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小学 刘 芹
“适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适合、贴切”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的适合匹配。没有适切,一切将是徒劳;没有适切,方向就已经错了,结果也只能是南辕北辙。因此,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所谓适切阅读是指在符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结合新课程标准下的不同年级的阶段性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发掘、筛选、整合、重组出适合学生特点、适合学生需要、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师指导点拨下选择的最适切的阅读方式。它追寻的是一种更科学、更高效、更适合的阅读方式。
探讨“适切阅读”,首先我们要厘清:谁是课堂的主人?这是教师“教”的地方,还是学生“学”的地方?毋庸置疑,课堂是“人“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能力发展的地方,而非教师自己肆意发挥的地方。因此,不管怎样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先考虑是否适合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不管我们的教学导向是什么,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浙江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在他的“有机教育”思想中指出:“有机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生本,将学生成长与发展置于优先地位,教学不仅要满足社会之需,更要满足学生生命成长之需。实施过程将‘为谁教’的考虑置于‘教什么’和‘怎么教’之上,用‘为谁教’统领‘教什么’和‘怎么教’。”
说到“生态”二字,很多人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芦荡飘飘,野鸭漫游的场景。在这样的境地里,一切事物都可自然、自主、自由地生长。而这样的美好愿景也正是适切阅读教学的姿态。
1.自然——追求自我舒展
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立的、唯一的生命个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从他们那里展开,顺其自然,学习成果也应该是“自然而然”,而非“强扭之瓜”。这就好比农田里的庄稼,它们需要的是适应它们生长需要的种植方法,农夫必须做到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如果农夫总是迫不及待,“拔苗助长”,随之而来的只有枯败。教学亦如此,“自然”二字中透露着的是“尊重”,尊重他们的生长节奏,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顺木天性,才能润花著果。
2.自主——追求自我建构
“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杜威的这句话指出了学习的真谛。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发现、质疑、探究、思考的过程,教师不应替代学生去感悟、去思考。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教师只不过是“产婆”而已。如果把一篇教材比作一个景区,那么,适切阅读追寻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走进“景区”,在“景区”中或驻足,或流连,或漫步,或攀登……在欣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思索,在思索中顿悟,让知识在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中建构。
3.自由——追求自我释放
“一个老师的工作室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并且让学生自己走进来,我不会使劲地把学生推进这扇门,也不会拉他们进来。”如果我们的课堂是这样的自由:“自由”地阅读,“自由”地表达,“自由”地展示……那么,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爱上这样的课堂,爱上这一门学科。正如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那是一个可以随意犯错的地方,那是一个可以任意挥洒的地方,那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天地。正是这样的地方才给萧红的一生留下了烙印。
教学目标好比是航海的方向,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适切程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目标太难,方向太远,是学生们无法到达的,那么“航船”就会在“大海上”飘忽不定;如果目标太简单,那么“航船”就失去了出行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考虑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立足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依“生”而定。
1.具体的目标,关注方法
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有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否则就陷入了“虚目标”“泛目标”的“泥沼”。
例如,一位教师为《青海高原一株柳》设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感受想象的作用。学习课文中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这样的目标也许适应于很多课文,它忽视了文本的具体内容,忽视了“这一个”文本的特点,更没有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与点拨。因此,我们可以改成:找出课文中青海高原柳树和家乡灞河柳树在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外形姿态等方面的不同之处,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进一步感受高原柳树的精神品质,并体会对比衬托的写法的作用。改后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什么”“怎么学”,这样的目标制订才是真正地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2.生成的目标,关注发展
王尚文老师认为,教学目标的拟定要达到以下要求:准确、集中、生成。所谓生成,是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调整的,可以生成新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发展性目标。“生成性”要求背后传达的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过程,学生不是一个“未知者”,他们是带着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走进课堂的,因此,课堂上会随时随地生发许多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调动学生,生成新的教学目标。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奇松》的过程中,一个学生对“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两个词语产生了质疑。教师指导他再读“迎客松”的内容,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并比较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学生真的是拥有“无限的可能”,他通过阅读发现迎客松已经屹立于黄山之上几千年了,其间饱经风霜,所以枝干郁郁苍苍,透着顽强的生命力。两个词语是有细微区别的。这位机智的教师就善于将课堂上的“偶发资源”巧妙生发出新的教学目标:比较“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这两个词语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王荣生先生指出,“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指教学方法。“教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如何奢谈“怎么教”?“教什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一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生成合理、合宜、有效的教学内容,才能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如果离开了有效的教学内容生成,所有的方法研究与设计都将失去意义;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有效生成的研究,所有的教学技巧会沦为教学的花架子,各种看似新颖的教学形式如果无法真正落实到完成语文教学使命的正道上,就会沦落为背离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的教学秀。
1.构建适切的教学内容:“减”是为了“加”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适切阅读”提倡的就是以学生为教学出发点的阅读方式,教学内容的建构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思维风暴”,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因此,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观点,教学内容在选择层面上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切入,这样才适合学生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基于这些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文本内容适当地筛选、取舍出适切学生的教学内容,只有必要合理的“减”,才有教学效率的“加”。
【案例举隅】
一位教师在教学《日月潭的传说》时,将感受故事中的人物精神和讲述故事作为教和学的重点。这节课教师先引导学生感受英雄精神: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能感受到英雄的精神呢?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谈谈感受。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很快就将品读的重点聚焦在课文中的几句话上。接着,在品读这几句话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品读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等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并让学生学习这种写法,试着将“沉香 ,终于练成了武艺”一句填写完整,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检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情况。
【案例研析】
《日月潭的传说》这篇课文讲述了大尖哥、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造福于民,历经千辛万苦,寻得宝物,降伏恶龙的故事。从题目上看,这是一篇传说,属于叙事性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篇课文中那两个年轻有为的渔民不怕困难、勇敢无畏、为民造福的精神显然是全文的核心。描写这两位人物形象、动作的语言文字自然是学生品读的重点。因此,教师用“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能感受到英雄的精神呢?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谈谈感受”将学生品读的重点直接指向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抓住核心,整合内容,据言寻义,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重点品读表现人物形象的语句上,板块清晰,教学高效。
2.构建精当的教学内容:“整”是为了“效”
(1)注重文本板块的重组
著名特级教师林春曹先生在 《整合内容:“减”是为了“加”》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要善于将文本内容转化成教学内容,将一个个“线性内容”聚合成“块状结构”。这样的教学才更具有针对性、灵动性,且更有张力。
【案例举隅】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哪吒闹海》时,将这一课的语文训练信息组成了四大板块:一是练习朗读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薛老师引领着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懂意思,读清思路,完成了这课的最基础目标。二是学习概述板块。这里,薛老师让学生围绕“为何闹海”“如何闹海”“闹了如何”这三个问题,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述成三句话。三是学习讲述板块。这里在简单后求具体、形象,将一句话具化为三句话,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思维,在想象中表达,将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得具体、生动,非常巧妙地进行了基于文本的想象训练。最后是学习转述板块。薛老师让学生分别扮演龙王、哪吒来向李靖告状和解释,一种内容在不同人物、不同立场、不同身份下表达的语气、语调、内容等都是不同的。这样的设计巧就巧在通过不同人物、不同立场转述同一故事,训练了学生不同角度地表述,明确了神话故事“扬善惩恶”的主旨,播下了读书探索、相信自己的美好种子。
【案例研析】
薛老师《哪吒闹海》中的这些教学内容,正是在对文本内容合理取舍、删减、筛选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既有对基础知识的底线坚守,更有对文本内容的二度开发利用。每个板块简单清晰,步步深入,在简单课堂、智慧言语的教学风格中,兼有不拘一格的灵动、曲径通幽的精致、博观约取的厚实,让人尽享“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清简之美。它切合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源于教材文本,又经过教师的提炼与重组,适合该学段学生的语文学习。
(2)注重单元内课文的整合
苏教版教材的编写有着鲜明的单元意识,在同一单元内往往有几篇题材相似或主题相同的文章。教师在构建教学内容时,要有一个全局意识,要有在高处俯视的眼光,将单元内的文章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学会一篇”从而“学会一类”。
(3)注重同题材课文的整合
相同题材的作品即使主题一致,在内容的建构、表达的方式等方面也会各有千秋。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将相同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对照比较,就不难发现语言的“秘密”,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课文 《钱学森》《詹天佑》《最后的姿势》都是写人的文章,题材相同,然而在表达的方式、内容的建构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学完课文后,将它们整合起来“群文阅读”,比较共同点,学生就会发现:表现人物的方法有语言、动作、心理等,这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注重同文体课文的整合
同文体课文之间有着诸多共同点、共通处,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把这些同文体的课文整合起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同类知识更有立体感。
例如,在教学《谈礼貌》这一课时,教师就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说勤奋》,并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课文在题目、内容、写法上的共同点。在学生辨析、发现的过程中对此类说明性文体的内容、结构、表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如何在教学中寻求平衡,找到适切学生的阅读路径,关键在于读懂学生的需求,行走在儿童的视角内。“适切”之于学生是一个教育哲学的命题,是尊重学生意愿、关注其生命成长轨迹的探求。创设适切学生的教育教学是一种关怀,是一种温暖。它既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更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适切阅读”,最大限度地接近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这是一条永远都不会走错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