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作用

2018-01-25 06:32王娟娟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作用语文教学

王娟娟

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特点的学科,教学内容以文章为主,故事性和情节性较强,利用情境教学能够将故事情节更好的展现,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边感知边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也是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其优势,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作用

引言:

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在课堂中根据所学内容展示出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其中,在体验中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师讲解的单一方法,情境教学更具趣味性和高效性,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内容以文章为主,过去,教师总是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的讲解,学生只负责听讲和背诵,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降低。而情境教学则不同,它通过各种手段在课堂中创建出不同的情境,使得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充分参与为实施基础的,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权威,学生更具主体性。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优美、情感丰富的美文佳作,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通过创建情境能够深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产生情感的共鸣,不但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也获得了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具有图片、音频、视频播放等多项功能,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了当今教师实施情境教学的主要工具。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不受内容体裁的限制的。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中,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文章,在授课过程中及时的播放录音,能够很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指引其感受和体验当时小女孩的处境。

在小女孩第一次次冷的无法忍受的情况之下,她小心的擦着了一根火柴。此时,在小女孩眼前的幻境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境?这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关键的句子,接着提问学生:“这道光被称为奇特的火光的原因是什么呢?”带领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其中的原因,接下来教师及时打开投影仪的幻灯片,出现了一个闪亮的铜脚和一个具有铜把手的大火炉,四周被火光照的通红。学生观看着屏幕上的图片,将自己置于当时的情境之中,把自己想象成小女孩去感受温暖,然后将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当小女孩想将自己的手脚伸出去的时候,将幻灯片关掉,这时火炉就不见了,只有一根烧尽的火柴梗。通过老师的仔细指导,以及设置的情境,一名学生回答道:因为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里太冷了,当时她看到了从未有过的火光,也享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温暖,所以说,这道光是奇特的。可见,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再如,在《鸟的天堂》一文中,“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其中,“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但只理解到这里是不够的。此时,教师可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将这唯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学生便能领悟到 “颤动”的真正含义[2]。其次,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利用多媒体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为目的,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绘画创设情境

苏轼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的确,《水乡歌》就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然而咫尺天涯。如何将胸中“水乡图”变为手中“水乡图”、眼中“水乡图”?于是我激发学生将美丽的水乡图画出来。结果他们争相拿出彩笔,尽情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图景。学生们很快乐,边画边窃窃私语,俨然就是一个个小画家。其画作充满童趣,各有千秋。我及时进行了鼓励,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就这样,教学不仅进行了学科间的融汇,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3]。

(三)通過表演创设情境

表演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可以通过将故事性较强的文本改编成课本剧,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有助于语文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扁鹊治病》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轻松地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扁鹊、蔡桓公、侍从,并让学生按照下面的剧本进行演绎。如:

扁鹊: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不屑地说着)

侍从:听说扁鹊的医术很高明。(认真地说着)

蔡桓公: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轻蔑)

……

引导学生按照上述的剧本自主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表演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大幅提高。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有效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理解语言、品位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服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梅.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B版,2014(7):131.

[2]徐晓俊.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15(6):29.

[3]夏海玉.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作用语文教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