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指导团队建设研究

2018-01-25 17:05王晶华韩晓雨陈肖东
科教导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

王晶华 韩晓雨 陈肖东

摘 要 文章以开展学业指导的意义引题,模拟构建了大学生学业指导团队,探讨了由辅导员、导师、学部(学院)学业指导员、朋辈伴读员、企业专家组等组成的队伍,如何落实学业支持、学业预警、学业规划等工作内涵,初步构建了专兼职结合、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密切配合、教师与学生亲密协作,社会和家庭多维度支持,现场教学和远程教育手段互为补充的全员参与、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业指导格局。

关键词 学业指导 团队 建设 朋辈辅导

Abstract The paper started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academic guidance, and simul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guidance team for college students composed by counselor, tutor, faculty (college) academic instructor, peer companion and enterprise expert group, and next, discussed how to make academic support, early academic warning, and academic planning workable. High particip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cademic guidance pattern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which covered the combination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the close collaboration of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e intimate collabor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multi-dimensional support of society and family and the complement of on-site teach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Keywords academic guidance; team; construction; Peer counselling

美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经过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的学生,人生目标不仅清晰科学,而且积极进取,其中大多数人发展成了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大学生学业指导是教育者帮助大学生较好完成学业、完善素质、提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的规划与指导,旨在建立对其学习态度、学业完成进展进行督导以及思想认识、心理困惑、日常情绪进行疏导的体系,帮助大学生个体在其独特的能力、兴趣基础上认识和理解自身特点,提升自我概念,直至探索和开发自身潜能,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从而有利于就业能力的提高和就业后发展能力的提高。

1 开展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意义

(1)培养精英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卓有成效地开展学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培养精英人才的前提,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学业指导工作受社会环境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必须针对变化的外部条件,不断深入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做到未雨绸缪。建设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恰恰是顺应新的形势,选择构建的有效载体。

(2)解决90后大学生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90后大学生有其特定的成长背景: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思潮影响,以及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都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烙印。有调查显示,高校中50%以上的学生对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存在困惑;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下降、逃课、沉迷网络等影响学业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学业深造、综合素质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大学生期待有更多的學业与发展的指导。

(3)“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落实。班级管理针对群体,而大学生学业指导直接针对个体。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在主客体间沟通情感、增进知识、加强协作。贯穿学习过程的跟踪指导,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不足,把握出现问题的关键时期,预知带来的后果,尽早找出原因,尽早进行干预和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出现例如降级、退学等无法挽回的严重问题。

2 大学生学业指导团队的组建

在国际领域,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学业指导开展时间早,形式多种多样,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内在学业指导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机构和设置等方面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国内学业指导中心基本按照学业指导个性化、教育对象大众化、教育目标精英化的方针开展工作,一般由学生处和教务处共同指导,由学生处重点管理,为副处级单位。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组织机构的架构一般有四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学校主管领导指导;第二层级为:学生处、教务处两部门共同管理;第三层级为: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主任,负责部门全面工作;第四层级为:兼职导师(按照不低于生师比1000:1的比例聘任)、专职教师(3人以上)、学部(学院)学业指导工作专员及朋辈伴读员(招募志愿者,若干)组成。

(1)学业指导中心部门负责人。学业指导中心聘任主任一人(副处级,归学生处长和教务处长共同领导)。一般由具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专职管理干部担任,最好具备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或国家心理咨询师等执业资格。主任人选一般应该在领导学风工作队伍、建立大学生学业指导有效性评估体系、改进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工作的方法等方面具备相关经验。

(2)学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学业指导中心除主任外须配备专职人员三人以上。专职人员的选拔应该有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专职辅导员工作经历。专职人员协助中心主任开展工作,承担行政和咨询的双重任务。endprint

(3)学部(学院)学业指导专员。在各学部(学院)设置专职学业指导工作专员1名(为正科级或享受正科级待遇),起到基层组织联络人的作用。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可考虑另增加专、兼职工作人员,组成学部(学院)基层学风指导组织。学部(学院)基层学风指导组织,负责学籍、选课、考试、成绩、转专业、分专业、保研、科研、竞赛等基础性的学业指导工作。

(4)学业指导中心兼职学业指导教师。学业指导中心按照不低于生师比1000:1的比例聘任兼职的学业指导教师,吸引有经验的教师加入到学业指导工作中。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兼职的学业指导教师应主要由优秀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两大体系组成,发挥辅导员管理技巧和专业教师专业知识两个优势。

(5)学业指导中心朋辈伴读员。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可以广泛招募朋辈伴读员团队,加入到学业指导队伍中来,发挥朋辈亲和力强、覆盖面广等优势,拓展学业辅导的广度。该群体由在校学生志愿者经培训后组成。一般包括朋辈指导、新生朋辈伴读、留学生朋辈伴读、考试辅导等。

3 大学生学业指导团队的分工与协作

(1)学业指导中心主任负责学业指导的全面工作。学业指导中心主任是学业指导团队的核心,他对中心的全面工作进行指导和统筹。他的基本职能是: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业需求,通过协调师资力量,搭建沟通桥梁,设置专业及通识教育科目,开展学涯规划,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学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主要负责建设学业支持系统。中心的专职人员负责为人才成长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学校关于学业指导的宗旨和理念,利用名师讲堂、优秀校友报告会等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号召班级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倾听学生在学业发展上存在的困惑和建议;开展“学业之星”评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努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优秀品质;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让良好的教风带动和促进学风建设等。

(3)学部(学院)学业指导专员主要负责学业预警系统。学部(学院)学业指导专员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加强督促、提醒等后续工作。学业预警可参考不及格门数、学分修读情况、旷课情况等,评判预警程度,可以采用三级(轻度、中度、重度)预警机制。学业轻度预警群体,开展集体谈话;学业中度预警群体,开展个体谈话;学业重度预警群体,除开展跟踪式个体谈话外,要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学业指导专员与学生的所有谈话要做好谈话纪录。

(4)学业指导中心兼职学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业规划。学业指导中心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具体职责是:引导学生认识专业、热爱专业;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让学生明确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业重点;营造通过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良好氛围;针对后进生实行“春雨计划”谈心工作;抓好毕业生“学业收口”工作;同时,渗透学习诚信教育。

4 打造全员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业指导格局

学业指导团队应该是一个专兼职结合、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密切配合、教师与学生亲密协作、得到社会和家庭多维度支持,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和远程教育手段的充满战斗力的团队。

(1)建立辅导员体系。辅导员处于学生培养的最前沿,应该作为大学生学业规划与指导工作的主力。该群体应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互动,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2)建立导师体系。大学生学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专业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学业指导教师才可以在学习方法指导、科研探索指导、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工作。

(3)师生协作。学校招募的学业指导中心朋辈伴读员除做好学习辅导外,还可以辅助教师,投身于导向性的学风建设讨论中。

(4)校外合作。把企业的专家纳入到导师體系中来,邀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授课和指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行业前沿和生产实际,使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学到真才实学。同时,学业指导中心要选取、推荐优质的远程和开放教育网络,弥补学校教学资源中存在的不足。

5 大学生学业指导团队发展的保障机制与经费来源

(1)队伍建设。按照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建设一支学业指导工作队伍。队伍人员包括学业指导中心专兼职教师、学部(学院)学业指导专员、专兼职学业指导师。学校应为学业指导队伍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以提高工作理论水平、增强工作绩效。学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可参考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在职称和职级评定上享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2)评比表彰。学校每年评选学业指导工作优秀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资奖励,典型人物向上级申报优秀称号,兼职教师评优获奖后工作量加分提高。

(3)经费来源。学校应对学业指导中心建设专项拨款,加大对学业指导工作的投入。支持的经费投入应不低于心理中心的经费投入,并应逐年增加,学部(学院)对学业指导工作也要有相关的配套经费。

总之,通过学业指导中心系统有效的工作,可以进一步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学科底蕴与专业优势,提高和改善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优化学习效果,使“优良学风强化工程”上层次、出实效。

参考文献

[1] 温多红,姚苗苗.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国际借鉴及目标有效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2] 杨耀稳.大学生学业规划与指导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第27期(总第703 期),171.

[3] 董元,白春乐.大学生学业规划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