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 殷 英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提到的基本活动经验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中沉淀和积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笔者围绕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深入地进行了教材解读,并整合学生已有经验设计数学活动。
目前市场上的各套教材不仅需要教师有效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承载着基本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当我们翻开苏教版教材的每个章节,都可以看到“情境导入—学习新知—活动讨论—总结反思”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学,其中重点是情境导入部分,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活动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教材分为情境导入、动手操作、小组活动这三部分展开:在情境导入环节,教材呈现了椭圆、爱心和长方形的书签,让学生指一指每张书签一周的边线,这个环节旨在引出周长的定义,借助熟悉的生活物体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在动手操作环节,教材提供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幅图,引导学生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会用算式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这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计算图形的周长;在小组活动环节,教材设计了“想办法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这个探究性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周长的定义,还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化曲为直,测量出一片树叶的周长。在学生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拓宽了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亲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般性物体引出周长的定义,多次让学生指一指、画一画、量一量,帮助学生在直观经验和操作经验中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再出示规则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经历从普通到特殊这个演绎推理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测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式,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直观的形象思维有利于他们感悟和记忆几何图形的直观性,抽象的逻辑思维又有利于他们根据数学表象进行合情推理。只有当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必需的数学活动经验,注重数学学习中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此时学生已经认识并动手操作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已经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为了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活动经验激活其数学思维,笔者先出示了平行四边形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拉一拉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变成长方形,同时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再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时有的学生利用方格纸把平行四边形中不到一格的按半格计算,数出了平行四边形的总格数;有的学生联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于是剪下平行四边形一端的三角形,动手把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最终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很快就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和动手操作经验,触发他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能主动联想到已经学过的知识,建立起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为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想想学生在学习这个新知识时已经具备了哪些旧知识,学习了这个新知识后接着还要再学习什么知识,这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数学活动和教学,开展“承前启后”的教学。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重视基础练习,更要关注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借助题组对比练习,既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思维经验,又能帮助学生对比易错点掌握数学知识。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一课时,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为了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笔者出示了一组题组练习:24×11,53×11,62×11,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数和原来的两位数进行比较。学生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发现两位数乘11的乘法有以下规律: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接着,笔者又出示了另外一组题组:22×28,35×35,56×54,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发现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凭借上一题解题过程中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比较顺利地发现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十位上的数相同的两个乘数乘法规律: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数字乘十位数字加1。学生经历了两轮的探究和发现规律活动后,深知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后才能发现规律,并且要通过竖式计算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一系列的乘法题组,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猜想和验证算式的共同规律,并且用不完全归纳法借助数学语言概括出规律的特征,再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这类问题。因此,当学生经历这个数学思维过程后,他们会在解题中发展数学思维,在反思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苏教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融数学思考与动手实践为一体,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最佳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思维经验。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我们身体上的“尺”》一课,首先带领学生认识了一拃、一庹、一脚等身体上的尺子,再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运用自己身体上的“尺”去测量教室里黑板的长和宽、教室的长和宽、校园里篮球场的长和宽等,在测量中帮助学生感知用“身体尺”测量很方便,能帮助我们记住长度单位和解决实际问题,但要得到准确的结果要用尺子测量,从而领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多彩的“分数条”》一课时,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含义、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于是在课前为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些彩色纸条,让学生明确每个直条都表示“1”,要求学生先在每个直条上找到分数,他们纷纷把这个直条对折,发现对折一次每份是,对折两次每份是,对折三次每份是,对折四次每份是。笔者进一步引领他们思考“1”里面有几个或,让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促进大脑的思考。
总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他们可持续数学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多开发适合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和数学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经验,在经验中开展活动,最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累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强大的支撑,以促进他们形成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