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五看”教材

2018-01-25 22:47四川李江涛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8年4期
关键词:真题本题生物学

四川 李江涛

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都会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回归基础、阅读中学生物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上面。准确地“看”教材,对于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效率至关重要。但怎么“看”教材效率才高呢?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来制定,而《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又是以教材为载体来体现的,所以“看”懂教材,才能找准备考方向。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高考真题的深入剖析,以及对学生学情的全面分析,总结出高三生物复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五看”生物学教材的原则,以便更加理性、高效地阅读教材,提高复习和备考的效率。

1.“看”核心概念和原理

核心概念和原理在教材中用黑体字排印,是学生能力培养的载体。其内涵与外延则使用宋体字排印在后面,往往成为容易遗漏的部分,是复习时应关注的重点。

对照《考试说明》中标为Ⅱ级(即理解应用级别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知识内容,需对照教材描述其内涵与外延。复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梳理、提炼相关笔记,以便考前及时再现。在处理模拟试题时,让学生准确、快速地细化每个题目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跟踪到教材的具体出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找出核心概念和原理所涵盖的考点,实现在新情景下对概念和原理的迁移运用。

【真题再现】(2015年,全国卷Ⅰ,第2题)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所有选项的知识点都来自于教材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关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教材中的文字描述。这样,学生解答这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时就容易多了。

2.“看”技能训练和拓展

教材中各个章节配有技能训练和思维拓展,旨在训练学生进行更深入、广泛地思考与拓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逻辑推理等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笔者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后发现能力考查是重难点。看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和拓展,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定律、理论、过程来分析,写出推理和思维过程。特别注意在高考试题中以非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能力的代谢、调节、生态、遗传几个模块。复习时,教师需要把技能训练和思维拓展进一步优化再现,让学生独立分析并反复推理,用科学严谨的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

【真题再现】(2017年,全国卷Ⅲ,第4题)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的素材来自于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5页旁栏思考题: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如果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关注旁栏的思考探讨,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回答,那么解决此题就变得简单了。

3.“看”资料分析和探讨

教材中以楷体字排印的文字,包括经典生物学实验、生物科学的新进展、目前生物学的热点和关注点、STS教育,兼顾了学生对深层次生物学知识的需求。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高考突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研究《考试大纲》变化后发现把以往要求“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改为了“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即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和探讨也可作为试题中的信息材料呈现在试题中。复习时,不要局限于某一章节,可以把有联系的章节重新编排组合后再现,引导学生获取、处理、分析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

【真题再现】(2015年,全国卷Ⅰ,第5题)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的素材来自于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69页的资料分析——“中心法则的发展”。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并不重视资料分析里面的问题,导致从审题一直到做出选择时思维都比较混乱。如果在复习过程中,对教材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理解,在解答此题时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4.“看”图形、表格和模型

教材中的图、表及模型等,既能作为理解知识的“钥匙”,把难以理解或难以用文字描述的知识形象、生动、直观、准确地表达出来;又能作为运用知识的“钥匙”,突破知识瓶颈,开启新情境下对知识的迁移和延伸。

高考试题中检测学生素养的最好形式,就是让学生用图、表、模型等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知识。分析高考试题后发现,试卷中的图、表、模型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教材。复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表、模型包含的相关知识,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建构模型、图、表的能力。

【真题再现】(2017年,全国卷Ⅲ,第3题)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试题分析】通过调查学生对本题的作答情况发现,本题的得分率相当低,究其原因是学生对A选项所考查的知识不清楚。关于类胡萝卜素是否吸收红光的问题,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99页的文字叙述是这样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学生理解成主要吸收蓝紫光,也可少量吸收红光。但是通过观察这段文字下面的图5-10可以发现,类胡萝卜素在525 nm的波长后就不吸收光了,也就是说类胡萝卜素并没有吸收红光。也有很多学生对D选项的叶绿素能否吸收640~660 nm的光不清楚。说明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图形并没有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导致此题的错误率极高。

5.“看”实验探究和调查

教材中编排了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实验、探究和调查,用方框的形式单独安排在相关章节的最后,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实践能力。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复习时,教师可以做几个专题进行巩固,鼓励学生写出体会和总结,找到遗漏点和易错点。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单独命制试题,进行反馈训练。

【真题再现】(2017年,全国卷Ⅲ,第5题)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的各个选项均来自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61页:“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重点关注调查方法的类型,但对于具体的操作过程,由于缺少真正的实验,所以并不重视。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看实验探究及调查的具体过程,那么在高考中就能够轻松应对这类试题。

总之,高三复习中“看”教材尤为重要。教师在注重对学生能力提升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不能把教材丢在一边不闻不问,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理解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只有学生对教材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学生的能力才能大幅度地上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五看”原则阅读教材,相信一定能在短暂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备考能力。

猜你喜欢
真题本题生物学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篇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今天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