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剑 陈伟琳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新时期以来,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得到有效的展开,出版了一批关于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书籍,在流行音乐史、流行歌曲专辑、流行音乐评述、词曲创作著述、流行音乐演唱家传记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大众化、通俗化、创意性、时尚性、新奇性等品性,得到了较多的研究;而如商品性、参与性、娱乐化、即兴性、消费性等特征,也得到了一定的阐释。整体而言,研究面广而不深,杂而不精,进一步系统梳理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状况甚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研究新时期以来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整体梳理和专题论析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新时期以来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发展脉络的整体梳理
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生的话题。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梳理、概述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的,集中体现在关于台湾流行音乐史研究的著作之中,主要有:许常惠《台湾音乐史初稿》(1991)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发展进行田野调查,兼及论析了台湾流行音乐的产业发展,为之后台湾流行音乐拓展了产业研究视角。陈碧娟《台湾音乐史——西式新音乐在日据时代的产生与发展》(1995)、陈郁秀《台湾音乐阅览》(1999)、游素凰《台湾现代音乐发展探索(1945-1975)》、薛宗明《台湾音乐史纲》(2000)、吕钰秀《台湾音乐史》(2003)等,沿着这一路径予以拓展研究,对辨析台湾流行音乐发展史脉络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它们将台湾流行音乐划分为五个时期:最早荷西时期(1624-1662)与明郑与清领时期、日据时期(1895-1945)、二次大战后(1945-1987)以及戒严(1987-)。后来的学者主要根据这一对台湾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如:江玉玲《十七世纪荷兰在台宣教宗教音乐文献案例——当今台湾圣诗中“大卫诗篇一百篇”的词曲溯源》(1999),研究了台湾圣诗中存在的西方音乐的形式。在此方面研究用力甚勤的还有王樱芬,她持续撰写了《战时台湾汉人音乐的禁止和“复活”:从一九四三年“台湾民族音乐调查团”的见闻与讨论基础》(2004)、《听见台湾:试论古伦美亚唱片在台湾音乐史上的意义》(2008)、《导言:录音科技与台湾音乐—近年研究回顾》(2012)等多篇论文,如以黑泽隆朝1943年记录的“台湾民族音乐调查团”为依据,及古伦美亚唱片公司与台湾社会的互动,殖民政策和台湾社会变迁等,把握了台湾流行音乐文化的多重性格、唱片工业和流行文化的交流、台湾人民的音乐认同和文化认同等。黄素妮《台湾唱片业的——过去、现在、未来》(1990)、成乔明与谢建明《殖民统治下台湾音乐界反日活动考察》(2012)、黄国超《台湾“山地音乐工业”与“山地歌曲”发展的轨迹:1960至70年代铃铃唱片及群星唱片、心心唱片的产制与竞争》(2012),主要是透过唱片业的发展来说明战后台湾通俗音乐市场产生的机制,以及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陈彦廷《戒严时期台湾的歌曲管制政策与音乐创作》(2013)、刘麟玉《从选曲通知书看台湾古伦美亚唱片公司与日本蓄音器商会之间的讯息传递——兼谈战争期的唱片发行》(2013),通过梳理台湾古伦美亚唱片公司发展及把握台湾流行歌曲曲折发展道路,体认台湾唱片到制作、唱片发行与时代及时局的关系,解析了台湾音乐管制政策对作者创作理念的干涉,甚至改变了歌手的演绎生涯。也有学者探析了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揭示了台湾音乐曲风、歌曲类型发展嬗变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联,代表性的有吴颜如《解禁前后十年台湾流行歌曲变迁研究》(2012),分析了戒严后十年台湾在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指出:“自古以来音乐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重要功用,尤其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在本质上属于音乐范畴,但因流行甚广,歌词内传讯的想法透过歌声传遍各地,于是潜移默化影响当代人的想法,也肩负起改变社会风气、教化未来的功能”。[1]
2、新时期以来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发展史况的专题研究
(1)关于代表性音乐家的专题研究。代表性音乐家是流行音乐创意、生产、中兴的重要推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创作贡献,就不可能有台湾流行音乐的兴盛发达。对代表性音乐家进行研究,是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构成。赵琴主编的“台湾音乐馆—资深音乐家丛书”收录了萧而化、吕泉生、陈泗治、蔡继琨、康讴、庄本立等三十几位音乐家,翔实的史料和采访笔录,辅以生动的图片,对三十几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性格特征以及音乐的成就做了客观的记述。吕泉生《婴仔婴困,一瞑大一寸:吕泉生先生专辑》(1989)、洪综穗《台湾儿童合唱团之父——吕泉生的音乐世界》(1994)、陈郁秀、孙芝君《吕泉生的音乐人生》(2005)等主要考察和研究了“台湾合唱之父”吕泉生,以之一生作为台湾近代音乐史的发展缩影。吕泉生的创作大家喜欢吟唱,成为永传不朽的台湾心声。卓甫见《音乐哲人——陈泗治》(2001)、《陈泗治——键盘上的游戏》(2002)、《台湾前辈作曲家——陈泗治作品研究》(2003)着重探析了作曲家陈泗治的创作、特征及成就,强调和阐扬了陈泗治的音乐美学观,陈泗治曾说“一件好的作品,除了优美的旋律外,更要有深度的和声及左手低音变化的技巧,加上内声部巧妙进行,这才是具有高格调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至今依然有着接受的价值。郭芝苑可说是台湾现代民族音乐的先驱,在台湾接触西洋古典音乐之初,他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传播角色,《在野的红蔷薇:作曲家郭芝苑的音乐手札》(1998)搜集了他毕生的音乐作品,并且进行了文本细读批评,揭示了郭芝苑的音乐特性和社会影响。
(2)关于代表性音乐作品的专题研究。流行音乐作品的发行、传播与消费情况是音乐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抓手,此方面研究成果显著。代表性的如水晶的《流行歌曲沧桑记》(1988),曾经在《中国时报》人间刊被连载,广受瞩目。作者以散文的形式,从“一代歌后”吴莺音谈起,论述了黎锦晖以来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与沧桑。瓮嘉铭《从罗大佑到崔健—当代流行音乐的轨迹》(1992)书如其名,以罗大佑和崔健作为两个重要的参考坐标,观察话语流行音乐的发展,从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作品反思华语流行乐坛的进退。瓮嘉铭对流行音乐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刻的判断力,文字虽以个人观点出发,但是其中的部分详实的内容与报道,仍可作为华语乐坛二十几年来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庄永明《台湾歌谣追想曲》(1993)积淀了作家毕生的心血,在作者看来歌谣是有音乐的历史,有文化的历史,更有社会的历史,歌谣提供人们宽阔的视野,强调在吟唱台湾歌谣时,体会歌谣词曲外的声息。陈乐融《枕边的音乐会》(1993)、李岳奇《流行乐坛最前线》(1996)、曾慧佳《由流行歌曲的歌词演变来看台湾的社会变迁:1945-1995》(1997)等,都从不同面诠释了台湾流行音乐与唱片业的发展。早在1990年,张纯琳《台湾城市歌曲之探讨与研究(民国二十——七十年)》分析了歌曲《风》、《再别康桥》、《橄榄树》等八首作品,将校园民歌作为城市歌曲发展的一部分,文章采用部分与整体结合的论述方式,探讨了当时流行歌曲的音域、曲调、旋律结构等。苏正伟《台湾通俗歌曲之发展与影响—戒严后(1987)迄今(1993)之探讨》(1994)以流行歌曲音乐排行榜为根据,选择各年度热门歌曲加以分析,探讨流行歌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流行音乐功能性的省思,寻求现今通俗歌曲定义,符合时代的特性。刘季云《论校园民歌之发展—从民歌运动到文化工业》(1997)、苏振升《台湾流行音乐中的爱情价值观:1989-1988》(1999)针对流行音乐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形态,研究台湾流行音乐相关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意义。抽样调查了“金曲龙虎榜”中的278首流行歌曲,分析歌曲主题,为台湾流行音乐内容描绘出一个粗而浅的轮廓,着重分析这些音乐中关于爱情的部分,包括对爱情的态度与爱情表达方式。林森仁《戒严以来台语流行歌曲研究—历史探索与语文研究》(2004)针对1987-2002年台语流行歌曲,从历史文化、文学美学、语言文字等多方面观察,呈现它的不同风貌,更详细的了解台语流行文化与所处的台湾社会。
(3)关于独立乐团及音乐期刊的专题研究。台湾各种独立乐团活跃于音乐市场,独立音乐创作者通过音乐的力量来关心各种社会议题,音乐创作者汲集着灵感将独立音乐推至巅峰,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五月天、苏打绿等。对独立乐团及音乐期刊的研究,丰富了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整体格局、细部表现的把握。朱梦慈《台湾创作乐团之音乐实践与美学—以闪灵乐团为例》(2001)通过对闪灵乐团发展的描述,探讨了音乐团体与音乐实践关联性的问题,将流动作为音乐的本质分析音乐的乐种使用特定图像与音乐结构呈现出的美学意涵。黄诗雯《台湾独立音乐发展与文化政策》(2010)以台湾独立音乐为主轴,深度剖析了在文化创意产业新政策下,以一个整体的角度,探讨台湾独立音乐在流行音乐架构中扮演的直观独立乐团的政策辅助,并且讨论了独立音乐被需要的原因和理由。周文祥《独立乐团参与者深度休闲之特质—以库克koOk乐团为例》(2013)在对独立乐团参与者意义的了解之后,以台湾台湾库克乐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乐团参与者的情感的体验,参与者彼此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且分享经验,得到心灵的满足。关于台湾的音乐期刊也是琳琅满目,形色各异,例如最早的音乐期刊《乐学》、《音乐通讯》。薛宗明《台湾第一本音乐期刊—〈乐学〉述读(上、下)》(1997)探讨了台湾第一本音乐期刊从成立到发展承载文化发展意义,以及音乐期刊的行程对文化产业中流行音乐的认同。夏庭轩《台湾音乐期刊之研究(1945~迄今)》(2013)针对1945年以来的音乐期刊加以收罗并进行探讨,并且对“期刊”与“音乐期刊”两个名词进行了释义,提供未来台湾音乐期刊可循方向。
音乐文化产业与音乐文化市场的概念,在市场经济化体制中属于一种新兴产业,为社会公众提供音乐文化产品、音乐娱乐服务及相关用品。从共时的角度看,新时期以来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具有多样化、宽视域的形式,主要体现在:
1、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市场运行分析研究
产业化的研究主要是将流行音乐作为文化产品,把握它在商业市场中所具有文化的内涵及市场价值。流行音乐产业发展以音乐与文化为主要内容资源,通过音乐生产与市场运作获取盈利,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林欣怡《当代台湾音乐工业产销结构分析》(2000),揭示了“今日台湾音乐市场由跨国唱片集团寡佔形态的形成模式,并分析其集团的背景优势与在市场运走环境中的利基点。”[2]施镭茹《华文音乐中心是幻想还是理想?论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的竞争优势》(2003)主要探析了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在华语音乐世界中的竞争优势和市场运行模式。张容瑛与周志龙《音乐产业全球化、流动着床与生产模式的重塑—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为例》(2005)揭示了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中“流动着的床的关系,可能基于信任关系或人际网络的牵动,亦可能着眼于市场的利益”[3],梳理了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生产模式与产业空间关系,指出台湾流行音乐产业透过“制度化的流动”,使地方流行音乐具有群居与全球的布局,因为台湾音乐环境、唱片工业与媒介工业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得其流行音乐在全球音乐文化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黄舒骏《数位时代台湾流行音乐竞争动态与商业模式》(2006)、张婉怡《在地出发全球布局—台湾唱片片公司在华语音乐市场的国际分工策略》(2010),主要分析了数位时代下,台湾唱片公司转型与两岸的密切交流,成为推动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发展对世界音乐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帮助完善了唱片工业运营体制,吸引了华语歌手来台湾唱片公司发展,让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台湾音乐。
2、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分析研究
全球民众消费模式出现明显变化,流行音乐文化产业为许多国家推动经济复苏及产业转型的引擎,崭新的国际文化竞技场域已然出现。面对新局,台湾想要抢食全球媒体这块大饼,必须从本身的竞争优势出发,强大流行音乐这块文化产业实力。林岱伟《音乐数位下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的因应策略研究》(2016)通过研究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的市场发展、市场分化、现场演出风气兴盛、经济约称为趋势、产业聚合效应显著、业者前往海外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对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建议。姜佩君《台湾流行音乐消费现场中的仪式参与与认同过程》(2016)分析回答了音乐消费者如何在现场通过集体行为,塑造个体不同于现有社会结构的心理认同。他指出:“现场同时展现了音乐的结构与行动两面向:剧本的存在让文化工业仍能透过格式进行复制、以各种刺激吸引消费者。”[4]通过采用现场经验、反身性的叙事及结合消费手段进行分析,发现了剧本能让文化工业通过复制的形式吸引消费者,而演唱会则连结了个体与整体的情感经验,认同的产生成为了个体能动性的证明。
3、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分析研究
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日益“全球化”的情境中,跨民族、跨国界、跨地域的资金流动、产业配套政策、信息交流、文化互动日益频繁。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要在全球化音乐发展进程和格局中占据一席位置,必须有较好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郭彦豪《政治扶植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之策略研究》(2005)分析了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的辅助措施,对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中发现台湾唱片产业歪向扩大市场,通过政府策略的介入,挽救了产业的正向发展,包括管理、人才、智慧财产权、生产经营机制等。江慧贤《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之创作保护与发展》(2005)聚焦于探讨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的创作保护与发展,指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靠各个环节互利共生产生出来的,良好的工业循环是不能对任何环节有所偏执,任何一部分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其它环节,好的体制能在工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遭受困难时,以整个产业链的力量应对各种变化。”[5]强调研究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在法律规范的现状下发展,并且提出整合一套完整法律保护,必须加强法律保护措施,与新科技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产业经营模式。杨璨羽《音乐产业与文化政策:一个独立音乐视野的探讨》(2008)论述了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对流行音乐文化以传统精英文化的态度,检视了台湾音乐政策,站在音乐人的角度体认台湾音乐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政策提出意见。张英容《华文流行音乐区域与都市形构及其治理》(2008)研究了跨国公司与两岸经济交流,分析流行音乐产业的架构,包括消费市场、跨结构公司在文化产业中的角色发现,华文流行音乐的组成,以台湾的流行音乐为基础,将现代化建设转化为商业,台湾流行歌手成为一种品牌。其中台北作为流行音乐产业的群聚典型,致力于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的整合。曹君武《台湾流行音乐评论研究》(2011)通过研究台湾流行音乐评论现象,探讨“台湾政府”对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关照下,台湾流行音乐评论仍然存在的不足的原因。林政逸《音乐经济转型与台北音乐产业之创业精神治理取向之研究》(2011)对台北音乐产业的创业精神及其创业治理进行了个案分析,认为产业创新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型媒体产业发展,完善数位音乐及现场表演产业,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产业精神。林科呈《Live House与台湾音乐产业之互动关系探讨》(2012)探讨了台湾音乐产业的巨大变化,Live House现场演出场所成为了新的焦点,市场结构转变给各种的音乐碰撞提供了空间。Live House发挥实质功效,安排创新又兼顾市场的消费,对流行音乐产业创新、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4、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文化内容分析研究
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把古老的和熟悉的熔铸成一种新的品质。在它的各个分支,特意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并因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性的那些产品,或多或少是有计划的炮制的。各个结构在形制上是相似的,或者至少是相互适应的,以便使它们自己构成一个几乎没有鸿沟的系统。”[6]从文化内容分析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林帼贞《台湾传统音乐素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形变”与“质变”》(2010)通过研究当代传统音乐中的“形变”是文化内涵的“质变”,反映当代音乐的共同信念,对自身文化重新审视。王俐容和杨蕙嘉《当代台湾客家流行音乐的族群再现与文化认同》(2010)着眼台湾复杂的音乐背景,思索族群音乐的自我定义,诠释了族群音乐复杂的文化认同。姚世泽《根植“台湾音乐文化特色”增益自创品牌的竞争力》(2010)简要叙述了台湾人才培育及教育产业转型,考察了台湾乡土艺术、音乐教育、文化特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古宜灵《文化产业的创新系统与产业网络:陶瓷与音乐产业的比较》(2013)通过比较传统陶瓷产业与现代音乐产业的群聚现象,分析了文化创新的环境、文化产业的特质,认为产业知识需要经济网络的带动,根据地方特有的文化建立商品的延续与不可代替。陈威仰《从台湾流行音乐的青年文化观察音乐人才的训练》(2013)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音乐人才的培养,跳出传统的学院音乐教育方式,强调了创作、生产与销售的能力协调发展、精英艺术与流行因素双轨迹发展。徐兰君《唱自己的歌:声音的跨界旅行和文化的青春互动——浅谈新谣与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之间的关系》(2015)深入探讨了音乐文化如何与本土音乐市场互相纠缠,通过个案的分析比较,解析了台湾音乐文化产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迅速的原因。
台湾属于移民社会,来自各地的移民将本土音乐带入台湾,在族群社会中世代相传,成为台湾流行音乐的基础和源泉。早在日本殖民统治侵略前后,台湾社会流传着丰富多彩的音乐,譬如民歌小调、歌仔戏、客家人的山歌、采茶歌和少数民族的歌唱音乐。由于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民谣歌曲曾被迫使用日语演唱,使得台湾流行音乐发展受日本音乐、西方音乐的影响阻滞较多。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台湾现代音乐导师许常惠,为原住民原音的保留做了大量工作,为台湾本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留存了一份重要的历史遗产。他在专业音乐理论传承方面,努力打破西洋古典音乐“一言堂”的封闭性教学,启发和引领后进者拓宽音乐视野,促进台湾本土音乐与其它音乐的交融、碰撞。战后,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受到台湾社会形势变化、产业经济滑坡及新旧文化思想冲击斗争等因素影响,还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考察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文献非常之多,出版了大量关于台湾流行音乐历史、大众文化与流行音乐产业化历史、流行音乐评论以及唱片业发展进程的相关文献资料。
台湾流传音乐文化产业研究虽起步相对较晚,但视野开阔,亮点纷呈。张桂名《2012年出版年鉴》中收录有文章《台湾流行音乐的密码解读:书为促动成长,周边欣欣向荣》,讲述台湾流行音乐的伟绩,指出台湾流行音乐这一范畴,并非始于新时期,也不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始,但自数位时代以来,在台湾音乐人的努力下,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融合百家、学贯中西之后,发展出自有的流行音乐文化,创造了许多明星和好歌,打造出拥有千万乐迷的本地市场,及香港地区、两岸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市场。造就出一整个由唱片公司、明星、词曲作者、制作人、编曲、乐手、录音人才、媒体共同形成的黄金产业链。终于成为华语音乐的最大名牌。”[7]从此文还可看出,他对时代思潮和产业变迁表现出的“创意”化特征已辨析入微。
当然,就目前学术界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来看,还存在着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够全面等薄弱之处。首先,流行音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研究局限于从促进经济发展层面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思考。但是从流行音乐产业的一体两面来看,对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文化效应的研究还比较少,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早在1941年,阿多诺《论流行音乐》提出了三个著名观点:流行音乐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特征;流行音乐刺激的是被动消费;流行音乐是社会的黏合剂。他说:“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的不同点,通常被看作是前者的特征。他们之间的不同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层次上的不同,而人们已为这种不同下了确切定义,以致大多数人认为两者彼此独立,没有内在关联。然而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把所谓‘层次上的不同’转换成精确的音乐或社会术语,这样不仅能够明确地定义这两种范畴而且可以使人们更了解两种音乐范畴的背景。”[8]纵观阿多诺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他站在一个毫不妥协的音乐批判立场,他认为音乐纯然是文化工业的商业制作,流行音乐文化产业是一个没有标准化框架的限制,是大众消费与娱乐的一种方式。流行音乐作为文化性与商品性的一体两面,既要满足商品“畅销”的需要,同时又处处凸显文化特性。
其次,根据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的危机,存在着经济与文化双方面的问题,如果只从经济效益角度,而没有将流行音乐看成一种文化消费的新时尚进行研究,这样分析问题的结果未免显得单一。在文化产业门类中,流行音乐是产业化较高的大众艺术,而对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在呼唤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同时又不断渴望这样的文化产品能带来产业的丰厚效益,而流行音乐常被叫座不叫好的大众文化产品而已。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想要发展,就不得不跳脱这种困境,在兼顾流行音乐产品的严肃高雅的品质同时,又不能脱离朴实的音乐特质让广大的消费者接受。从另一面来看,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质也是一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较量,想要流行音乐文化产业这把杠杆平稳,就必须兼顾两端的平衡。无论是唱片公司还是娱乐公司,都不能一味追求利益而忽视文化产业的艺术价值与文化特性,这样的发展无疑是将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带入平庸低俗的发展危险中,使得高雅的音乐文化节节败退。
最后,流行音乐产业的繁荣,带来了不可预估的利润,但是流行音乐一旦卷入生产就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它既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行为。因此,探讨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意义重大的。文化产业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内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就必须考虑周到,完善配套设施,有计划有策略地进行产业的发展,要求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内涵而又能面向现代市场的产业内容,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考虑其最终的消费对象。正如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思考中提及的那样,“大众不是文化产业的衡量尺度,而是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尽管文化工业本身如果不适应大众就基本上不可能存在。”[9]
总之,新时期以来对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应该走“文化解析与批判”与“产业市场发展研判及策略探析”并重的研究路径。前者是阿多诺所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式的,以文化批判为特征;后者则为走“实证路线”的英国伯明翰学派式的,以产业实践为特征,两者一体双翼,纵横交错,才能推动台湾流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向纵深处开掘和探寻,走上新的研究台阶。
[参考文献]
[1]吴颜如.解禁前后十年台湾流行歌曲变迁研究[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2012.
[2]林欣怡.当代台湾音乐工业产销结构分析[D].台湾元智大学,2000.
[3]张容瑛,周志龙.音乐产业全球化、流动着床与生产模式的重塑—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为例[J].台湾土地研究,2005,09.
[4]姜佩君.台湾流行音乐消费中的意思参与与认同过程[D].国立台湾大学,2016.
[5]江慧贤.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之创作保护与发展[D].国立台湾大学,2005.
[6][美]诺埃尔·卡洛尔.大众艺术哲学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8-99.
[7]张桂明.数位出动成长,周边欣欣向荣[J].中华民国出版产业年鉴,2012,3.
[8][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EB/OL].[2017-7-12]http∶//www.leftlibrary.com/adorno4.html.
[9]陶东风,金元浦.文化研究第一辑[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