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问题与途径

2018-01-26 10:51:21陶新英
山西青年 2018年14期
关键词:微课语文课堂教学

陶新英

(池州市城关小学,安徽 池州 247000)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社会生活进入“微”时代,微博、微新闻、微电影等“微”概念层出不穷,而教育领域的“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顺应了人们快速获取知识的需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也是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讨论的热点话题。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传统教学“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单向“注入式”教学法[1],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借以营造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与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一、现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在线学习、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频出,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但现行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没有变化:教师主动地讲授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主导教学过程,惯性地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现行课堂教学表现为“老师主动地照本宣科地讲解和学生被动地容器式的接收”[2]。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单调,方法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受教学目标、计划的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需完成规定的目标任务,教学过程往往变成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学生沦为观众、听众。另外,教师在课堂强调学习的组织纪律,过于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从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内在、自主的追求。

(二)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传统教育中教师习惯性被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居高临下,学生处于压力包围、被迫学习的环境中,地位严重的不平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而更多地关注对结论的记忆;教师的课堂互动变成了优等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困生的炼狱。同时,由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压缩甚至剥夺,学生逐渐丧失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丧失,形成了严重的模仿性和依赖性。

(三)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轨,教学方式脱离实际,与生活关联较少。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教、怎么教”的问题,教学变成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应付、被迫学习的状态。课堂氛围枯燥封闭,教授的知识太过理性、单调,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锻炼。

(四)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多数情况只是将教科书上的或写在黑板上的内容移到了电脑屏幕上,这种不顾教学内容、滥用多媒体的教学反而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教学活动都忠于教科书,教师更加关注“教教科书、考教科书”,忽略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

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无论从微课的特点、优势,还是小学生的学习特征上分析,微课教学理应成为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手段,但现实往往与预期大相径庭。

(一)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微课教学优势已经被教师们广泛了解,但是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微课应用不够理想,存在诸多问题,如微课资源过少,统教学方式的根深蒂固等,这些原因或多或少影响着微课的推广应用。

首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频率不高。虽有一些年轻教师积极应用,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但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驾轻就熟的传统教学模式。其中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第一,与课程配套的微课资源匮乏,材料收集难度较大,自身设计制作微课存在较大技术困难,导致微课应用的兴致降低。第二,微课使用方式存在问题,微课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师微课使用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微课常被教师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削弱了教学效果;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存在欠缺,对PPT、视频等内容使用不够熟练,不能将微课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使用微课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与难点,课堂教学看起来比较凌乱,造成学生理解困难,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第三,微课本身的质量问题。由于技术水平差异,微课的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单调的画面,机械的动画,呆板的文字,不能体现出微课的教学优势。第四,教师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导致微课教学方式难以普及。

其次,微课教学缺乏系统化的管理评价体系。目前,尚无系统的管理评价体系去管控微课的良性发展,评价体系也不是非常的完善[3]。第一,微课缺乏权威的质量标准体系,在设计中无质量参考依据,导致微课生产质量参差不齐;第二,管理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甚至缺失,导致微课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没有办法及时检测学习效果,难以得到及时反馈,严重影响了微课教学的发展。另外,在学生课前或课后使用微课自学过程中,希望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沟通的时候,无法确保教师同时在线,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解答,挫伤学生微课自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微课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微课教学问题解决途径

首先,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第一,教师是微课资源的研发者,他们更能得心应手地梳理相关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微课的制作技能,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同行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标本;第二,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想要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小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语文,通过微课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故此,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学校可以开设专门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让教师进行集体的学习与交流。[4]同时,在教师进行微课设计的过程中,需不断的提炼浓缩知识,明晰细化教学重难点,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点的准确性和深度的再认识;另外,教师创作微课,不仅掌握了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而且还能针对不同学习需求,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

其次,建立优秀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是微课教学资源的设计者,也是微课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建立功能强大,检索快捷的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一方面,教师的微课上传平台后,可以听到更多教师的意见建议,学习到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对知识讲解和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教学负担沉重,不是任何教师都有能力和精力参与到微课的设计制作中,这样,一个共享的微课资源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语文学习,“需要对语言进行品味咀嚼,对情感进行体验,一味用直观形象来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思考能力与创造想象能力。”[5]所以,在选择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另外,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当观察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他们心理、生理状况,选择合适时间长度的微课,有助于小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微课讲授的语文知识。

三、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引入微课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微课通过生动的形象、具体的语文知识,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唤醒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微课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