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殊
(湖北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多元文化的社会在快速地向前发展,每一个群体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每个群体都有一个特定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当中存在着一些差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受众群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在短时间内可以消解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的机构正确的决定取舍问题。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都存在着多元化价值,我国社会已经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多元化,在多元化发展过程当中,人们经常会出现一些价值意识冲突。在许多冲突之间有效地处理价值的取舍问题,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所处环境的特点。大学生生活在多元文化价值的社会当中,很容易迷失道德的判断力和认知力,需要学校和教育机构逐渐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中,多元文化会给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价值标准,在正常的取舍过程当中很难有一个标准价值观。每种文化其实都是历史的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其中所涉及到的价值观会有所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待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各种言论和行为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他们无法去选定一个标准的价值评判去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处于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矛盾点。大学生缺乏对于世界文化的判断和认同,同时也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的选择能力,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选择取舍,他们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当中很难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多元文化会导致价值之间出现冲突,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思想观念是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进行选择,由于困惑和迷茫很容易产生信仰危机。
主导性和多样性是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主要原则,教育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所以一定要遵循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个思政教育当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线所决定的。如果违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对性质进行了改变,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偏离了培养的目标。坚持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性,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高校思想观念教育体系当中,集体主义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整个教育都是在围绕着人民服务的问题进行展开。
在西方哲学当中,对话具有非常广泛的哲学意义,双方在相互沟通的过程当中对彼此有了一个了解,在对话过程当中对自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话也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式。教育从对抗转向对话,首先就是尊重主体意识的一个表现,充分的给予大学生比较宽松的人性理解空间,在融入自身情感的过程当中,还要遵循相关的教育原则。德育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和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背离道德情感,采取就事论事的讨论方法。引导大学生处理生活当中的一些道德问题,积极的教导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选择。
为德育工作创造比较良好的氛围,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开展文化工程。在特定的校园生活环境当中,学校当中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影响着校园当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发展,校园文化的教育特征就是非强制的,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激发,逐渐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人格。在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中,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年学生的身心接受熏陶,情操、气质、审美趣味乃至举止都将不断受到影响,并逐渐成为习惯,直至将种种美好的品行内化。
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在西方文化巨大的冲击之下,需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都存在着多元化价值,人们经常会出现一些价值意识冲突,很容易迷失道德的判断力和认知力,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待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
参考文献:
[1]沈晓慧.浅析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科技展望,2015,25(13):287.
[2]张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3]张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