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8-01-26 14:14李慧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民体质改革

李慧

从1995年正式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后来的《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一步步稳步推进。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身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国家体育总局一直认真深入贯彻党和国家重视民生、重视老百姓健康、体质的方针。现在“无论是老百姓的健身意识、政府的重视程度、组织网络的拓展,还是场地的建设、活动的组织都取得长足进步”,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及竞赛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15年香港马会助力全民健身公益系列活动—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在兰州、重庆、长春等地开班,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健与美》杂志和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年全国健身大行动—中国年度健身榜样评选活动在全国十个城市举办,全国广场舞大赛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中老年的健身活动与比赛越来越多,人们的健身意识也越来越强,而青少年们的健身意识与体质状况又如何呢?2014年《光明日报》有文章称“大学生体质下滑趋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在很多指标上,大学生甚至不如中学生。”这种报道的潜台词是不是大学生体质的问题还是体育的根本任务呢?多少年以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从未停止过,但为何学生体质一直未能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全民健身的内涵

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制定目的—“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条例》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素质,制定本条例。”我们发现这里说的全民在前后两个条文中的描述是不同的,一个讲的是“人民”,一个说的是“公民”,“公民”是包含“人民”的,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包含不属于人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而如今很多监狱的管理人员也在通过一些健身手段去影响和管理他们,比如河南安阳和广州的某些监狱都有在请瑜伽教练给犯人们上课,而且这部分公民也没有被剥夺健身的权利,那么在 全民健身这个概念中“全民”其实就是“全体公民”。

2. 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2.1 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与方向

高校体育的课程改革都是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依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体育法》的颁布,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等的颁布与实施均在左右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些法规条例等的左右下,学校体育工作逐步确立了以“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自2003年全国普遍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也成为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其中明确确定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包含五个层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然而反过来再看我们体育教学改革后的状况,对照上述相应目标的内涵,相信教学的成果与课程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从全民健身的角度来讲,运动参与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与“自觉”,身体健康要做到的是“体质与体能”的提高,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作为隐性目标来实现,任何体育项目的教学均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组织来实现,因此本人认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目标是重中之重。

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决定了课程的实施模式,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国内各高校的体育课程的基本模式均是“体育必修课+体育选修课”。而必修与选修的教学模式各高校却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学模式也就决定了不同的课程设置,也就反过来影响到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

2.2 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无论是课程的教学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些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长期效果。同样是健美操课程,认为体育课程最基本的任务和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师在教法和组织上会更偏向于健身房带操的形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而将体育课程最基本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为基本技术与技能的掌握的教师们则会更偏向于利用技能与技术的传授,在运动量上则会不加以考虑。而若是教学理念不统一,不管如何改变体育课程的设置,变化的可能仅仅是学生的选择性变得多样化而已,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体质的这个目标上恐怕不会有所改变。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健身意识在提高,大学生们的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据调查,我院三亚校区学生就有不少人到三亚各大健身房参与器械或健身房的团操健身中。因此,笔者认为小范围的体育课程改革必先统一思想和规范课程目标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3 课程组织与方法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今后要“大力推进全面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并要求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中要抓好三个环节——“建设好群众性体育场地”、“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举办经常性群众性体育活动”。在高校的建设过程中,体育场地的建设是要与学生人数相匹配的,而场地的利用率如何往往是个问题,除了正常上课的需求外,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往往对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影响是较大的。在全民健身的外部环境下,体育课程的组织与教法不改变,恐怕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也不会太大。在体育课程的组织上,课内教学组织是注重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还是注重学生的躯体互动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质体能,若是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没有明确,恐怕课内教学活动的组织不会出现变革。笔者认为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必要的,但是绝对不可以以牺牲应有的运动负荷为代价,若是只是为了追求组织的多样性而多样,往往会忽视课程的主要任务;课外体育活动若不纳入体育课程改革的范围内恐怕无法谈及课程的组织,更是说明我们的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不够健全。在课外活动方面,2003年,为更好的发挥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优势,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通知》,要求各级体育和教育部门努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还应该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进来,逐步健全学生们的体育活动组织,帮助学生建立组织一些体育运动的协会,并制定教师进行指导。还应该经常举办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可以定时举办健身类项目的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以及一些趣味运动会等往往受众面积较小,只有少数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起到提高体质的作用,而若是定时举办一些健身类项目,诸如健身操舞、排舞、瑜伽等的比赛均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让学生们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才能为提高学生体质和体能服务。

2.4 课程项目设置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有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与锻炼意识也均有了提高,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项目的设置是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与现代健身和休闲娱乐方式相结合将一些健身性、娱乐性、时代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纳入课程体系,比如瑜伽、街舞、普拉提等,并结合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将诸如藤球、毽球等项目引入课堂,同时对一些偏竞技化的项目可以进行教材化,增加竞技类项目的趣味性,实现竞技项目的软着陆,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与原则。但是仅仅增设一些可以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同样是瑜伽课程的学习,不同的组织教法对于学生体质提升的效果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问题上必须统一思想,以什么为基本任务必须搞清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教师在课程的安排过程中才能有清楚的认识,改革的成效也才会更大。

2.5 课程改革成果评价

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当前的不好现状,而改革之后的结果如若无人评估,那么这个改革到底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也就不得而知了,因此课程改革成果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改革的评价是标准、是“尺子”,它的实施直接会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改革结果的评价应该从体育课程的功能出发进行评价,而对于体育的功能问题,很多人有着盲目追求体育功能扩大化的心态,拿体育与健康这个问题来说,很多人认为体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健康,于是便有了如下的逻辑思维:“体育是有关身体的科学与教育→健康是身体的问题,健康当然是体育的工作和职责→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当然心理健康也是体育体育的问题→健康中包括社会适应,当然社会适应也是体育的问题→体育主要就是健康的问题→运动技术等都不能是体育的主要工作。”而若是以这样的逻辑去制定评价的标准是否会偏离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呢?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质与特性,不应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应有必要性和针对性,应该是目的明确的改革,这样的评价的标准才不会偏离体育的本质。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是否应该考虑学生的健身意识,自觉健身行为以及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质或体能的提升效果?

3. 小结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的健身意识也在被唤醒,但对于健身而言,仅仅是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行动与方法更为重要,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健身行动的建设与健身方法的掌握与大学体育课程是分不开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项目内容的增设与丰富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在行动方面,若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程时间让学生体验并领会健身需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做,了解要达到健身的目的所必需的运动时间或者运动负荷与运动量等,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一些运动项目的方法才可能让大学生这个群体成为全民健身中的一员。

猜你喜欢
全民体质改革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改革之路
可持续全民医保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