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魏建英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必须要全面激活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依托于阅读,获得更深层面的理解以及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其形成个性化感悟引发深入思考,学生得到情感的浸润,有助于启迪思想和智慧,提升审美情趣。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学生个性化感悟以及情感体验方面的关注。实际上也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过程而言,是极具个性化的思维创造过程。但是,纵观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仍然以教师分析为主,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教师也有所担忧:如果自己分析得不够仔细,那么学生必然不能充分地理解潜藏在背后的深刻含义。究竟怎样才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呢?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实现个性化阅读和品读方式的有机融合,也可以称其为个性品读。基于这一方式,学生必然能够触及文本语言内涵以及更深层面的意境,和文本之间展开深度对话,保障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在教材所编排的优秀文学作品中,作者都会在关键之处展开大量精细的描写,这部分描写隐藏着很多关键词句,不仅能够营造优美的意境,同时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也是文本的文眼所在。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基于这部分关键词展开深入阅读,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例如,在《艾滋病小斗士》这一篇课文中,特别突出了恩科西积极的生活和人生态度,同时也包括他的勇敢精神和爱心。笔者选择了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文本核心,那就是针对人物品德的描绘。
笔者先带领学生阅读文本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挺”字。
师:大家是否了解“挺”这个字,在这段文字中代表着怎样的含义呢?
生:其原本的含义就是 “支撑”,这里应该有“熬”和“坚持”的意思吧!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你可以对这个字的深层含义做出更准确的提炼吗?
生:这个字可以充分展现恩科西与病魔之间的艰苦斗争,展现恩科西的坚韧和勇敢精神。
师:是的,小主人公非常不幸,大家能够根据文本所展现的内容,想象并描绘出他忍受痛苦的画面吗?
生:虽然病魔始终在与他纠缠,但是他依然坚持,依然顽强!
师:每一天他都需要忍受来自病痛的折磨,但他……
生:始终保持微笑,迎接每一天。
师:现在大家结合文本中的第二自然段,继续思考“挺”这个字是否还具有其他层面的内涵?
生:南非有很多艾滋病患儿,而且他们大都活不过一年,但是恩科西却始终保持顽强的拼搏精神,成功地活到了八岁,他真的是一个极其坚强的男孩!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依托关键词汇层层深入,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可以充分体悟到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同时结合文本阅读以及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在阅读实践中不断丰富个性化情感体验。
个性化阅读实际上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文本理解的多元化,还包括对文本意蕴的个性化表达,只有保障理解和表达的同时提升,才能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之路中,充分体现言语生命的活力。
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那一声枪响之后,彭德怀缓缓摘下军帽……通过文本中所描绘的画面,可以感受到彭德怀将军与大黑骡子之间的深厚情感,这是文本语言向学生呈现的清晰画面。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基于这一画面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就能够成功地将“教课文”的过程,提升为“教语文”这一层面。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提问:在大黑骡子倒下的那一刻,彭德怀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和情感?他又会向大黑骡子说出怎样的话语?尝试写下来。当学生深深浸润于文本的情感中,必然能够在内心积累更丰富的情感元素,就会引发其主动表达的强烈意愿。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实践活动,以激活学生的言语智慧,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由此必然能够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于语文素养的发展层面。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关键的教学难点在于为何以此为题,这需要教师对文本展开深入研读,同时依托践行准确把握平衡支点,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契机,帮助学生完成语文素养的积淀。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萧红的生平资料,让学生感受萧红的童年生活,使他们了解到:父母的离弃,在她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实际上并不像文本中描绘的那样快乐和自由,只有祖父带给她的宽容和爱护,才是她童年为数不多的快乐,只有在园中和祖父相处的日子,才是她所有快乐生活的源泉。
对于阅读活动而言,应开始于阅读感悟,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阅读实践以及悟性的特别要求。这就意味着,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深度发掘文本,依托可观可感的因素,使学生深化阅读感悟、强化阅读体验。
以《卢沟桥烽火》为例,其中在描述日军偷袭卢沟桥时,选择使用“偷偷地”“摸来”;但是在描写中国军队反击日军时,却选择了“悄悄地”“进发”。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感悟和品味,使他们通过对比真切地感受到:虽然都是对偷袭这一军事战略的描绘,但是作者所使用的词汇却有所不同,其展现的情感也存在显著差别。“偷偷地”这一词,能够充分形象地突出日军的阴险和狡诈,对他们是鄙视和憎恨的情感;但是选择“悄悄地”,却能够展现中国军队的机智和勇敢,所体现的必然是作者对他们的赞扬和敬佩。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提炼出具有启发性、覆盖性或者极具价值性的探究性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展开积极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对于这一形式的“研读”教学而言,既是极大的促进,同时又对学生形成了有效的引领,是一种提升阅读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关键手段。
例如,《詹天佑》这篇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道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由此,我们便可以基于这一中心句展开设问:在这篇课文中,通过哪些方面能够感受到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又通过哪些方面能够充分体现他的杰出才能?通过设问引发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讨论以及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样既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饱含的必然是作者渴望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了帮助学生基于情感层面拉近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文本语言作为关键切入点,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反复体会。
例如,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这句话描绘得极为细致,能够充分展现彭德怀将军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情感,那么怎样才有助于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一情感呢?我选择使用了反复品读这一方法。
师:为什么作者选择使用“悄悄”这一词?其中隐含着什么?
生1:就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生2:塞给他吃这个行为是偷偷地。
师:为什么要“悄悄”地喂给它吃?大家可以通过反复品读仔细品味,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基于自主反复阅读的方式,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在彭德怀将军的眼中,大黑骡子不仅是他的伙伴、战友,还是他最亲密的朋友。
总之,个性化品读是经过教学实践验证的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组织个性品读的关键切入点,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积极引导,使学生依托文本语言、意境以及文本情感等层面展开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析,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