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群
尽管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阅读题基本体现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考试理念(见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版语文部分),注意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但仍有一些考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不就是语言运用能力吗?错。因为有些阅读(如政史地阅读)只涉及以基本的识字解码为主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本算不上语文阅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中的信息加工活动只有以语文知识及方法为主要支撑条件,才是语文阅读;如果以文本内容为主要支撑条件,则是非语文阅读。就高考语文而言,还要看其信息加工活动是不是以高考要求的语文知识及方法为主要支撑条件,是则为高考语文阅读活动,所体现的阅读能力为高考阅读能力;非则为非高考语文阅读活动,所体现的阅读能力为非高考語文阅读能力。因此,一些考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并不是考查高考语文阅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阅读测试应当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而不应当考查其他学科知识与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否则没有考查信度可言。笔者最近让高二学生与初二学生同做2018年全国卷Ⅰ、Ⅱ、Ⅲ论述类文本阅读,总分为27分的9道小题,高二均分14.6,初二均分14.2。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小?因为这些考题不需要以高考要求的语文知识及方法为解题条件就能解答,只能算作一般文本阅读的内容信息题,不是高考语文阅读的语言运用题。
下面从这两种考题的角度,对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阅读题进行一次“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巡视,看哪些考题考查了高考所要求的语言运用能力,哪些考题做得还不够或者恰恰相反。
一、论述类文本:普遍考查内容信息,非语文阅读测试
根据“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考试理念,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必须考查高中毕业生所应具有的语言运用能力。可是,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普遍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连一般语文阅读测试都算不上,自然不是高考语文阅读测试。
1.内容信息题只是信息核对,并不考查语言运用
无论全国卷Ⅰ、Ⅱ、Ⅲ,还是天津卷;无论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还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是“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都是对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信息核对的考查。解答这样的考题,只要细心核对文字信息即可。如全国卷Ⅱ第3题B项“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有错,错在哪儿?错在删除了原文“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一语之中的“在某种程度”。这种内容信息题只需识字量之类的语文知识作支撑,并不涉及语言运用。
2.拓展推断题虽首次创新,但仍考查内容信息
笔者曾批评过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7题“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系“挂羊头,卖狗肉”,并没有“推断”发生,仍然是传统的信息核对。2018年天津卷破天荒地将这一题改成名实相符的推断题:“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此题由文内拓展到文外,让考生看“电脑打字”“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手机”“阿尔法狗”等四个选项所述的生活现象,哪个不符合原文所述的科学技术与人构成矛盾的道理。这种创新其实是守正,符合推断题的特征。然而,这还不是语言运用推断题,只是文本的内容信息的考查。
3.论证分析题虽然提出论证,还得走进语言运用
与2017年考查论证分析题一样,2018年全国卷Ⅰ、Ⅱ、Ⅲ第2题均以“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为题,但尚未考查论证方法及其运用。如全国卷Ⅰ第2题A项“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虽然出现了“对比”论证的名称,但并没有考查对比论证手法的使用情况,而是考查“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是否存在差异的信息核对。再如全国卷Ⅱ第2题D项“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也仍然是内容信息核对题。原文论证的对象是“被遗忘权”,并没有对认同问题进行“全新论证”,选项却言之凿凿地予以肯定,这是传统的“无中生有”的内容信息题。也就是说,全国卷中的论证分析题并没有走进论证方式的分析中,还得进一步努力。
二、小说散文:普遍考查语言运用,个别考查内容信息
1.明确考查语言运用
全国卷Ⅰ、Ⅱ、Ⅲ的三篇小说阅读选择题,几乎每个选项都是语言运用的考查。其中“称谓的陌生化”“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的深刻眷念”等,直接考查表达文本内容的语文知识及其运用。
再说问答题,直接考查语言运用的题目比比皆是。如“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全国卷Ⅰ第6题),“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江苏卷第14题),是表达方式的分析;“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全国卷Ⅱ第6题)与“谈谈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科幻的关系”(全国卷Ⅲ第6题)是表现手法的分析。至于“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天津卷第17题),更是语文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查。
2.含蓄考查语言运用
有一种问答题表面上考查内容信息,实际上考查语言运用。如江苏卷第16题“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乍一看是小说内容信息的概括,其实是小说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查。回答这道题既要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又要从中捕捉作者流露的情感倾向;否则,无法概括作者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母爱的颂扬、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以及对善良人性的赞扬。
3.只是考查内容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题并不一定都是语言运用题,有些小说散文阅读题的测试点并不是语文知识及其方法,而是内容信息。如全国卷Ⅱ第4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之中,B项“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与D项“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只要把这两个选项同文本内容一对照,就能看出“B”错“D”对,根本不需要借助语文知识或语文经验来解答,更不要说高考所要求的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方法了。
三、实用类文本:普遍考查内容信息,亦有考题值得品味
实用类文本阅读普遍考查文本内容信息,江苏卷最为突出。近几年来,江苏卷现代文阅读(二)一直是论说类文本阅读,三道考题中一直有一道思路题,或考查全文的论证思路,或考查某段的论证思路。2018年改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删除了原来的一道思路题,三道题全为内容信息题。无疑,这是在“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道路上不进而退的表现。不过,其他试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反倒出现了几道语言运用题,值得品味。
1.全国卷Ⅰ第9题,考查新闻知识的运用
全国卷Ⅰ第9题:“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概括三个非连续性文本各自的中心;要正确概括三个文本的中心,像一般语篇阅读那样只抓尾重心是不行的,还得抓首重心与题重心,因为新闻报道的文体知识表明,标题常常就是主题,开头常用一句话概括报道中心。因此,综合运用抓题重心、首重心、尾重心的办法方能快捷而准确地概括三个报道的中心。《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2.浙江卷第9题,考查论证知识的运用
浙江卷第9题要求考生“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事实依据与理论依据即论证方法中的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考生完全可以提取出大脑中存储的这两种论证方法及其特点,结合文本内容答题。事实依据: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伤害生物;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理论依据: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3.北京卷第4题,考查常用成语的理解
北京卷第4题是“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考生判断“无稽之谈”“进退维谷”“袖手旁观”“未雨綢缪”四个成语解释的正误。这当然是对语言运用的考查,词汇积累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不过,作为高考题,判断常用成语的解释难度小了一点。
四、文言文:貌似考查内容信息,实则考查语言运用
先说一下两份试卷字数过多的问题,江苏卷七百多字、浙江卷八百多字,都超过了六百字。须知,文言毕竟是我们的“第二语言”,考生阅读文言文费力费时,多年考试经验表明,高考文言文六百字左右为宜。原文篇幅都比较长,但命题时可以进行合理的删减。
1.内容信息选择题,以解码为前提
全国卷Ⅰ、Ⅱ、Ⅲ第12题与江苏卷第7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系文言文内容信息选择题。尽管都考查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但其解题都必须以解码、翻译为前提——因为文言是“第二语言”,其内容的获得、理解得先进行解码。其解释、翻译都得借助实词、虚词、句法、词法等文言知识及其用法,所以,文言文内容信息的考查是以文言解码为前提的考查。
2.内容信息问答题,考查文言积累与运用
江苏卷第9题“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也是内容信息题,但与上述选择题不一样,需要从文中筛选出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自然怀念他)与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自然仿效他)的内容信息。不过,这道题也是考查文言积累与运用。首先,题目中的“风世”就得解释(“劝勉世人”),否则无法答题。至于文本的解释与翻译也是少不了的,否则无法找出“可以风世”的内容。内容信息问答题一般都是这样综合考查文言积累与运用的。
3.古代文化常识题,考查文言素材积累
全国卷Ⅰ、Ⅱ、Ⅲ第11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与天津卷第10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前者考查“坟籍”“坟典”“践阼”“逊位”“豪右”“茂才”“陵寝”“京兆尹”等文化常识,后者考查“记”“游记”“步”“跬”“刺史”“守”“蓬瀛”等文化常识。这类试题不只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信息积累,还考查文言学习的素材积累。
4.实词虚词解释题,考查文言词语积累
除了全国卷,其他几份高考卷都以“4选1”的题型设置了文言词语解释题。考查实词解释的题目有江苏卷的第6题、浙江卷的第14题、天津卷与北京卷的第8题,考查虚词解释的题目有浙江卷的第15题、天津卷与北京卷的第8题。实词虚词解释题是一种内容信息的考查,其实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文言词语积累——的考查。
此外,有些试卷直接考查语文知识,如天津卷第12题与浙江卷第16题先后考查“叙议结合,言简意赅”、丰富“想象”、“对比”“论述”与“叙议结合”等语文知识及其运用;北京卷第12题要求考生“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既考查文言阅读的解码能力,又考查概括“中心论点”与拟立短文“标题”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古代诗歌:全为语言运用题,考查方式多样
笔者用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题考查新高三学生,得分率为27.7%。为什么如此之低?因为这些题目全都考查语言运用,难度远大于一般考查内容信息的试题。不过,考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直接考查诗歌写法
北京卷第16题直接要求考生解读清人陈廷焯评论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的“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的艺术特色。考生当然需要提取大脑中关于诗歌写作艺术的知识积累,分析词作用典大气与情感细腻的艺术特色。如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希望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感怀自身老病交加与怀才不遇的心情,同时抒发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给人以“和缓”之感。全国卷Ⅰ第14题D项“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全国卷Ⅱ第14题B项“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天津卷第14题第(1)小题D项“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分别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
2.明确考查语文知识
语文高考考查语文知识无可厚非,但不应该静态考查。如2008年江苏卷一道诗歌阅读欣赏题“‘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只要考生答出“比喻修辞手法”就行,至于这比喻手法有什么特点、作用与表达效果,并未考查。2018年全国各地诗歌阅读欣赏题摒弃了这种考查方式,考的都是语文知识的动态运用。如北京卷第15题“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不仅把“典故”和“化用”两种语文知识的运用放到具体的诗歌分析中,而且呈现不同的分析讓考生辨别正误。再如浙江卷第20题“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明确考查“点染”知识的运用。又如全国卷Ⅰ第14题B项“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考查“穷”的古义。笔者用以考查一个新高三班,居然只有两位学生答对,多数学生只知道“穷”的静态知识,而不会用来分析与判断具体问题。可见,语文知识的动态考查是非常必要的。
3.含蓄考查语言运用
有些题目如感情题、原因题、含意题,看上去是考查诗歌内容,其实答题少不了诗歌知识,离不开语言运用。如全国卷Ⅰ第15题“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只是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吗?不然,因为回答这个问题的支撑条件是诗歌方面的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方法。“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只解释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这是不行的;还要借助诗家语常用的象征或比喻的知识,解释它的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即表达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才行。再如江苏卷第10、11题分别要求考生解答刘禹锡“闲”的表现及其原因,以及他在尾联表达的情感,也不只是内容信息题,因为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支撑条件也是诗歌方面的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方法。
4.着意考查审美鉴赏
其实,诗歌欣赏不是只就诗论诗,而是联想象外之象,品尝味外之旨。如全国卷Ⅲ第14题D项从王建的《精卫词》联想到白居易的《观刈麦》;北京卷第15题C项从辛弃疾的“蜀道登天”联想到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项从“儿女泪,君休滴”联想到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拓展了再创造的空间,体现了审美鉴赏的特点。这种由诗内拓展到诗外的审美鉴赏题,考生不通过联想“象外之象”与挖掘“味外之旨”的再创造活动,是难以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