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辉
高校学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院教学课程包括学科和术科两大类,实验室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的意识至关重要,他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2006年我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运动生物学实验室抓住这个新的发展机遇,硬件、软件建设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增加,实验室条件有所改善,各科实验课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新的问题又不断地产生,如何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以及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投资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始建于1992年。目前共有15个实验分室,总面积约1400M2,实验仪器、设备总资产约1000余万元。主要承担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及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实验任务,不单为体育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实验课,还为艺术学院舞蹈系学生开设舞蹈解剖学与舞蹈生理学教学实验课。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有17人: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专职实验人员2人。运动生物学实验室有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各项管理制度20项,参加实验教学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履行职责,敬业耐劳,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做出了显著成绩。
199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应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大专院校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扩大了体育课的功能。作为培养适应21世纪体育教育合格人才的师范大学体育系,必须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而实验教学则成为改革的重头之一。运动生物学实验室承担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实验课教学时数应占到总时数的40%左右。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建立在实验操作分析与评价基础上的。
为此,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在为基础实验教学服务的根基上,要高起点,突出专业特色,逐步实现以人体为主要实验对象的实验、具有体育运动与医学诊断交叉互补、无创伤监测评定、实现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的整合评定、 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分析评价高难技术动作的特点。扩大实验功能使其具有承担多层次基础实验教学任务、促进教学的科学研究、人体技能测试与评定、健康评价、运动创伤治疗、运动疲劳与恢复、运动技术诊断与分析运动训练的功能。
近几年来,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建设,无论从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仪器设备购置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实验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
实验室基本按照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理论课教学的补充,导致实验教学被轻视甚至忽视,实验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难以体现出来。一方面,相关实验课的实验内容部分重复,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体现可承建的相互衔接、学生难以受到本专业系统、完整的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没有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进行知识的传授,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实验内容形式单一,简单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少,无法达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在社会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实验课层次单一,较注重本、专科生的实验,研究生实验开出少或不开出。
90年代以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采用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其优点是实验室管理体系与教学行政管理体系紧密结合,既有利于各级管理机构在人财物方面的控制,也有利于理论教学与验证性实验教学的结合。但随着高校职能转变(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向培养“高级创新型专门人才“转变,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变)原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弊端凸现出来,这种体制使得各实验室各自为政,实验室建设“小而全,实验设备、仪器重复购置,管理分散。一门课一个实验室,由于教学任务有限,有的实验室一学年仅能开出几个实验项目,实验室功能单一,造成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投资效益不高。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长远规划,由于实验室互相独立,在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学等方面缺乏整体和全局意识,“小而全“的实验室的建设造成“人、财、物“资源上的浪费。各专业的实验室都购置大批的必要设备,而相近专业的设备又大都相同,如此重复投资造成了资金利用率低下,无法引进、购置先进的设备,更无法提高自研设备的资金投入,如此循环,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和创新,影响了实验室效益的整体发挥,阻碍了实验室水平的提高。
在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上,我院有2名专职实验人员,主要负责试剂采购和管理、仪器维护管理、实验准备等基本工作,而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全部是既教理论课又教实验课,无专门实验教师,教学任务单一,实验室人员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实验技术人员缺乏转向培训经费,进修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无法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实验手段难以提高,新实验方法的培训本来就较为薄弱,这样就阻碍了实验人员科研能力、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实验室建设主要有硬件和软件组成[1],硬件的投入要通过软件建设而发挥作用。硬件建设可以在短时间内用经济手段去解决,而软件建设则要复杂更多。
4.1.1 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在实验室建设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着力打造一个爱岗敬业、高中低技术职称匹配、知识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师资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体制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实验队伍应是一个由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种人员组成的功能齐备的群体,我们在稳定这支队伍上下功夫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规模的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必须从思想和技术两方面加速加速培育实验室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抓好思想素质,就是要求实验教学人员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实验教学人员要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和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教学人员具备扎实的思想作风。抓技术素质,就是要求实验教学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
另外,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人员业务培训体系,采取定期培训、岗位辅导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不断更新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知识与机能,保持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包括对前人结论的验证及新问题的探索,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使实验方法的设计以及如何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所需知识与最新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重大新型设备要求操作者具有高深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使得这些工作不再是简单重复劳动,而变成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对实验人员的学历和知识结构要求较高,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差异减少。理论教学教师也需要掌握实验设备操作技能,以便开展研究工作,这就是高校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的指示界限模糊、教学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实质界限模糊,加上大量研究生和科研助手共同从事科学研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活动,使这三种工作融为一体成为可能,并互相促进。
4.1.2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得到必然单一的实验结果。这种实验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对之进行改革。既注意到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又要考虑到各门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及专业的系统性,按照验证性实验、综和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造性实验4个不同层次设计实验项目,调整实验教学大纲[2]。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贯穿了实验教学必须与办学目标和设课目标相统一、实用性的两个原则。从整体出发、系统考虑体育专业的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实验技能,根据本科体育学院毕业学生的就业趋向,构建实验内容体系主干: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三大类实验。在教学内容上,除了保留精简后的核心验证性实验项目,这一部分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还应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开设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目的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探索未知知识的方法和能力[3]。同时还应注重与科研结合,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开展实验,通过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可以将科研项目成熟的实验手段 转化为教学项目,将一些科研项目的实验结果来弥补实验教材中的不足。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入,应能充分发挥其效益,按课程建立分配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的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功能的发展需要。而现行的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分配,也存在仪器重复设置,实验课重叠,大型仪器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的弊端。为此,在实验室建设期间,将现行的按课划分的实验室,调整为按学科研究方向和实验教学目标任务划分实验室,形成资源共享、集中使用、统一规划、科学管理的新的运行机制。
调整后的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将主要从以下八个方向集中建设:1人体形态测评、结构展示与尸体解剖室:主要承担人体解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以部分生物力学分析课程的教学科研实务;2人体机能测试与评定室:主要承担人体生理学、心理学、体质监测、身体成分、健康评价等教学科研实验任务;3创伤防治与康复室:主要承担运动保健学、养生学、中医传统疗法等实验教学科研任务;4生化测试与分析室:主要承担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免疫学课程等教学科研实验任务;5运动技术诊断与分析是:主要承担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科研任务;6精密仪器室;7人体负荷室;8动物饲养、训练、分析室。
运动生物学实验室建成后,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在西北地区高校和体育科研院所属领先位置。教学条件和科研条件都将提高档次,不仅可以满足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实验任务,而且也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建成后的实验室,功能齐全,多层次教学研究系统连贯,在陕西地区形成特色,能对外开放。为担重大教学科研项目、申报教学科研课题、吸引高学历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