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萍
(太原市阳曲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山西 阳曲 030100)
推进文明新风培育、农业生产发展、生态文化传承以及居住环境改善等是美丽乡村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促进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与新工程,所以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在推广美丽乡村建设之后,构建出了成千上万个典型,为我们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并使得农村面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在对美丽乡村予以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问题,体现出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不足,妨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式,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进行。
乡村建设是在政府的大力推行下而得以完善的。就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政府干预极其正常,如果政府盲目或过度的去进行干预,势必会和现实需求相脱离,并使得美丽乡村建设得不到有效的落实[1]。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有较多的方面均是由政府单独决策的,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积极性,甚至于出现部分地区为了能够迎合政府所提出的需求,强行的去适应,使得一些项目实施品质不高,并造成大量的资金被浪费。同时,还存在为了能够快速的交工,强拆乱拆,制造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严重时还会对文化遗产房屋造成损坏。
美丽乡村与扶贫开发属于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两个重点。其中,美丽乡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和传统乡村建设相比之下,美丽乡村在内涵方面实现了新的拓展[2]。在实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需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作为基础,来促进乡村样貌、文化品位以及精神生活等相关方面的丰富与提升。美丽乡村属于榜样与示范,在对其予以建设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这样才可以建设出能够为农村发展指明方面的典型,利用千村示范以及万村整治等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迅速发展。其次,扶贫开发则属于兜底,即利用政府扶持以及经济援助等,来对落后乡村予以整治,使之能够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人们通常会将美丽乡村与扶贫开发一概而论,所以在对美丽乡村予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其与扶贫开发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农村污染日益加重,使得居住环境大不如前,尤其是在污水排放以及垃圾处理等相关方面,有关部门需要给予这一方面更多的重视。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在垃圾收集比方面不超过30%,40%以上的农村垃圾随意丢弃的情况较为严重[3];在污水处理方面则仅有极少部分会被处理,大多数生活用水并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了河流之中,再加上部分工业建设所排放出来的污水等,让农村环境问题越发的严峻。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了癌症村等,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若不对这些问题予以有效的解决,会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等带来较大的影响,并且,美丽乡村建设也会成为难以实现的梦想。
政府引导是促进魅力乡村建设的主要保障。因此,政府需要对自身所具备的服务作用予以全面的发挥,建立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力以及群众主体的推进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来对社会资本予以引入,以此来激发农户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其一,调动农民创业的热情。在农村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等来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构建农民合作组织以此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建立并完善风险共担、统一管理与销售以及利益共享的经营体系,使农户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业中来,让其逐渐成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二,加强农户参与管理的义务与权力观念。构建环境保洁以及村庄基础建设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对不注重环境保护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进行处罚,以此来让农户能够形成“美丽乡村人人护”的基本意识;其三,构建“外引内蓄”机制。运用项目、贴息以及税收引导等,来支持与鼓励社会资本注入,这样能够在降低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增强美丽乡村各个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美丽乡村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但未形成固定的格式,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及管理民主是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五个方面。其中,生产发展属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部分,属于实现其它目标的物质基础。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就像是修建一座高楼,经济则为高楼的基础。若基础不稳固,那么高楼就得不到保障;生活宽裕属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同时其也是对农村建设工作进行衡量的尺度。因为只有农民收入增高,衣食住行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够取得实效;乡风文明能够体现出农民的整体素质,其属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想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完整性与全面性,需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道德、思想以及文化水平,构建家庭和睦、稳定和谐以及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确保体育、教育、卫生以及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村容整洁展现着农村新貌,同时也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美丽乡村,应为脏乱差等得到有效治理以及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管理民主则属于美丽乡村建设在政治方面的基本保障,其主要是对农民群众所具备的政治权利予以维护。因为只有确保农村基层民主,并对村民自治制度予以不断的完善,让农民群众能够当家做主,才可以有效的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
农村的旅游、经济以及农业发展均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若没有对环境污染予以有效的治理,那么所产生的后果极其严重,例如癌症村等。现阶段,相关研究机构通过各个方面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产生原因予以了探究,但并未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因此,需立足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如当地环境的自我净化以及承载能力等。以此来有针对性的增强环境治理工作,避免污染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同时,还需对当地环境监管机制予以完善,将环境保护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进而从根源上防止环境污染的出现,并和相关部门积极联合,共同管理与监督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发展。
致富、发展以及健康属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宗旨,重点在于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增强农村创业的活力,进而推动当地农民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创建出和谐、宜居以及富裕的生活环境。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需适当的创新,不断对资源利用、城乡发展以及科学一体化等形式予以完善。同时,根据当地人口与耕地关系等,对土地产权以及户籍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转变基层治理形式。其中,在资源利用形式方面,需增强对当地废置土地的改革与清理,确保配置的合理性;在城乡发展形式方面,需将城镇与农村发展结合起来,调动当地创业热情,推动多种发展形式高效、稳定的进行;在科学一体化管理形式方面,需创造多种条件,让农民能够掌握土地流转权,进而让其生活得到保障。同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来让城市与相处形成平等互利的一体化关系。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除了能够对乡村环境予以改善之外,还有利于当地生产发展,提高农村收入,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现阶段,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与当地人民联合起来,探寻有效的方式来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确保农村能够紧跟现代化发展的潮流,成为适宜居住、美丽富饶的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