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敏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青年社会组织如若只为了长久发展一味追求社会的认可,不能摒弃浮躁的“功利”心态,致使对自身的定位出现偏差,不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那么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组织自身乃至整个公益领域公信力的损害。“助人自助”以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来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这是青年社会组织原则和宗旨,这要求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必须要具有更加积极、平和、感恩的心态。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赋予青年社会组织于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的同时,这个喧嚣的尘世也正因为社会公益之心、慈善之爱的纯真而散发温情,“美丽中国”的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也因此让公众更加充满期待。
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要在深化认识、端正态度上狠下功夫。不仅要对组织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有着清晰的认识,而且要厘清组织使命、确定组织战略,正本清源、破解难题,不断调整、摆正位置。同时更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观:协助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社会全民共治的潜力;协助政府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将社会改革的红利落实到基层,“分发”到人民群众的手上。此外,积极推进遵循党团引领与群众需求相结合,专业发展与规范标准相结合,问题导向和能力提升相结合,以“零距离”的社会融入和“零障碍”的民心服务为出发点,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优化好专业提升与社会融入的联动配置问题。
青年社会组织的事业始于情怀与梦想,成于责任与能力。毋庸赘言,青年社会组织的能力决定了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长度和宽度,能力的建设要回到初心、立足于行动,以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的行动作为来证明自己。与此同时,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特点,这要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的专业性比任何时期都要更加突出,尽管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决定了青年社会组织本该就是一个群英荟萃各类人才济济的地方,但目前人才的匮乏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突出问题,而且在人才培育当中,有情怀、有激情、有梦想的“领头雁”是队伍建设做专、做强,项目做精、做细的关键。因此,在不断吸纳专业人才进入的同时,也要善于在工作中发掘与培养青年骨干社工,重点着手于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团队的升级打造。
“打铁还需自身硬”善于融入社会、快速融入社会是有效参与公益市场竞争的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社工职责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提高政策理论业务水平是提升沟通协调能力的关键。要善于整合跨界资源,主动加强与党团、社区、街道、其他青年社会组织的常态交流、互动学习。以求能以多视角、多维度把准当前工作问题,解决长久发展难题,实现工作思想和发展观念的转变。
杜绝诸如服务缺乏针对性、服务手法粗糙等“低级错误”的层出不穷,青年社会组织要坚持学习、自主创新,完成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项目的打造升级。这不仅离不开专业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与配备,更是对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必须要具有长远的谋划能力,站位要高,格局要大,视野要宽,不断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精准把握当前国家发展利好形势,把准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脉搏,学习社会工作的新知识,了解青年社会组织的新挑战。虽然从1到N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但是实现0到1的突破,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成长的核心要义。因此,青年社会组织需要完成一次团队的整体“沉潜”,而“沉潜”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飞跃,团队的“沉潜”其实就是一次深度修炼和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一次不断学习的与时俱进和持之以恒的知识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唯有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同心协力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为创新创造力的激发夯实基础。
综上,青年社会组织必须明确组织自身与社会主要关系的定位是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要义。要充分地认识到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共青团。除了我们党和政府之外,只有共青团能义不容辞帮助、指导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只有共青团有能力推动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