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上月末,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从党的领导、立德树人、完善服务、内涵发展、推进改革、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七个方面对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陈宝生部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多聚焦问题,脚踏实地,务求实效。
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语切中要害。
破解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如何入手?由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如何着力?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找准问题,而后求得正解。
找准问题离不开一个“实”字。
我们河北教育既有全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城乡、地域、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升学率导向大有“市场”,“入园难、入园贵”,职业教育欠缺活力,等等。而同时,我们又有河北的个性化问题,如服务人口多,“家底儿”不够厚,教育扶贫担子不轻,要应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所带来的人口流动、资源对接等问题,等等。
一地教育要发展、要突破瓶颈,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最亟待解决的又是哪一个?唯有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多往下跑,多在基层“泡一泡”,多调查、多研究,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敏锐地捕捉到。莫要等“操场上课”“头顶冰花”的新闻传到网上,才知道学校需要什么、孩子们需要什么。
解决问题也离不开一个“实”字。
首先是保障投入,夯实基础。搞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增加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提供更多优质园位。只有补厚“家底儿”,增加供给,才谈得上发展、变强。
其次是落实责任。资金投入、安全防护、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各种政策落地等,无一不需责任引领、推动和保证。责任到位,工作才能到位。
以学前教育为例,我省规定,省内各市、县(市、区)政府要从2018年开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公办园中非在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
这是一项得民心、惠民生的工作,其所涉及的考核、统计、预算、发放等工作量巨大,只有把责任落实到人头,才能如期、高质量地完成。一所幼儿园、一个幼儿教师的问题解决不好,受影响的就可能是很多孩子和家庭,并且影响到百姓对一地政府的信任。
第三要因实制宜,扎实做事,务求实效。整体质量的提升,是由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个个环节的优化、一个个局部的质量提升累加而至。要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扎扎实实去做。
1月3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长篇文章报道了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工作。80个“顶岗实习基地县”每一所初、高中的教师缺口,河北师大一清二楚;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师大就培养、输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师大的科研团队就研究什么问题。“拼升学率”的发展道路走不通,那就向特色学校发展;实习生团队成绩突出,校长就去研究“实习生现象”……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如实记录了河北师大、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破解师资矛盾、追求特色发展的闪光足迹。他们的成功,是思维突破的成功,更是务实作风的成功。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我们全体教育同仁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扎实努力,才不辱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由教育大省成为教育强省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