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一帆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文化“是人类实践过程中制造、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和其相合适的组织构成和制度”。高校文化是高校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沉淀、本身的发展和来源于外部的作用而日积月累塑造的一种独立的文化样态,是高校积累和生成的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高校制度文化和高校环境文化的组合体,是文化宝库中一种深刻、高境界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继承性和前瞻性,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服务的本质所在。
大学文化对于高校师生行为的规范,主要是通过学校的物质载体和开展的文化活动所体现出来的。高校的文化氛围、校园舆论等都会对于学生产生一种隐性影响。
当前是新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学生面对当代环境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感染。大量繁杂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鱼龙混杂,考验着高校文化育人的大氛围。从而,逐渐对大学生健康向上三观带来许多不利的诱导。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在漫长的人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媒介时代所产生的工具主义倾向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产生不良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特殊性。实际上,一方面有广泛的思想政治理论发展方面的需求,把握意识形态主流社会道德规范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更加着眼实际,主要是关注确定的、直观的、链接到现实场景的事物,务实的指向更加明确。他们渴望全面发展的目的性更加强烈。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在文化育人的思想引领方面,牢抓主线。文化育人内容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等关键词,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庄严内涵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组织专题活动召开座谈会形式,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团组织的各项会议精神。同时,学院坚持服务学生,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学院团委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贴近学生实际的文化活动,充分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特长得到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生成人成才。高校文化育人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将文化育人内容与校歌、校训“厚德启智,精艺尚美”相结合,寓意学生要以宽厚的道德,以深厚的德泽修身立业利物。同时,坚持开展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和以学生为本的第二课堂素质展示活动。通过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素质展示平台,2013、2014、2015年连续三年,代表陕西高校参加教育部思政司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获得了西北地区网络票选第一,西北赛区前三强上海总决赛全国24强的不俗成绩。启发学生踊跃投入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艺术、技能活动中,陶冶情操,展示自我,增强团队意识,提升自身素质,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高校的文化育人要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教学与美化校园人文环境,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凝聚;举办形式多样的格调高雅的学生文化活动对形成良好的的校风、教风、学风和高规格的校园教育制度体系。学院文化育人方面,第一构建课堂教学体系,开设了《传统文化》《大学生创业创新》等课程,举办“白鹿·艺术人生大讲堂”,不断丰富文化育人的载体。第二,积极开展文化育人新途径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关注大学生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全院现社团8个,社团人数200人、举办各类艺术文化活动超过30场次。合作单位和周边实训基地5个。持续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的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创文、节庆会展、社区劳动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5个,累计志愿服务500人次,服务时数5000小时。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实习实训,内设秦腔演出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4个校内实训基地及演出团;在校外,建有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乐团、华清池“长恨歌”艺术团等为代表的38个实习就业基地。通过实地教学,传递给大学生,进而实现文化的代代传承,同时在传播道德文化、政治与法制的同时,达到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变革、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在当代抓住契机,提高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