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静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铸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就要求我们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贴合社会发展的新行业、新部门、新职业将大量产生,这对应用型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与时俱进,贴近社会生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而21世纪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创新创业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任何行业都在思索着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有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不然只能为社会所淘汰。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所带来的阵痛,就业形势显得越来越严峻。2017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17日发布数据,今年1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4.8%和4.9%,其中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15%。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增加就业职位,扩大就业面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既能缓解就业压力,也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创业培养简单的来讲就是培养具有创业潜在可能的人,或者说通过教育提升创业潜能,一般包括对个人专业技能、冒险精神、社会交流、组织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培养。创新培养则是旨在培养个人对新方法、新理论、新思维、新模式的探究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于旧事物中发现符合时代社会发展的新事物。所以创新和创业往往是密不可分,创新带来创业,使得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服务社会。创业促进创新,为创新提供动力。
所以到底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首先我们应该立足于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只有熟练的掌握好已有的知识、理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才有能力对其进行改进进行钻研,其次要把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中去,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善于留意和发现问题。最后其应该具备相当的社会阅历,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周边的积极力量,熟知创业的过程经历,具备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的能力。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事物。但是这种创造并不是凭空捏造,首先它是对旧事物的认可,肯定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那些阻碍事物发展的部分,我们要予以修正和改进用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体的来讲就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运用新技术、新思想、新设备,改进当今社会上存在缺陷的事物的过程。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社会过渡的出现是创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合我国国情,对于创新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短板,而恰恰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创新指导创业,创业助力创新。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
1.创新精神是创业人才必备精神
创新精神是不断创新的驱动力,其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对自然界事物的强烈探索欲、对于当前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天马行空的思维、精益求精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
具体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出改变的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在以往更像是一场已经知晓结果的演练,学生遵循固有的轨迹走到特定的终点。我们应该在其中加入更多的不确定性,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予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和发挥。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再予以展示科学研究第一线的成果,建立健全知识+能力全面提示的模式。
2.创新能力是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何谓创新能力?抽象的来说就是在旧的事物的基础上发现不符合发展需求的问题,并通过相关操作解决问题,产生更符合发展的新事物的能力。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要求,思想上对发散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上对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更加重视。当然其丰富内涵远不止这些,比如研究成果的展示能力、研产结合的转化能力等这些都属于创新能力的范畴。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相当量的理论知识,这部分知识中绝大部分是不存在创新空间的或者对创新的要求很高。而实践既是教育教学中的短板,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创新创业的契机。具体到实际操作中,主要是要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首先可以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各种手段完成某个课题再予以课堂展示,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增添相当量的实践课程,比如企业实习、教学实习,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并学会自己解决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良好的校园氛围必不可少。学校各种组织可以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以奖励创新创业的学子,设立相关的奖学金、开展相关的立项活动、举办各个层级的创新创业大赛、举行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文化宣传,让学生处在这样一个创新创业蔚然成风的环境中。
产学研创并不是我国特色,全世界最为经典的产学研创结合的例子是美国硅谷。硅谷这一高科技事业云集区的发展与斯坦福大学产学研结合策略息息相关。被斯坦福大学视若珍宝的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作为当时独一无二的高新技术园区从成立之初就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服务于创新创业者,以几乎免费的价格为一些处于创业起步阶段、但是极具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办公条件以及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包括现在闻名世界的惠普、瓦里安等跨国公司都曾受惠于此。斯坦福大学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精尖技术人才之前架起了一座桥梁,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汇集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本身的学生老师作为创业者或者技术人才也纷纷加入到企业当中,形成了一种校企联动的模式。随着硅谷的发展,渡过起步阶段的各个公司以校企共建、企业捐赠等方式大力回馈斯坦福大学,使得斯坦福大学拥有更充沛的资金和更广泛的资源用以全面发展,攻克更高层面技术难题。这种良性的共生发展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大学加入其中,包括加州理工大学等,开拓了全面产学研结合的局面,成就了今天的硅谷。我国产学研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家的重视迅猛发展,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寻求产学研结合的契机。
对于应用型院校来讲,产学研创更显重要。应用型院校是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紧密贴合企业单位用人需求,产学结合是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紧缺的技术人才,助力企业发展,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社会、创业的认识。为优秀人才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具体操作而言,首先学校要掌握主动,全面的审视和评价自身,明晰自身与企业的结合点与结合优势。以学校之长补企业之短,以企业之长补学校之短。主动出击,联系各个关联企业,调动校友、政府资源,为企业的发展、落户、安家筑好巢、打好基。在联系已有企业的同时,大力促进本校人才创新创业。对于有想法、有规划、有成果、有技术的团队和个人可以力所能及的予以帮助,比如前期的办公场所、必要的启动资金、适当的技术支持。让真正有能力创新创业的人才脱颖而出,并且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让创新创业落地生根。当然这些只是笔者的一点浅见,但是创新创业作为当今社会时代潮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本身就具备先天优势的情况下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抓发展的契机,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