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诚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两免一补”是一项资助政策。主要资助对象是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其主要做法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并且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就目前来看,农村和城市在教育水平上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偏远的山区,营养餐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很多农村的孩子在学习上得到了国家的资助。因没钱而辍学的基本没有。据统计,我国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勇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着力破解“乡村弱”和“城镇挤”的两个难题。然而在城市的郊区,大多数失地农民被变成了城镇户口。对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供孩子读书也要承担很大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全国政协委员李东福也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分析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社会实际。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统一,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深化国家财政税务的相关制度改革,推动实现城镇和农村就义务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差距缩小化,促进农村学生的合理流动,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2、可以全面推动精准资助,使教育资金逐渐多元化。由于财政进行转移支付,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的出台有利于减轻农民工带子女外出打工的经济负担。可以降低自己有活干但孩子却读不上书的概率。
3、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的统一,将会使大批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进城读书,他们因此也将会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这有利于留守儿童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而不至于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
就当前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基础设施上还存在差距。城镇的硬件设施相对齐全,经济稍微好点的农村家长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城乡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政策统一。可以加速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来分析,具有以下社会价值:
1、这有利于推动教育部对教育改革的统筹,从而优化我国城乡的教育布局,提高城乡的教育工作效率。
2、按不同的地区教育进行分类,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对均等化,可以使教育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享受同样的政策福利,教育经费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到哪儿教育经费到哪儿,这可以使1300多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可以更安心地上学,享受平等的待遇。保障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
4、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励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农村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健全城市农村发展一体化机制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解决了教育的农民生存问题,同时也消除了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顾虑。
教育是民生之本,义务教育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城乡两免一补政策的统一。其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利于实现城市和农村在义务教育上有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相对平等。缩小城镇儿童和农村儿童受教育的不平等化。
2、加强了城市和农村在教育方面的联系,形成新型的城乡义务教育的教育关系。有利于其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均衡发展。
3、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快速发展。缩小农村城市人才培养的差距,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4、如果农村和城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对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也具有很强借鉴意义。
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的统一,就城镇和农村来说,都有很大的必要性。虽然其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在这个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阻力。但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逐步去解决,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