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祁太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2018-01-26 08:07
黄河之声 2018年5期
关键词:秧歌剧目艺人

许 馨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祁太秧歌是山西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又被称作“晋中秧歌”,广泛流行于山西晋中的一些地区,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作为地方性的民间小戏,祁太秧歌与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山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祁太秧歌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通过了解这些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的探索到各个时期祁太秧歌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清代的中后期,祁太秧歌被晋商文化所影响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近些年来,受到现代多元化市场和娱乐文化的影响,祁太秧歌与其他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其发展的状况给予积极保护。

一、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主要受到元代北杂剧、明代中期山西四大声腔的戏剧形式,以及清末受到踩街秧歌、风阳花鼓戏等综合影响而产生,是极富特色、综合性的地方小戏。山西盛行元杂剧因而修筑了大量的戏台,并且其表演获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祁太秧歌的萌芽由此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祁县志》康熙四年版载:“置里镇置市集奠民居而通民财也。”,“县市奇曰各街轮开自辰至午。十五日为上元节祭天地,设鳖山,悬花灯,放烟火,聚欢弦歌,有太平景象。”可见当时的祁县有艺人来往表演活动不断、经济繁荣的景象。祁太秧歌不断吸收大量外地剧种,民歌曲调以及多种曲艺形式,逐渐发展成了踩街秧歌队。它以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编唱词、说故事、抒情感,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便于口头流传与学唱,秧歌动作较简单,歌曲结合舞蹈动作,形成歌中带舞的形式成为祁太秧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

二、祁太秧歌的发展概况

祁太秧歌在清嘉庆、道光年间随着太古、平遥和祁县商业的逐渐繁荣而兴盛起来,外地商人频繁通商,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走西口》、《小上坟》、《放风筝》等,都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剧目。艺人们编唱的口头剧目反映了当地农村生活,《割田》、《回家》等剧目也都是受到这些剧目的启发。

到抗日战争期间,祁太秧歌的艺人遭受残害和流散,近乎停止了所有的演出活动。即便有少数艺人演出,曲目也大都陈。抗日根据地重建后建有如:人民剧社、大众剧社等革命文艺团体进行演出活动,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背景的剧目。当时也将晋绥边区两种不同风格特点,曲调与剧目名称容易混淆的秧歌,从地域上区分名称,即“陕北秧歌”、“晋中秧歌”。

民国时期太谷和祁县的秧歌艺人,根据真人真事编出了流传至今的秧歌戏,他们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生活,如:《送樱桃》、《做小衫衫》等。但由于一些剧目表演动作和内容有些低级下流,成为祁太秧歌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1951年间创立的“祁太秧歌研改社”,在有名的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推陈出新,剔除不健康的内容,重新整理改编出一批传统秧歌剧目,如:《缉草帽》、《新打花鼓》,许多现代曲目如:《送嫁妆》、《挑女婿》等都被重新编排上演。在音乐与声腔方面进行了改良,加强了节奏性与锣鼓点,一剧一曲改为一剧多曲。表演和舞美等方面都有所精益。体制方面,自愿组合代替了官办进行演出。演员训练采用师带徒和自办、自育的方法,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演员活跃在舞台上。这使得祁太秧歌在发展过程中更加趋于完善,奠定了其改革的新型戏曲化道路。

现在各地也有自己的秧歌剧团在不断的传承着祁太秧歌,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流传。《孟母三迁》、《福寿图》等新编曲目就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也传承传统剧目所产生的。

三、祁太秧歌现状分析与保护

(一)祁太秧歌现状

祁太秧歌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它是起源于民间,生长并植根于民间的传统娱乐形式,至今仍保留的许多曲牌和独特唱腔,对研究山西秧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为推动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它曲调简单质朴,采用地方方言,体裁广泛,多以讲述周围日常的所见所闻和民间的历史典故为背景,使得内容丰富并且通俗易懂,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深深喜爱,也成为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

(二)祁太秧歌现状分析

祁太秧歌兴盛背后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祁太秧歌的剧目虽题材丰富,但现今流传并演出的剧目相对较少;2)整理收集秧歌的工作尚不完善;3)剧目演出艺人出现断层现象,许多剧目濒临失传等。

由于祁太秧歌的题材源于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老艺人口传心授使剧本得以流传。但近几年来从业艺人年龄趋于老龄化、老一辈艺人相继离世等问题的出现,使传统剧目逐渐面临失传,剧本的传承也出现很大的困难。加之电视、电影与网络平台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冲击十分明显,文艺表演的舞台上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因此各类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祁太秧歌的生存与发展。2006年,祁太秧歌被正式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2015年,由太谷县文化局与中北大学联合申报的秧歌剧《孟母三迁》成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利用资源的优势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相结合,将剧目广泛推广并且让大众熟知,祁太秧歌正需要在这种大的形式下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祁太秧歌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祁太秧歌从产生到现在基本保持原有风格,而且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祁太秧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是如何走向民间,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其暴露出的问题我想也未曾不是一个新的研究突破口,通过这些问题,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找到适合祁太秧歌进一步发展的新道路,因此,整理和发掘祁太秧歌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研究价值,对于研究中国音乐近现代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燕.祁太秧歌艺术特色研究[J].北方音乐,2011,07.

[2]赵丽.浅谈祁太秧歌的发展与现状[J].大舞台,2009,01∶4-6.

[3]赵琦.祁太秧歌唱腔发展的多视角探究[J].中央民族大学,2007,8.

[4]黄旭涛.民间小戏中的口头诗学—山西祁太秧歌的一种研究视角[J].民俗研究,2005,03∶94-106.

[5]王焰安,戴剑平.民间文化学新论[M].合肥∶黄山书社,1993,8.

[6]中国戏曲志·山西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10-111.

[7]郭齐文.山西地方志(增刊)∶太谷秧歌[M].太原∶山西地方志编委会出版,1987∶93.

[8]薛贵棼.扎根于晋中农村的祁太秧歌[M].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山西剧种概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241-253.

猜你喜欢
秧歌剧目艺人
舞台剧目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昌黎地秧歌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