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中
在国家致力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最佳手段,然而,我国中职院校却没有对体育教学引起重视,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提高身体素质。本文对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职院校体育学的困境,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为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较重,在教学活动中,过份强调了向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忽视了应结合学生自心特点,开发学生的个性和内在潜能力,未将终身体育思想融入学生的心中。首先,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过时。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认为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无关紧要,中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体育教学课程可有可无,这就使在体育课堂上经常出现,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内容重叠化,大部分时间都是传授基本动作,让学生们反复练习,没有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其次,学生对体育教学观念的错误认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认为只有学好专业技能,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体育课就是游戏的课堂,不用过多在意体育教学的内容,这种错误观念深深地危害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然而,我国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明显弄错了教师和学生关系。首先,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而不是积极主动的。这就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和兴趣动机为基础来获取知识,只能被动地去接受,严重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本身具有能动性;其次,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对教学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并不应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教师中心论”在于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对教学的支配和控制作用,而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既然教师是教育者,就应该完全支配教学活动而不必考虑学生的学,把学生当作消极反应的被动客体。教师和学生关系的错位,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需要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依然以讲授法和示范法等方法为主,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这也导致了学生接受教师的讲授是必然是机械被动的学习,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滔滔不绝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们,学生们一味地听讲,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消化,这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从心里抵触体育课,最后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厌倦情绪。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发性,归根结底,就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没有摆脱过去的传统方法,对现代教学方法又置之不理,所以才影响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2]。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他的主动性,调整教学活动中的各个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以收取最大的教学效果。我国中职院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中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专业技术,将学校大部分资源倾斜,体育教学的经费不足,体育院校毕业的高材生面对此种情况,望而却步,因此,中职院校便无法引进高质量的体育教师人才;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素质较差。中职院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在招聘体育教师时,要求并不多,这也导致了中院职院校的教师团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另外,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使教师没有动力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每日体育课程按部就班地,没有创新性,长此以往,也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严重下降,最后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活动[3]。
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大力度对各级各类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成效显着,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深入人心。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中职院校其自身性质特点,体育教学常常被忽略,因此,怎么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体育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其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念。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传授学生体育锻炼益处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创造健康的体育锻炼环境,树立终身体育的健康指导思想;其次,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误区。要使学生们认识到体育课是一门能够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健康的课堂,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概率,有益血液循环,增强大脑活动频率,提高智力,有益身心健康[4]。
我国中职院校要组织开展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并提高其成效,就必须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明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相互关系,坚持教师为主导,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最基本的任务是设法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作一番加工,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准备,并通过他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接受和掌握教材内容,促使他们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双向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影响教师的教。教师在教材内容影响学生,也通过自己的人格特征对学生进行影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反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特点以及兴趣需要等也在影响教师的教。可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由教到学,由依靠教师的教到学生独立的学的过程。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种样的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能否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就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综合考虑教学的各有关因素,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才可望使教学交果达到最优化的境地。因此,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校自身的性质来决定。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在进步,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发生着变化,摆脱传统地过旧的单一教学方法。首先,教学方法要呈现代化。借助新媒体优势,利用各种样式的社交平台,丰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课堂呈现集视声听为一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学方法要具有个性化。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是在尊重学生兴趣和知识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的一种努力,但它并不是也不应该取消以集体教学为基础的统一性和集体在个性和谐的、完善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种方法能够无差别地使所有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个性[5]。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首先,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体育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专业知识越出色,越能吸引学生能参与体育的热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树立成威望,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使学生们获益。教师除了钻研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奕具务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这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其在学生中的威信;其次,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备的素养,要想更加精确地向学生们传递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提高其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提高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能够充分认知学科结构和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其能够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越简明准确,生活活泼,越具有感染力,学生们愿意参与其中,体会学习体育的快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