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 胡海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呼应当前核心素养的召唤,我们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中,要以民歌教学为抓手,着眼于“人”本身,立足于音乐本体,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央,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层次学习,让儿童的生命活力充分展现出来。
《一只鸟仔》是一首台湾童谣,与流传在福建、台湾地区的童谣《丢丢铜仔》相似,由台湾宜兰一带传唱的民歌《宜兰调》发展而成,所以它既有童谣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民歌特色,可以说是一首“童谣民歌”。教师可以通过歌曲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它的旋律美、文化美、形式美,让植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课堂流淌着浓浓的音乐味、厚厚的文化味和甜甜的儿童味。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深化儿童音乐体验的前提。
课始,我便利用小黄鸟和小蓝鸟相互呼应的鸣叫声把学生带入一片美丽的森林,让学生用“咕”和“啾啾”的鸟鸣声把鸟儿们欢快歌唱的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在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后,适时地加入小鸟仔读童谣,以景引情,以情带声,进行情景交融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堂学习情境,同时又以活动反过来丰富了情境,他们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强化,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把握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在音乐、文化、活动之间寻找聚集点、切入点的过程。这个聚集点和切入点,就是科学地设计出能正确处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及文化认知的活动载体。
1.以“唱”为主线,逐层深入,表现歌曲的活泼诙谐
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是“唱”出来、“奏”出来、“舞”出来、“表现”和“创造”出来的。《一只鸟仔》课堂主体部分的教学旨在通过歌曲的学唱,感受和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从听教师范唱到模仿着跟唱,从唱会旋律到唱好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从唱好下滑音到加入动作表现下滑音带来的诙谐风趣,从你一句我一句的接口唱到两个声部的轮唱。每一次唱都增加一个知识点,“唱”的难度也随着目标的推进而逐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步步增加的难度中持久发力。教学重点、难点也在梯度明晰的“唱”中迎刃而解,一切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唱”成了学生感受和体验这首童谣幽默风趣风格的重要途径。正是学生都参与到了人人都可以参与的 “唱”这样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音乐实践活动当中,学生的思维和身体得以解放,所谓的民歌的“土”反而唱出了童谣的“趣”,课堂便更加鲜活起来。
2.以“比”为抓手,切入旋律线,感知民间音乐创作手法
《一只鸟仔》这首童谣一共四个乐句,每句两小节,节奏几乎完全相同。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大二度模进,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采用的是换头合尾这种民间音乐常用的创作手法。这些音乐文化知识又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呢?体验,我选择的依然是体验。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参与,在“玩”中悟,在“玩”中学,让他们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感、发挥想象力。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地位的特点,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让学生边唱边画旋律线,在对比中发现旋律线的一三乐句相同、二四乐句相似的特点。再利用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做好活动体验的辅助工作,将一三两句旋律以动画方式呈现,鸟妈妈在上面飞,鸟宝宝模仿鸟妈妈在鸟妈妈的下面飞,形象地解读了模进的创作手法。这样,让学生自愿、积极地接触和运用音乐语言,在亲身体验中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过程,真正走到课堂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民歌最闪亮的“点”就是它的衬词,也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民歌兴趣的直观方式。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有时具有实质意义,有时没有什么含义。它在民歌中起着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强化风格、协调节奏、扩充结构的作用。
《一只鸟仔》这首歌中的衬词有“咿都”“噢”“丢丢铜仔咿都”, 其中“咿都”和“噢”是闽南方言中常见的语气词,而“丢丢铜仔”却有着特别的文化内涵。“丢丢铜仔”原来是象声词,模仿山洞里的水滴落的声音,运木材的工人把它唱成了 《丢丢铜仔》这首歌曲,因为它流传于宜兰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就被称为《宜兰调》。而童谣《一只鸟仔》也由古老的民歌《宜兰调》改编而来。
音乐教师不仅要了解歌曲中的音乐文化,还要思考怎样帮助学生来理解。教学中,我借助音画结合的方式介绍“丢丢铜仔”的文化内涵,在娓娓道来中,学生们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通过演唱对比分析,从童谣中寻找民歌的身影,追寻文化的根源,带给学生内心的震撼和眼界的敞亮,他们真正领略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采,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方言是民歌的又一特色。方言的声调、语调均渗透在当地民歌的旋律当中。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方言的运用,才能使民歌的演唱更有韵味,才能满足学生对民歌特有的审美要求。
《一只鸟仔》是台湾童谣,隶属于闽南方言区域,发音与普通话相去甚远,有其独特的语言色彩。学生在聆听闽南方言的范唱时,会感到特别有趣,并且很乐意去模仿,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乐趣。当我们这些吴方言区的学生用闽南方言唱起丢丢乡音并配上动作进行表现时,我从内心里感叹学生们竟能如此入情入境,表现出了方言与旋律和动作之间琴瑟和鸣、密不可分的关系,再现了这首台湾童谣的精彩。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命根子”。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尤其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歌教学,更要担负起启蒙学生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向心力的历史责任。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尽职尽责地把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和多彩的乡音乡情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民歌产生喜爱之情,爱唱民歌,会唱民歌,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可以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熟悉民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喜欢。♪
【参考文献】
[1]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解读(二)[J].中国音乐教育,2012(6).
[3]张娟.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