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镜头里的魅力
——钱建江语文教学的细节艺术举隅

2018-01-26 15:38■张
初中生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逗号英子情境

■张 立

有机会听名师的课,对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幸运,而有机会长期听名师的课,对于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而言更是一种幸福。因为工作关系,我成了钱建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于是能日入宝山,满载而归,体验着作为一名教者,又是一名学生的幸福。

从《风筝》到《那树》,从《散步》到《爸爸的花儿落了》,从《窗》到《水调歌头》,凡是听过的钱老师的课,我都能如数家珍。每次听课,我都感悟深深、收获满满。钱老师的课堂一如其人,铅华洗尽、返璞归真,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和语文味。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无论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钱老师都坚守着“让语文教学回归学科文化本位”的理念。即便是一些小的细节,他也会用“语文”的方式去设计、呈现。钱老师语文教学中的这些小镜头,“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一、小小标点能传情

小镜头一:

师:我还有一个发现,一般人在写下面这个句子的时候,往往是连着写的,不加逗号,你觉得要不要加逗号呢?

(投影句子: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

生:我觉得要加逗号,用了逗号,减慢了动作的过程,有一种慢慢折磨对方以获得一种快意的意味,这充分表现出“我”的冷酷与残忍。

师:你能读一下这个句子吗?

(学生朗读。)

师:你读得很有感情,你的体会也很深刻!当然,在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也分明感受到作者回忆往事时,对小兄弟的同情和内心的自责、愧疚。

师:请大家齐读这个句子,注意逗号处的停顿,体会“我”回忆往事时的复杂感情。

(学生齐读。)

这个镜头截取自钱建江老师执教的《风筝》一课,是他对文句中一个小小的逗号的巧妙处理。一个本来可以连着写的句子,为什么要在中间加个逗号呢?钱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平时我们上课都不把它当作问题,而恰恰是我们所忽视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关注——这不仅是语气上的一处停顿,而且应该有更丰富的意蕴。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就探寻出其深层含义。从表现人物动作到体会动作背后的情感,再到把握人物性格,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有效拓展。学生又动情地朗读,停顿处可以想见文字里所呈现的生动情景。继而,全体同学齐读文句,因为有了思考,产生共鸣,读来更是声情并茂,眼前仿佛有镜头闪现。这样的情景吸引了每一位学生,也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者。

于无疑处设疑,并具有思考的实际价值,这样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引领学生和老师一起深入文本、沉浸文字,明白“标点符号也是文本的表情”。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学生能在语言文字中潜心涵泳,在细节之处探查入微,其语文素养的提升一定是快速并有效的。

二、平常字词亦走心

小镜头二:

师:同学们,英子眼睛里的泪水始终没有落下,就像文章的结尾,她知道了爸爸已经离世,但是当她走过院子,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时,她没有哭,只是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老师看《城南旧事》原著时,读到此处,我看到的是——

(投影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师:同学们来比较一下,看看“已”和“也”哪个字用得好?自己小声读一读。

生:我觉得“已”用得好。因为用“已”的话,说明即使英子以前还有一些小孩子气,任性,那么现在开始完完全全地要有担当了,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别人。

师:非常好,你从这个“已”字中读出了英子的担当和坦然面对人生的巨大变化,而用“也”的话,可能就是陈述一个客观的事实。

生:英子明明还是个孩子,但是结尾写“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说明她小小年纪就要去担当生活了,这样就更让人觉得沉痛了。

师:是的,我们可以看一段林海音的女儿的话,大家或许更能体会这种沉痛感。

(投影句子:母亲在文章中提到:“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了。父亲去世后,我童年的美梦从此破灭了。”——夏祖丽《追寻母亲的足迹》)

师:林海音的文字有着她独特的风格,宁静而温婉的文字背后,往往蕴涵着深沉而动人的情感,蕴涵着坦然面对人生的坚韧力量。

听钱老师上《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听着听着,我们的眼眶里就有了泪水。黑格尔说过:“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钱老师的这一堂课自始至终都在用文字的品读创设这样的一种情境,一个孩子面对与至亲生死离别的那种深沉而蕴藉的苦痛,迅速地占领了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钱老师不是拿一条“标准解读”的绳索就地画牢而创造出这种情境的,而是通过文字的鉴赏品味来让学生充分感知,“披文以入情”,从而产生生命的观照和体悟。尤其是结课时的这个镜头,一个“已”和一个“也”,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个字的比较,却展现出了深厚的情致:学生们感受到了“英子的担当精神”,同时也体会出了人生的“沉痛”,“人生实苦”,可“英子没有落泪”。听课的学生们泪眼迷离,这样的课堂满含温度。在这样的课堂中,成长是自然的,更是幸福的。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本无须刻意,佶屈聱牙或标新立异有时反而造成一种疏离;返璞归真,从最平常的字词入手,在无陌生感的认知中进入情境,能快速有效地引发相关情绪,让学生见出平常背后的不平常。

三、短暂结尾有妙用

小镜头三:

师:老师把小说的结尾漏掉了,我想请大家根据上文内容来补上一个结尾,看谁写的与原文最吻合。

生:他看到外面是一个工地,那个美丽的公园已被隔在墙外面了。

生:只见外面的公园里静悄悄的,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热闹,他顿时无比失落。

生:他看到了那个公园,和那位病人告诉他的差不多。他慢慢躺下来,开始感到有点不安。

(投影句子: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这是原文的结尾。

师:好的作品,读到结尾,往往不是思维的终结,而是思维的激越腾飞。读到小说最后所写的文字,你一定像我一样感到十分震惊。在吃惊之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这是钱老师在温州实验中学执教的一堂示范课。他将课文《窗》印发给学生时,去掉了结尾一段。小说这个一句话的短暂结尾戛然而止,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者细思量这样的结局,完全是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于是,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作是“欧·亨利式结尾”。在讲授这篇小说时,我们总会认真地为学生分析这种结尾的艺术性体现在哪里,但钱老师就没有按套路出牌,他也在这短暂的结尾上做文章,却别具匠心,将其直接置于课堂的开端,且故意隐去原作的文句,让学生猜写。这样的安排,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小说的常规流程,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审美注意,随即又迅速展开对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探讨。整堂课的过渡巧妙自然,过程简捷明快,可谓纲举目张。语文课堂需要有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定位精准,整体统辖,层次分明,流程畅达。钱老师的课堂教学,将上述范式进行了操作层面的生动呈现,尤其是从起点处着力,变小说的结尾为课堂的缘起,将小说的悬念转为教学的悬念,以此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从教学效果来看,实有无穷的妙用。

这样的精彩镜头在钱老师的语文课堂中还有很多,但它们绝不是碎片化的。这些镜头是对教学细节的认真打磨,是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人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猜你喜欢
逗号英子情境
逗号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逗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独臂作家之死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自傲的逗号
鲜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