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 倪 卫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却忽视了学生课堂中表达水平的高低。很多情况下,学生虽然理解题意,但是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有效地表达出来,或是在表达的时候思路不清晰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学生数学思维不缜密的问题。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让数学课堂更和谐,更具智慧。
很多时候,学生虽然理解概念,但是在表述概念时却忽视了某些重要的词语,导致在解题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错误的说话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利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来对学生展开引导,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说话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奠定基础。
比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个几何体的体积进行探究,很多学生对于两者的体积关系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此时,教师故意说道:“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中间教师略微停顿,让学生思考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大多数学生结合公式,觉得这种说法并无错误。于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不同底不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并且很明显圆锥体的体积比圆柱体大。此时,学生们恍然大悟,突然意识到了刚才的说法不精确,意识到只有等底等高时,这两个几何体才满足这样的关系。最后,教师利用精准的语言再次把概念表达出来,并强调了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将学生们经常犯的错误呈现到课堂中,让他们意识到了准确应用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广大教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精准的语言来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数学这门学科会涉及很多学术用语,而这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诸如“增加”“减少”“上升”等词汇在解题中也会经常遇到,如果不能有效地理解这些用语,将很容易引发错误。因此,教师要明确相应的数学术语,引导学生利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让他们有效地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比如在讲解质数的概念时,首先,教师出示了2~7这6个数字,并让学生们交流思考这些数有哪些因数。学生们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因数的个数,通过个数特点将其分类。然后,教师揭示:像2、3、5、7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作质数。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让学生自己对其进行总结,有学生说:“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作质数。”很多学生并未察觉到这句话有何问题,教师板书“4”,让其他人依据刚才那名学生的回答将其代入看是否成立。学生们此时快速意识到了错误,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也加上了“只有”二字,从而对概念的理解也更为深入。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们虽然对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在表述的过程中,却由于语言不精准而导致错误。因此,明确数学用语是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教师也需要规范语言,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偏低和长时间以来所沿用的教学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以教师为核心,学生们缺乏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于教师往往还会存有一种畏惧心理,这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因此,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空间,并积极与其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讲解“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这部分知识时,首先,教师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回忆自己对小数的认识,并且基于生活经验阐述生活中应用小数的地方。在教师的鼓励下,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们置身购物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活动中,学生们积极表达,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如将“0.05”读成了“零点五”或是“零零五”,对于他们表达中的错误,教师及时进行了纠正。活动过后,教师让学生阐述此次“购物”活动的体会,并设计练习来巩固他们对小数读写的认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营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购物”氛围,同时,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空间,使得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表达的乐趣,建立了表达的信心,并且掌握了正确的表达方法。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迫在眉睫。当然,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广大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从而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意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