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志
摘要:旅游引导的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多元道路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经历了避暑胜地—疗养胜地—旅游胜地演变,形成了一个人口密集的山岳型旅游城镇。文章分析了以旅游引导的庐山城镇化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剖析其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并发现旅游城镇形成需要选择好地域,搞好旅游地产的开发,不断完善旅游城镇的配套设施,才是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庐山;启示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回顾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是世界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典型代表,一直被誉为风景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文化名山、教育名山等。自198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相继荣获“世界文化景观”(1996年)、“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和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等荣誉[1]。国内外研究庐山的学者主要从地质地貌、第四纪冰川、植被气候、建筑艺术、景区规划、山水诗词、宗教文化、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但未见把旅游与庐山城镇化融合研究。
旅游引导的城镇化是完全因为消费而出现的城镇化。国外最早系统地对旅游城镇化进行研究的是澳大利亚的Mullins,指出旅游城镇化与明显的休闲阶层存在联系在一起[2]。国内南京师大黄震方等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带动机制、政策机制、城市本身的载体机制、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因素、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构成旅游城市化动力[3]。陆林等认为资源禀赋、区位、政府推动与居民参与是黄山汤口镇城镇化形成的动力[4]。Xu等认为旅游地产对城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5]。
二、旅游引导的庐山城镇化兴起
(一)近代避暑胜地的兴起
1885年九江正式开埠,由于庐山紧靠九江,山麓逐渐出现外国人租买土地建屋避暑的现象。李德立用欺骗和行贿方式,倚仗母国强权在庐山进行商业化避暑地开发的特权,在庐山的避暑地开发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李德立之后,外国人来庐山租借土地,一是租借土地,划号出售,从中谋利。二是租借土地,然后转租获利。三是租借土地用以建造房屋。至民国初年,外国人分片占据了庐山牯岭周边地带大量土地,逐步成为“西风凛冽的万国都会”[6]。
庐山首次规划是1895年至1905年在牯岭租借地内完成的。聘请了当时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按山地的自然走向将地块分割成相同大小地块,对别墅区域进行周密的规划。别墅建筑风貌由业主自行设计,但必须遵循业主国的建筑艺术风格,同时设计的方案须经过牯岭公司的严格审查。原本荒凉的牯岭被西方人建造成了闻名世界的避暑胜地,牯岭成了中国众多名山中具备避暑、游览、娱乐、商业、宗教、教育等功能的独一无二的现代山城小镇,牯岭成了九江地区的活动中心。从此,庐山由自然发展转入人类主动参与开发的新时期,该阶段列强豪绅避暑度假、休疗养需求旺盛,基础设施供给相对不足,供求矛盾凸显,客观上推动了别墅的兴建,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城镇向高级阶段演化奠定了基础。
(二)国民时期的“夏都”
英国人李德立等外国人有规划、系统的开发为庐山发展成为国民政府“夏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4年国民中央政府将庐山最早列为风景名胜区;1926年成立了庐山管理局;1933 年8月 8 日蒋介石夫妇入住庐山美庐别墅,同时民国政府行政院、财政部、外交部等一些部委的办公场所也迁移到此,标志着庐山已经成为国民政府“夏都”。庐山已经成为进出便利、配套完善,集避暑度假、会议培训、文化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型的旅游区,旅游供给能力增强,牯岭镇正是这个旅游区的中心。
(三)建国后的疗养城建设
建国后,庐山保留原有避暑住宅区并开辟新疗养区,修建环庐山公路和一条无轨电车道的内部交通建设;配置了街心公园、山中公园、烈士纪念园、电影院、图书馆、灯光球场和游泳池等。改革开放以前的庐山主要以休疗养和政府、企事业接待为主,旅游地功能仅限于避暑和休疗养。但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使庐山供给能力逐步提高,基本形成容纳二万五千人的疗养城。
(四)大众旅游时代的休闲度假小镇
198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着大众旅游的开始。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996年)、“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和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等荣誉称号,對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近年来,实施街心公园广场改造,启用牯岭立体停车场,极大地提升了“百年老街——牯岭”的环境和品位。实施如琴湖—花径和大林路改造提升工程,将该区域作为牯岭街的延伸,着力打造环湖精品休闲区。全面完成建成区、景区和南、北山公路及景区游步道改造升级,提升道路安全质量和景观档次。完成天然气上山工程并投入运营,完善冬季供气供暖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索道项目建设,完善登山交通设施,为旅游淡季实现突破打好基础。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有效供给显得更为重要[7]。使得庐山潜在游客迅速转变为现实游客,大众需求向个性化需求发展趋势明显,逐步成为颇具特色的旅游小镇。
三、旅游引导的庐山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一)区位与资源组合较好奠定城镇化的坚实基础
庐山距九江中心城区仅20千米,优越的区位交通组合条件令庐山在长江流域名山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开放性。地处我国长江流域的武汉、南京、重庆等大城市,夏季晴热少雨,被称为长江三大“火炉”;而临近的庐山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气候清凉,适宜避暑消夏。晚清由于西方强势入侵,我国长江流域被迫对外开放,外国人开始进入庐山进行商业化避暑地开发,传统渐进式的山区开发开始向近现代跨越式的山区开发转型。避暑地的发展与牯岭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动了庐山旅游活动的发展,我国成立最早的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便在庐山设立了分支机构,随后,邮电通讯、汽车交通、银行、旅馆、娱乐等接待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庐山的旅游活动进入高度繁盛时期。由于避暑旅游活动的兴盛,使来此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口亦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在牯岭形成了消暑僻夏的旅游小镇。endprint
(二)重视庐山规划对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李德立在庐山启动了第一次规划(1895-1905年),并指派波赫尔专门负责牯岭租借地规划,这规划建造了以“班加卢”别墅为代表的住宅建筑、以旅店、学校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和以教堂为代表的宗教建筑,1936年牯岭租借地收回后,当时国民政府每年拨十万元从事建设,启动国家公园计划。建国后,1956年6月提出“疗养城”规划构想,但疗养城规划还存在着作为城市定位的失误等诸多问题。改革开放后,由同济大学主持编制了《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0年—2001年)负责完成了庐山牯岭西谷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次规划采用“有机更新、分期实施”的策略,将现有居民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下山。尔后,再次委托清华大学在《庐山牯岭中心区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风貌旅游商业文化街”的规划定位目标。2014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大庐山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国家人文发展综合示范区、国家旅游发展综合示范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
(三)旅游消费市场对城镇化建设的驱动
旅游消费对庐山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1896年,李德立初来庐山时,其北麓已有汉口圣公会、美以美会、九江税务司、俄国人以及九江外人团体别墅五座。李德立所住的美以美会别墅已经“常有人满之患”,外国侨民的避暑度假需求十分旺盛,到1917年来庐山避暑的外人数达1746人。1937年庐山登记在册的轿工和挑夫数量达到2500人之多,夏季旅游高峰每日接待游客可达2000~3000人的规模,由此可见,庐山旅游业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2014年“十一”黄金周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对当地旅馆入住游客消費水平进行抽样调查,抽样率为72%,有效问卷2466份,游客随机抽样率为5.7%。结果显示,游客消费集中于餐饮、住宿和游览占72%;而购物和娱乐仅占24.5%,明显低于国际最低警戒线(30%)。2014年全年景区接待游客120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1.2亿元,旅游收入不仅受到接待人数的影响,同时消费能力、旅客停留时间等成为影响重要因素。
(四)以别墅为引导的相关设施对城镇化建设的拉动
从李德立来庐山牯岭开发到1917年外国人已建别墅560栋,围绕别墅住宅区,到1933年又配套建了学校、医院、疗养所、教堂、影戏院、旅馆、图书馆、游泳池、网球场、儿童游戏场、食用品店等基础设施。在国民政府时期,实施了办公房屋计划,建设有芦林人工湖以及芦林、牯岭自来水厂、上山公路、幼儿园、小学和运动场等建设项目,还有一些风景亭和风景建筑建设项目,形成以太平公路、濂溪公路以及中正路等景区内主要游步道为主的发散型旅游道路交通系统。
四、旅游引导的庐山城镇化的启示
(一)旅游城镇的地域选择就成为重要的空间研究问题
旅游城镇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之一。庐山经历了避暑胜地—疗养胜地—旅游胜地演变,形成了一个人口密集的山岳型旅游城镇。目前我国实施“四类”主体功能区空间分布,尤其在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中存在大量旅游资源丰富而不适合工业化的地区,但这些地区面临现代化、城镇化、非农化的问题,而旅游城镇化恰恰提供了多元城镇化路径中的重要方式。
(二)旅游城镇可以依托旅游地产发展
庐山城镇化起源于别墅住宅-旅游地产开发,吸引大量的非城镇人口向城镇转移与集聚。目前在许多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建设以旅游地产为核心的旅游综合体[8],也形成了部分有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但也有部分存在把旅游地产当作资本的投资,而不是居住消费。
(三)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城镇化的基础设施
庐山无论在近代的避暑胜地、民国时期的夏都、建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疗养城,还是在大众化时代的旅游小镇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在当前提出“一上一下”,“一下”就是山上居民和行政事业单位下迁,为旅游城镇发展腾出空间;另外,充分挖掘原有的别墅价值,合理开发利用别墅,加强保护性修复,适当改造后用于旅游接待;适当调整宾馆结构,优化住宿供给。构建以三、二星级宾馆为主,四星级宾馆为辅,普通旅馆作为补充和家庭旅馆作为调剂的多层次供给结构。
参考文献:
[1]钟士恩,任黎秀,欧阳怀龙.世界遗产地庐山“圈层飞地”型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4):76- 80.
[2]Mullins P. Class relations and tourism urbanization: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Petite Bourgeoisie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urbanfor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4,(184):591-608.
[3]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02):160-165.
[4]陆林,於冉,朱付彪.基于社会学视野的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10,(06):19-24.
[5]Xu H G,Wu Y F , Geoferey W. Tourism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sa policy tool for urban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Dali and Lijiang,China[J].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12,(08):174-193.
[6]龚志强,江小蓉.近代庐山避暑地开发及其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131-134.
[7]郭金海,任黎秀,钟士恩.基于供求关系的庐山旅游地生命周期驱动力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02):108-112.
[8]潘雨红,孙起,孟卫军.中国西南山区旅游村镇就地城镇化路径[J].规划师,2014,(04):101-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