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对策研究

2018-01-26 10:51:21武娜娜蔡金杰
山西青年 2018年14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

武娜娜 蔡金杰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乎自身的成长进步,关乎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研究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大学生理想信念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巨大挑战。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仍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十分严峻。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充满信心,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剖析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功利化

大学既是理想者的乐园,同样也是功利者的乐土。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校招生率,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建设双一流高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社会竞争,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时并没有立足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而是立足于自身的外在需求即社会因素,注重在物质活动中寻求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理想信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多数大学生以职业选择为导向进行学习,不能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信念和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有机地联系起来,造成个人理想信念逐渐功利化,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在竞争激烈的新时代,部分大学生只强调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力量,只重视眼前利益,而轻视长远利益,这是对自我人生的不负责和对社会发展的无责任感,只能导致其理想信念的功利性愈演愈烈。青年一代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伟大实现贡献力量,就必须努力践行新一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化

网络全球化夹杂的不良信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造成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对一些重大政治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存在盲点和误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实现不抱希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缺乏共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政治敏感问题停留在感性层面,未能运用理性思维,探究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在价值判断、价值标准、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上思想觉悟不足,造成理想信念淡化,并逐渐模糊化。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现实化

效率原则和竞争原则既能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又使大学生理想信念过于现实化。当代大学生为了在就业中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热衷于报考各种证书,只注重证书的量化,从而忽视证书的质化,忘却新一代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承担的责任,未能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紧密联系起来。

大学生理想信念过于现实化,会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集体主义精神淡漠,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淡化,盲目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作用。人与人之间重视功利性交往而轻视道义性交往,选择就业方向上重视职业待遇而忽视职业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理想信念过于现实化,会阻碍中国梦的伟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建设。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原因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成效显著,多数大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一)不良信息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

国内不良因素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造成物质利益最大化负面效应,使大学生产生物质利益第一、金钱至上等错误思想,在理想信念上只关注个体发展,过多地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不注重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发展。落后腐朽文化侵蚀大学生理想信念,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学习和就业压力大,自我调控能力不强,易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宗教势力的侵蚀。

国外不良因素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存在并将长期存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利用科学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传播资产阶级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从未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企图通过和平演变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动摇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面对繁杂的信息,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易受西方文化侵蚀,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被削弱。

(二)部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少数大学生对待理想信念教育的态度不端正,没有真正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塑造和完善作用,没有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忽视理想信念教育对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作用。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完善、政治信仰加强、政治方向坚定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但是,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网络信息的复杂性、腐朽传统文化的侵蚀、市场经济的恶性竞争、不良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冷漠,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了解基本的政治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淡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丧失信心,失去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热情,学习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动性较差。

(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不强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不强,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脱节。部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多地注重理想信念的理论教育,忽视理想信念的实践教育,造成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高校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涉及大学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部分高校理想信念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主要涉及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导致理想信念教育过于理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不仅表现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未来奋斗目标的追求、价值观念的提升,还表现为大学生成长发展、情感情绪等实际生活问题。部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对大学生思想疑惑、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引导,在实际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存在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对策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有利形势下,有效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的发展,促进个体全面进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就成为新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教育

社会教育是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途径。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塑造作用,健康的社会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消极的社会环境教育冲击大学生已有的思想品质,削弱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新时代背景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在理论知识上与时俱进,引导新一代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增添新时代优秀文化内容;创造性运用网络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发挥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仍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主阵地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主要通过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就要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内容,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塑造作用和核心地位,培养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不断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的决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

(三)提高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

理想信念理论教育和大学生现实生活、学习相脱离,是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就需要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学习情况、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这就需要运用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即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为调查研究得出的理论成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这就要求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应该全面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掌握全面丰富和真实详细的材料,全方位掌握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为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奠定基础。应该全面分析所掌握的材料,找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普遍规律,揭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深化调查结果。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新要求,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创造和谐的氛围,为中国梦的伟大实现培养优秀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02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4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30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