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谢龙飞
摘 要:公共藝术之所以提到“公共”二字是因为其所蕴含的公共性与表露自身认知与自我感触的纯艺术有较大的区别。公共艺术的特点是其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空间属性,即公共性的体现,而公共性又与整个城市的特定形象与在地性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公共艺术所承载的城市功用谈起,分析了当今公共艺术关于城市形象与在地性的回应和演变,从而总结出了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形象在地性作用而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并给出了对于相关设计从业者关于营造当代城市所需要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一般规律的艺术化以及理性化思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形象;在地性
一、公共艺术的特征以及公共性
提到艺术,总会想到是艺术家将自己对世界的各种看法以及理解世界的观念付诸于自己的作品里。但如果艺术品被放在了特定的空间里,空间本身便会重新给予艺术品另一个诠释,那就是对于场所精神的深化与定格。公共空间建立在每一个人与世界和他人“同在”的可能性之上,在那里人们可以没有戒心地、自在地谈话、交流,而“公共艺术”正是促成每一个人与世界及与他人“相遇”的媒介,作品自身孤立的美感并不是它的重点。艺术只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介质的承载媒介,或许是一种非常具有张力的,视觉体验感强并能引发深思的方式。恰恰是获得到这些感受的人,他们是用何种行为去回应这种冲击。因此,公共艺术的核心并非是“艺术”,而是“公共”或者“公共性”。使用者如何在艺术品的促使下,进行何种的行为动作,才是我们环境设计者最关注也是最为感兴趣的话题。
公共艺术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人们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1]。而为何我想提到城市形象塑造的问题,因为公共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正是与城市中大众行为的引导与体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整理整个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所出现的各种形式,便会很清楚地知道人群在整个城市变迁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行为上的变化,从而映射出一代又一代人观念上的改变。对于中国城市来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其个性渐渐消退,各主要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几乎难逃千城一面的情况。这个时候,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就起到了许多关键性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是特定空间中城市形象的反射器
每个城市由于其自身不同的自然条件、历史发展沿革、文化风俗等,都呈现出其独一无二的综合因素值,即城市个性。城市形象只有具备了个性,才能散发出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我们经常所能看到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成品不锈钢雕塑,都是千城一面的政治牺牲品,而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都是最能够表现出整个城市的环境、精神以及价值观面貌的作品。或许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但是就像是前文所提到的,其价值点要放在公共性的体现上来进行综合评价。我们经常会通过观察大众的行为来判断一个城市是处于一种怎样的精神面貌,群众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以及人生追求等都可以被大致的进行判断。往往存在这种城市公共艺术的地方,都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所在地或是人群集中活动的地方,人群如何与作品进行互动,可以间接地判断人群是如何看待这些作品放在特定空间中这样一种介入的行为。
许多公共艺术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充当了人们特定记忆的共识。当我们遇见能够让我们感动的事物,体内自发出既私密又普遍的共鸣时,私密就能感动大家。共同经验的产生因此不在于对相同背景的认识,而在于不同经验中的共同感受。在这种价值认定中,就有必要在公共空间中实现一种能够揭露多元经验及感性的作品。这种所提到的共识,是超越了公共艺术本身蕴含的艺术品价值的,而是体现在整个城市中大众对其所表露出的综合的行为与互动的价值体验。或者是说,公共艺术是一种过程的艺术,它注重的是作品所产生的过程,正因为有了大众的互动参与,才补全了整个设计。而整个体系,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所谓的城市形象的缩影。
三、公共艺术在现今城市发展下的形式改变
由于公共艺术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与风格,许多任意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与其结合,但公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对于中国传统的公共艺术来讲,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兴建广场,广场雕塑貌似成为公共艺术品最普遍的空间介入方式。当代的公共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体的经济结构由原来的粗放型转变为密集型,人群的活动场所也发生了改变。当今社会人群最多的地方由原来的大广场变成了具有多种生活方式组成的HOPSCA (城市综合体),每一个特定的HOPSCA都能够体现出不同城市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生活观。如今的公共艺术作品,更多的都是以及其微小的点介入一些不起眼的空间,或者是城市小中心的区域,让人会有不经意间的感触。另外一点,如今的公共艺术作品,都能体味出其对于群众互动性的强烈关注。公共艺术作品对于互动性的体现以及对于生活细节的认知便形成了一个现今世界比较大的卖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的定义,为了回应社会或空间中缺乏统一以及凝聚力的不自在和焦虑,试着利用象征性符号来重新统和群体精神,这反而违背了“公共空间”中追求民主、多元、开放的目的[2]。我们所追求的所谓的民主的公共艺术,便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放在为人提供情感的共鸣,从而才能激发出群众对于自我生活的认同与选择,这才是公共艺术需要做的——通过艺术的方式映衬出这个时代特定的人的哲学性选择,从而了解到整个城市的形象以及基本面貌。
四、我们应当如何体现并展望公共艺术作品的城市在地性
我们设计师应该要做的,便是需要去构思相应的公共艺术作品,来适应场地的需求,更需要通过与艺术互动的形式,来引导群众对于整个生活方式的展现。这种引导方式,通常需要结合当地地域性的特点,有选择性的从整个城市市民的使用需求出发,或是根据响应的需求来进行对于未来的延伸。在这方面,我认为其中一点,也就是具有本土性的公共艺术更能够直接地体现出一个城市风貌的具体形象,这种本土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是非常具象的文化符号,而是在当下的公共空间中,去结合空间的具体形态,来进行作品的塑造。
如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熊猫攀爬雕塑,便是非常有意思地体现了本土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商业空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具有千城一面特色的商业空间面前,由于本土元素的加入,便能够勾起本地市民对于“熊猫”的情怀,对于外地游客又会由于新奇而同样会参与互动(熊猫头部面对屋顶花园)。而成都太古里商业综合体重的字库塔则是属于古迹,原本属于大慈寺,但巧妙之处在于由于其历史背景的变迁,原本的寺庙变成了现今的商业综合体,字库塔本身就成为一个本土性很强烈而且极具地标性的“公共艺术”,我认为,在公共艺术的建造思路上,这也不乏是一种策略。
总的来说,对当代公共艺术评价的观念,主要是看重艺术品是否在尊重个体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唤起群体的某种共识,或者说,主要在于看艺术品是否可以使某种原创的或早已存在的观念、事件及事物的形式(即便它们原来不属于公共的范畴,)在人们重新经历其艺术性的演示之后得到一种共同的体验和收益。因为,这是由于这个不同以往的时代和社会的特性所需要和决定的,也是由艺术的公共性和多元性所要求的。所以,我们作为设计师,应当发掘和肯定那些可以引发人们的共同感受及共同的情感基础的艺术方式与价值。从空间出发,将空间的场所精神得以挖掘,从而才能够将公共艺术的价值最大化,以及能够期望它能够在现有的空间中发挥其最大的活化人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