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科学性质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思想政治课是系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的本真就是要激活学生研究品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既能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真理、普遍质疑、开拓创新、理性分析、辩证思维等多方面的科学素养。笔者在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做了大量的尝试,获得了一些感悟,管窥一斑,以抛砖引玉。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具备了足量的知识“源头”,才会有科学的“活水”。科学知识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基础,根深才能叶茂,树壮才能果稠。
比如,我在讲真理的条件性时设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我又问:“一定是180°?”这时很多学生才开始思考,有位学生说:“在欧式几何中三角形是180°。”我马上给予肯定。接着我讲到,在罗氏几何中,内角和小于180°,而在黎曼几何中,内角和大于180°。可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要成为真理,是有条件的。我随即总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失去了基础知识,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政治学科需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
辩证唯物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任何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等都要用客观的、求实的态度去探索本质、寻求真理。
比如,我在讲实践时,用了《有趣的输血史》这一经典案例。历史上第一次输血是1665年,英国医生劳温将健康狗的血输到一条大量失血的狗体内获得成功。第一次给人体输血是1667年6月15日,法国医生丹尼斯将一只羔羊的血输入一个15岁的男孩体内获得成功。这样的试验一共做了四例都成功了,但第五例时病人出现严重反应导致死亡,此后输血试验中止了150年。第一例用人血输入人体的试验是在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鲁丹成功地将人血输给了人。真正进入正常的实用输血是在1900年,在这一年发现了血型并研制了抗凝剂,从而使输血事业走上正轨。我随即发问:“读了《有趣的输血史》,你有什么感悟?能体现什么哲理?”在学生交流讨论之后,得出实践的特征、实践决定认识、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等相关原理;同时我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创新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教学中运用辩证的思想,对任何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等都要进行研究,摸清与周围的联系、认识运动变化、捕捉事物的现象,弄清事物的性质、透析事物的本质、探究发展的原因、抓住问题的重点、推动事物的前进。指导学生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形成完整的、全面的、科学的、准确的、前瞻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在讲解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时,告诉学生需要批判性思维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从传统文化自身看,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先进的、健康的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传统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从时代的需要看,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就能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秉承着“实践——认识——实践”“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的原则,从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现象、事件中寻找依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抽象出学科的理论、思想、原理、观点,又用这些理论指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来达到事理融合,知行合一。
比如,我在讲价值观时,抛出时下热点话题:有人杜撰历史、妄议中央、质疑英雄、曲解专家、抹杀改革成果、否定建设功绩等。按“罗列现象——分析成因——透析本质——批判纠正——探究措施”这一流程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关照历史、直面现实、全面解读、事理结合、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透析本质、明辨是非、做出取舍。
政治课通过感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体的问题,指导学生以特定的社会身份,在特定的情境下,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识别、确认、理解,树立正确的观点,引领学生认识、适应、融入、参与社会生活,分析和解决问题。
比如,经济模块主抓“国家、企业、个人”等主体;政治模块主抓“党、政府、人大、公民”等主体;文化模块主抓“国家、企业、个人”等主体。
培养科学精神,政治学科通常采取“课前——课中——课后”这一基本教学流程。
教师课前可基于学情,结合教学内容,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学生可分组,通过走访基层、上网搜集资料、体验感悟、合作探究,形成初步认识。课中学生通过整理提炼、专题汇报、开展互动辩论展示成果,老师及时做评价总结,学生升华。课后老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做到事理结合。
现在很多学生无法将政治学科课本知识应用到现实中,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教学缺乏情景。所以在教学中策划创设特定有效情景,并巧设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设身处地、身临其境,萌生求知欲望,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探究。
比如,我在讲《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时,播放《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下煤窑电视片段,设置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像孙少平这样下煤窑的知识青年是个案吗?如果是你,你会下煤窑吗?如果把孙少平放在衣食无忧的现在,放在咱们班,他还会下煤窑吗?”让学生“感悟情境——思考问题——探究本质——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郭沫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晴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科学精神的培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起于兴趣,重于体验,在互动中生成,在升华中获知。
比如,我在讲《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先让学生自愿分组,分别代表共产党、民盟、民建、民进、台盟、无党派人士,各自叙述在救国救民的奋斗历程中重要的会议、事件并概述各自所代表的党派对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各小组课前走访党组织、上网搜集、分类整理历史事实,课中派代表激情演讲,让所有学生做出评判。大家以史实为依据,在分角色体验互动中自然而然就达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等共同的论断。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的思辨精神,在锻炼中提升了学生的理性认同。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高考通常用典型的试题,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感悟、升华科学精神。
比如,(2017·全国卷Ⅰ·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题考查了考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形成蕴含于基础知识之中、还需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重视设问技巧、构建完备环节、增设逻辑推理、突出理性思辨。在教学各环节、在教育细微处,于润物无声中让学生反思升华,形成科学精神素养,达成健全人格,这是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新发展理念下我们广大教师的光荣使命,更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任务。让我们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教育方向,让我们不忘初心,担当责任、牢记使命,在教学教育实践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