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 王 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为师之道的根本,但是能从内心深处爱一个待转化的后进生,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然而正是因为后进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才为教师留有施展教育的空间。深圳市著名心理学专家王秋英老师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分析以及解决策略有特别深刻的见解。王老师认为对待“问题”学生要“人性化”,即以“学生为中心”,因为“问题”学生也是有情感、有尊严、有思想的人。确实如此,只要教师能用爱去感染,用心去呼唤,再弱小的“幼苗”也会茁壮成长的。
一向喜欢生气的小邦又横眉竖眼地站在老师面前,气鼓鼓地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几个字:“重女轻男,做事不公”,笔者并没有在意。没想到小邦竟然带头在课堂上起哄,甚至还说起了脏话。老师搂着这个比自己还高一个头的男生到人少的地方说:“你最近能积极主动关注同学们在班级上的表现,老师觉得你现在不应当在这些小事上浪费时间,你应当心胸开阔,眼光看得远一点,多向班里的优秀同学学习,争取早日当上优秀少先队员,甚至三好学生,或许你会觉得老师似乎对你更苛刻了,但是这是老师对你的一种更高要求。”小邦睁大了眼睛,愣了,他可能压根儿也没想过自己还可以追求这些荣誉!在后来的一段时间,虽然他还有说脏话等不良习惯的表现,但明显看得出来小邦是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有一天,他终于“火山爆发”,和本班人称喜怒无常,爱当“女王”的小颖大打出手。笔者在与他谈心时,轻易不流泪的小邦流出了委屈的泪水。他告诉我,“我已经想改好了,不想跟她计较了,可她动不动就骂我,还把我的本子扔地上了,我就看了她一眼(可笔者清楚地知道,他的“看”中怒视的眼神肯定有点吓人),她就骂我,还抓我。”笔者先肯定了他没有先动手的做法,还告诉他,“最近科任老师都在表扬你,班干部也反映你很少骂人。你的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优秀学生的要求是不但自己要表现好,还要通过自己的优秀品质去感染他人,帮助后进同学进步。我们都知道小颖的脾气不太好,但如果我们都能像小安等其他同学一样宽容她,她的火就发不起来了。”听了笔者的话,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中的怒气已渐渐消去。这样相安无事又过了一段时间,某一天中午,他正专注地读书,笔者走过去悄悄问他,“小邦,最近心情好吗?”他眼露微笑地点头道:“嗯,很好。”笔者又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同学们都对我很好了,我还和小辉做了好朋友(以前两个人说不到两句话就要吵架甚至打架)。”笔者高兴地说:“你真是太棒了!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的。我相信你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他很用力地点了点头……
小邦情绪的改善让笔者更深地领悟到:只要用心,总有一条路能到达学生的心灵。
快下班时,笔者突然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王老师,刚才女儿打电话来说她的乘车卡和20元钱在学校丢了,现在回不了家……”
该从哪里入手去处理这件事呢?整个晚上笔者都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质问、训斥肯定是行不通的。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其实八九岁的学生不问自取别人的东西,严格说来还算不上“偷”。我相信这个年龄的学生都是性善的,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多是出于好奇、好玩、恶作剧。但如果不及时从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就有可能真的变坏。
第二天笔者开始了攻心战:“同学们,假设有一天爸爸妈妈有重要的事不能及时来接你,叫你自己坐车回家。而你在放学时却发现你的乘车卡和钱不见了,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做?”学生们都表示会很伤心,很难过,很气愤等,并表示会找老师,会打电话给家长或亲戚等。笔者接着说:“昨天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此语一出,全班哗然)“大家不必去知道她是谁。她当时除了伤心、难过之外,还很自责。她觉得自己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却连这么一件小事都办不好,还让爸爸妈妈着急。老师也能理解她的心情,同时也相信我们班每个懂事的同学都会同情她的遭遇,对吗?”学生们纷纷点头。“那这丢失的卡和钱到哪儿去了呢?我们这位同学很确定是在教室里丢的,并且不是自己掉出来的。”顿时,全班沸腾起来,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想揭发了。笔者让学生安静下来,接着说:“老师现在没有怀疑任何人,因为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是品行好、有骨气的好学生,不会故意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昨天发生的这件事也只是一个小插曲。老师认为他只想和这位同学开个玩笑,还没来得及归还而已。”讲到这里,笔者顿了顿,环顾了一下四周,我一改刚才轻松的语气,用非常严肃的口吻说道:“但是王老师要告诉同学们,这种玩笑是不能随便开,不能经常开的。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希望这位同学能在第一时间归还乘车卡和钱。我是百分之百相信这位同学能知错就改的。但我还希望他能保证以后再也不做同样的傻事了。如果坚信自己能做到,请到我的笔筒里拿一支蓝色的诚信之笔……”
第三天,笔者刚走进教室,丢东西的学生就悄悄地来告诉笔者,她的卡和钱都回来了,笔者久悬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到下午放学时,笔者发现办公桌上笔筒里的“诚信之笔”也被取走了一支。周五班会课上,笔者把这事放大了进行表扬,也殷切地对每位学生提出了期望。现在,班风改善了很多,经常涌现拾金不昧的行为。
转变,从“心”开始!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神圣而伟大的,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也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一生的伤害;教师一次无心的善举,也有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轨迹。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问题为中心”;对待任何一个学生,最好的教育方法是“信任”和“关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中,要实现心灵的零距离接触,并以真诚来影响和感化学生。笔者始终坚信,只要你付出真情,寒冬过后,定会春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