞卫表,当以清热解毒、解表透邪,以“消”为治疗特点,如“治痈疽始一二日,痛微,内薄令消,猪胆薄方”[1]44。中期即痈疽脓成状态,热盛肉腐,当以清热和营、托毒排脓,以“托”为治疗特点,如“治痈疽坚强不消,不可用傅贴处,黄芩膏方”[1]54。末期即痈疽溃脓状态,余邪未清,气血两虚,当以托毒生肌、气血双补,以“补”为治疗特点,如“治痈去脓多,虚满上气,竹叶汤方”[1]30。

除分期论治以外,《鬼遗方》还凭借辨脓法对痈疽进行诊断与辨别,通过辨局部肤温、波动感、压痛感、具体形态等判断是否成脓为主要特色。如“破发背及发乳,若热,手近不得者,令人之热,熟”[1]9。如“在乳者,熟之候,手按之,若随手起,便是熟”[1]9。如“按更痛于前者,内脓已熟也”[1]42。如“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1]41。上述痈疽或未成脓或已成脓,以此来辨痈疽分期,确定“透”“消”“托”三法侧重。

3 痈疽之遣方用药

3.1 重用黄芪,托毒外出

黄芪,《本经》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3],具有补气升阳、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本草备要》谓其:“生血生肌,排脓内托”,为外科“疮痈圣药”[4]。刘涓子治疗痈疽喜用黄芪,该书在痈疽的不同时期均可见黄芪的灵活使用,通过不同的药物配合,起到以“托”为主的作用,将托毒外出的思想贯彻治疗全程。如早期“治痈疽,五味竹叶汤方”[1]24,药用竹叶、五味子、前胡、当归、干地黄、人参、小麦、黄芪、黄芩、麦门冬、生姜、甘草、升麻、大枣、桂心,全方清热养阴、托毒透邪,其中重用黄芪三两鼓邪外出,使毒自里达表,配伍生姜、升麻等解表药以升阳气、开腠理,合清热养阴之品托毒透邪,以达“疏表托邪”。而“痈肿患热盛”时邪正相争,热毒炽盛,肉腐成脓,方用“黄芪汤方”[1]29,药用黄芪、麦门冬、黄芩、栀子、芍药、栝楼、干地黄、升麻。方中黄芪、麦门冬益气托毒兼以养阴,配伍大队黄芩、栀子、栝楼、干地黄等泻火解毒、清热凉血之品,共奏托毒排脓以达“透脓托邪”。当“发背已溃,大脓汁,虚惙少气力”时正气亏耗,营血不充,用“内补黄芪汤方”[1]27,药用黄芪、干地黄、人参、茯苓、当归、芍药、芎、桂心、远志、甘草、麦门冬、生姜、大枣。方中黄芪、人参、甘草补气,配桂心、生姜温阳散寒,干地黄、当归、芍药、麦门冬滋阴养血,芎活血行气,远志消散痈肿,诸药相配使正气得复、新肉得生以达“固本托邪”,可见刘涓子早已认识到黄芪治痈疽之效重在“托邪”,此法实开后世内托治法之先河。

3.2 祛火有路,火散邪安

火热是痈疽的基本病理因素,阳热生火、火聚成脓、肉腐血败而致本病,故刘涓子在遣方用药中时刻不忘祛火有路,使火散热消。分析其用药可从三路而散。其一从上焦表热未解,或肺热郁闭,透发不畅,用宣发透散之品使“火越发之”,如“治痈疽取下后,热少退,小便不利,竹叶汤方”[1]25。药用淡竹叶、小麦、干地黄、黄芪、人参、甘草、芍药、石膏、通草、升麻、黄芩、前胡、大枣、麦门冬。方中淡竹叶、石膏、黄芩清热泻火解毒,配以升麻、前胡宣发之品透热外出,使火热由上而发透毒外散。其二引火下行从二便而解。壮人患热痈,火热煎熬津液,常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二者更使火热无处可去壅滞三焦,使痈疽发为更甚。故其善使急下之法,祛火热、留阴液、复平阴阳,如“治年四十已,还强壮,常大患热痈无定处,大小便不通,大黄汤方”[1]21,药用大黄、栀子、升麻、黄芩、芒硝。方以承气汤为基础,用大黄、栀子、芒硝通腑解毒、清热燥湿,升麻泻火解毒,诸药相配通腑攻下,使火热从下而泄,釜底抽薪以息火。其三引火归元使浮游之火归于肾元。多处方中可见肉桂、附子等热性药使用,一方面痈疽溃后脓血去多,阳虚液亏,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以桂、附温通经脉以散寒滞,复其阳气,如“治痈疽,发背、乳,大去脓后,虚惙少气欲死,服此远志汤方”[1]24。药用远志、当归、炙甘草、桂心、芎、黄芪、人参、麦门冬、茯苓、干地黄、生姜、枣。全方补气养血,温阳通脉,其中桂心温肾助阳,散寒通经,使虚寒自除;另一方面痈疽日久,热盛伤阴,阴不制阳,相火偏旺,导致虚火上炎,故在滋阴药中加以桂、附温阳之品引火归元。如“治发痈疽,肿溃去脓多,里有虚热,内补黄芪汤方”[1]30,药用黄芪、茯苓、桂心、人参、麦门冬、炙甘草、生姜、远志、当归、五味子、大枣。全方通过配伍,以奏补气养血、扶正除热,其中桂心既能补火助阳又能引火归原,使虚热自除。

综上剖析,刘涓子治疗痈疽方药使用虽各有不同,但组方宗旨使火毒外出,毒泄火降,而痈疽自愈。

3.3 调和营卫,疏通气血

《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5]”营卫若不合,则卫阳易被郁遏,易致气血瘀滞,日久而化腐,败血成脓而生痈疽。痈疽生于皮肉,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壅滞则痈疽乃生,气血通畅则病可向愈。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使,气血无法单一存在,两者相互依托,且气滞血瘀为痈疽基本病机,故刘涓子治痈疽之方常以调和营卫、疏通气血为要。如“治痈疽虚热,生地黄汤方”[1]22,药用生地黄、人参、炙甘草、黄芪、芍药、茯苓、当归、芎、黄芩、通草、大枣、淡竹叶。全方在以生地黄、黄芩、淡竹叶清热解毒的基础上,重用人参、黄芪、甘草、芍药、当归、大枣以补气养血,其中芍药、甘草酸甘养阴和营,芎、当归行气活血通滞,更配茯苓、淡竹叶、通草以利水导下,诸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调和营卫、通理气血、扶正托毒之效。又如“治诸痈破后大脓血,极虚,黄芪膏方”[1]71,药用黄芪、附子、白芷、甘草、防风、大黄、当归、续断、芍药、苁蓉、生地黄、细辛。方中黄芪补气,配白芷、防风、细辛发散风寒,附子、苁蓉补火助阳祛寒,当归、芍药、生地滋阴养血,又酸甘化阴和营,续断强筋益骨调血脉,全方多用散寒温阳之品,使寒凝之血脉得以畅通,又大黄泻下攻积,通利下焦,使痈疽之邪有所出路。故剖析刘涓子治痈疽之方发现,在以清热解毒为治法的基础上,还常施以酸甘和营、辛开苦降、清上通下、温阳托邪等治法,使营卫调和、气血通畅、热毒清解,痈疽得以自愈。

3.4 内外结合,分期论治

痈疽大多发生于体表皮、肉、筋、脉、骨的某一局部,常会有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但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火热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某一部位气血壅滞而发为痈疽,局部痈疽往往是内在病变在局部的反应。因此辨治痈疽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辨治的同时必须重视全身辨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审证求因才能抓住根本。

《鬼遗方》全书记载治疗痈疽方共84首,其中内服方37首以汤剂为主,兼有少量内服散剂、膏剂,外用方47首,包含膏、贴、薄、洗、散、熏等多种剂型,充分体现了内治与外治的结合。其治疗特点已初具痈疽分期论治的雏形,并通过内外治的不同用药达到治疗该病的效果。在初期脓未成时,内治以清热透邪为主,如“治痈疽,五味竹叶汤方”[1]24;外治侧重于清热消肿,如“治痈疽肿,松脂贴方”[1]42;中期脓成以后内治以托毒排脓为主,如“治痈疽最脓,增损散方”[1]47;外治侧重于提脓破溃,如“治痈疽肿坏多汁,猪蹄汤方”[1]47。末期溃脓之后内治以扶正固本为主,如“治痈去脓多,虚满上气,竹叶汤方”[1]30,外治侧重于生肌敛疮,如“治痈疽已溃,白芷摩膏方”[1]71。刘涓子还擅用雄黄、雌黄、白矾等外用药作用于局部,不仅能够直达病所,还能避免药物毒性对脾胃的损伤,通过内治法整体治疗以改善局部情况,以外治法能够直达病所,改善局部而取得疗效。可以看出刘涓子根据不同症状特点采用不同的治法,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通过内服外用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而获取治疗该病的疗效。

4 结语

《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对于痈疽的阐述简明且实用详尽,在病名生动描述、病机深度剖析、辨治突破创新、方药灵活运用等方面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留下了宝贵的治疗经验,对于当代外科临床与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麦门冬升麻芍药
升麻的品种考证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秋冬鼻干出血用二冬
经典名方中升麻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秋冬鼻干出血 用“二冬”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麦门冬药材中水分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