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018-01-25 17:12孙春艳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学习兴趣

孙春艳

摘要:美术课除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他们都会去做,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对教学思想及目标不断进行更新,能够本着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实施教学。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都有推动性作用。本文主要围绕美术课上怎样培养学生的能手能力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养成动手习惯,增强动手兴趣

美术这门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程。在课堂上,小学生潜意识里不会主动动手操作这门课程。要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老师就必须设置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动手习惯并且可以有效促進学生对美术艺术进行全面了解的问题,通过问题,把学生引入相应的动手环境里面,这样整节课就会形成良好的动手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动手兴趣,进一步养成相应的动手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端良好的课程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课堂内容的积极性。例如,在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用PPT展现别人丰富的手工作品,通过别人简单又具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可以在播放PPT的时候问问学生“你们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做成的吗?这是高年级的小朋友手工制作的,你们想做成这样美好的作品就一定要在现在好好动手啊。”这个话题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于手工制作的信心。接着再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手工艺术制作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手工操作习惯的时候,可以用相应的情景教学方式设置引导性和问题,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对激发学生手工制作产生兴趣、主动去捕获手工制作信息。

二、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动手能力

1.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来激发自己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出发,为他们挑选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这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也是引导小学生树立美术观念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挑选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得考虑小学生的欣赏喜好。教师还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喜好适当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小学生欣赏到具有童趣的美术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小学生的现有作品中挑选一些欣赏对象,不但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精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动手意识。美术课不仅仅是欣赏,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动手画。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与动手实践有效结合,才有利于学生美术创作,使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特色。

2.通过废物改造利用来锻炼自己

工艺美术课就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实际接触,动脑动手,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类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耐心,细致,培养学生有计划的良好习惯。比如,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废弃的饮料瓶,各类废纸等作为工艺美术制作的材料,饮料瓶可以让大家自己设计成可利用物品,各类废纸也让学生动脑筋加工成可利用的材料,可以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或者卡通造型作为创作内容,这样,围绕小学生的兴趣展开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乐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

三、教授操作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要获得相应的效果,就要科学地进行任务设置,也就是说,不能给学生教授过难的操作技巧,要在教授基础手工操作方法的前提下,清楚小学生能够适应的难度范围。将操作按照难度级别进行逐步教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合作解决问题,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逐步掌握制作技巧,这也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关键。此外,一定要明确任务目标,不能把小学生等同于成人来看待,他们不可能非常清楚的去规划自己课堂要学到的知识,也不会有相应的目标,因此,老师就要帮助学生规划好课堂要学习的基本操作技巧,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方法。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能总是让他们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老师还应该带一点点强制性的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有计划地通过教学操作技巧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可以让学生先在上课之前自己用橡胶泥捏一把伞,自己用小剪刀在家长的监护下剪一个三角形、圆形、椭圆形之类的东西,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按照学生已经做成的成品样式对其进行操作和加工,使其变换成不同的样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还能够刺激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对每一个手工作品都形成探究和改进的创新精神。

四、采用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动手

多元化是评价新课标的基本标准。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的内容尽量设置的丰富多彩。因此,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制作知识,坚持自主实践,就要建立丰富多彩的评价机制。小学生正是对自己的尊严看的较为重的时候,教师通过布置相应的任务,然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积极的评价,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例如一个任务完成的好会有什么奖励机制,两个任务完成的好会有什么奖励机制,依据学生完成相关任务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评价,这是促进学生学习手工操作技巧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给予学生太多负面的评价,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评价机制也不能太单一,不能只就一项内容进行评价,完成相关任务的质量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完成过程中的细心情况也可以作为另外一项评价标准,和同学之间有没有进行有效地合作也可以作为一项评价的标准。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

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以及形象思维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文理导航,2015(24):95-95.

[2]张文芝.学生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16(4):188-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