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龙
赛科利(南京)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产业结构处于升级调整阶段,制造企业同样面临改革调整,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必须在管理运营方式上进行有效革新才能突破市场瓶颈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企业运营改革关键之一在于生产变革,面对生产周期长、库存积压大、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寻求生产方式的转变,积极引入精益生产方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均有着重大意义。
精益生产是有别于传统的粗放式、分批式、间断式的新型生产管理方式,在作业流程上无间断,生产过程更加精准高效。精益生产衍生于丰田生产方式的管理哲学,随着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其已经包括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多种方面,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系统性理论和实践指导。精益生产的适应性很强,能够很快地适应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对于生产过程中多余和无用环节进行精简,大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精益生产在实践当中存在差异性,视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而有着执行上的针对性。
精益生产的主要目标以及实际优势便在于浪费问题的有效消除。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浪费便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经济效益的降低,对于企业管理优化和长足发展而言均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精益生产针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明确划分,对于增值活动予以系统保障和体系支持,对于不增值活动则通过流程优化和管理强化等手段予以消除。从丰田公司的管理经验来看,企业生产浪费有着多个方面,除制造过剩浪费外,库存浪费、加工浪费和搬运浪费、次品浪费等均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此外,员工作为生产的主体,其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同样意味着巨大浪费。为消除多重浪费问题,精益生产通过生产管理升级加以解决,包括准时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等,浪费问题均得到有效遏制乃至消除。
汽车制造作为大批量、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其生产经营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整体制造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和有机协作。精益生产在生产管理模式上追求的便是配合与协作,通过对生产环节多个主体的有效调配、多个流程的有机优化促进系统的不断优化。首先,对于企业内部来说,精益生产让企业的各个部门均能很好地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让生产过程更加精简,消除过程中的多元成本;其次,对于企业外部来说,通过规范化和紧密性物流体系的制定和运用推动企业外部管理结构的完善,企业制造系统获得整体优化,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就得到同步提升。
企业生产管理的高效性体现在业务控制的高效和准确,企业要进行大批量生产,就必须在业务控制上拥有较高的控制水平。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建立在双方各自需求之上,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等夯实了两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强化企业业务管理,需要企业在雇佣关系的基础上强化责任管理和分工管理,确保员工处于最佳岗位发挥最大工作能力,在责任划定和制定保障基础上落实责任,员工与管理层各司其职,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作为管控考核的基础与核心。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精益生产方式的业务控制运用首先体现在人员管理之上,随着生产方式的深度运用,企业管理业务控制将进一步强化。
大批量生产模式中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会对企业造成成本压力,尤其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次品的产生带来的是巨大的时间成本浪费和资源成本的浪费,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质量保障,降低次品数量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精益生产方式对于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突出生产的连续性,对生产中出现的操作问题进行快速消除,避免负面因素的干扰,不合格产品产生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
为积极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制造企业应当在生产经营理念方面进行有效革新,避免因循守旧,积极寻求理念上的突破。引入精益生产模式,首先吃透精益生产理念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其逐步纳入企业生产经营体系当中,实现企业全体人员生产观念的有效转变。首先,为适应新的生产理念,企业应当对现有流程进行有效变革,将过程中不必要环节进行剔除,使得生产经营方式更加清晰化和系统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生产中的劳动和资金浪费得到了有效遏制;其次,应当加强企业宣传,让管理人员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为生产模式的过渡创造良好空间。
汽车制造企业在具体践行精益生产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发挥企业管理的最大效用。首先,应当认识到精益生产经验丰富的企业多为日本和欧美企业,相应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我国企业大有不同,在企业文化方面也有着巨大区别,这就要求企业依据自身生产特点进行合理分析,借鉴成功经验并总结出属于自身的、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色的精益生产体系;其次,精益生产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企业经营的现在和未来,需要企业在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发挥企业的管理效用,管理层应避免急功近利和鼠目寸光,在高瞻远瞩之下落实精益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目标确定和资源配置、管理落实等方面加以落实,确保管理符合生产方式的转变。
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资本在于技术创新和运用,在引入精益生产模式的同时更应当着力推动技术创新,早日实现企业模式化向智能化生产模式的转变。用技术水平升级作为精益生产实施的基础,通过多个方面实现技术创新问题的一步步落实。首先,应当由管理层组建技术团队,对于研发课题予以足够重视,提供足够的研发成本,使得设计工艺和产品生产相统一,确保产品的创新性和合理性;其次,应当强调技术人员的技术革新,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既要夯实基础技术能力,还应不断提高技术专业性和创新性,对汽车行业的技术前沿进行了解和吃透,包括无人驾驶技术、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制造技术等,让员工体验前沿科技的魅力,更有动力地投入技术研发和运用工作。
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基础还在于数据库的信息支持,相关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定期维护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成本,相应的维护信息需要完善的数据记录加以跟踪保障。同时,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设备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为尽可能使设备的保养与维护能够更精准化,也要求企业建立相关数据库,不断创新管理。对设备进行详细的维修记录,精确到每个零配件的使用状况,便于针对性维护。此外,在技术创新以及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数据信息可帮助企业生产过程拥有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数据更新升级中实现技术的升级。就目前来看,汽车制造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在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也仅限于理论摸索和实践测试阶段,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结合数据库信息作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精益生产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升级。
精益生产模式在汽车制造企业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尤其在国内外市场环境愈趋开放和良性竞争发展之下,其必然成为企业长足发展的有力支持。精益生产消除浪费、提升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作用明显,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应首先实现理念革新,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前提下系统推进,变革旧有的生产经营模式,确保精益生产真正落地,助力企业获得更好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