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的重要背景。我们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的时候,指导思想就应该是在十九大上写进党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源自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可以说,习近平文艺思想源自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形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五年的非凡的历史性变革中。它植根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理所当然地要成为我们今天包括文艺评论在内的整个文艺事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简要地谈一点我粗浅的体会。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集中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那么,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主要是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历史,适应党的中心工作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折,石破天惊地发出了不要再提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当前的政治的著名判断。邓小平同志是辩证法大师,他接着又说,我这样讲不是减轻了文艺家们的社会责任,相反是加重了他们的责任。他说,归根到底,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之后,江泽民同志也是在文代会、作代会上重点阐述了弘扬主旋律与坚持多样化的统一。当时,对“主旋律”的理解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狭隘地理解,认为主旋律就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就是英模题材,其他都不是,这种理解造成了文艺单一化的趋向,甚至为文艺的公式化、概念化提供了土壤。另一种倾向就是泛化的理解,认为主旋律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这也不对。所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四个一切”的重要思想。他阐述清楚了:什么叫主旋律?主旋律主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贯穿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当中的精神,一种忠于时代、忠于人民的精神。他还表示,这包括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开创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使我们明确了什么叫主旋律。一切用诚实劳动,就抛开了那些尔虞我诈、损人利己,走正道去开创美好生活。直到今天,我们在美学研究里面有人提出人生美学论,或者提出生活美学论等,都是与此有历史的连带关系的。胡锦涛同志也是在文代会、作代会上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文艺的人民性的问题。他结合小平同志的“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强调必须在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实践当中创造人民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像毛泽东主席那样召开了文艺座谈会,2014年10月15日,他邀约了72位文艺界人士代表座谈。两年之后,2016年11月30日,他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长篇讲话。这两个讲话的关系是后者深化、丰富、发展前者,我们应该把这两个讲话对照起来学,加上学习他在世界儒学大会上的讲话、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会议上的讲话,一直到他在十九大上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所做的深入阐述。可以说,在这一系列的讲话里,形成了他完整的、科学的文艺思想。他针对新时代的具体条件,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乃至文艺与政治,与经济甚至与生态的关系。他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这一历史转折后,调整和明确了文艺与经济的关系,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从而有效地防止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当市场的奴隶。我认为,这是他的文艺思想的重要特点。我们这次长安论坛的题目“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跟第一届的题目“中华美学的当代表达”实际上也是一种延伸关系,是同一个主题的不断深化。所以,我相信我们的长安论坛也可以持之以恒办下去,并且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为我们都密切地结合着历史的发展、改革的深化,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课题。
我想特别具体说一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是针对新时代的特点有新提法的。毛泽东与习近平两位领袖在提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都喜欢用同一个成语来修饰它们,那就是“博大精深”。毛泽东在1938年讲,对中华历史和中华文化,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总结;习近平在世界儒学大会上字字铿锵地说,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人和传承者,他也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总结。两位领袖所见略同。毛泽东当年带领人民打江山,他喜欢说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用的是“批判”这个词,这是因为儒家文化主要是坐江山的文化,不是打江山的文化;到了习近平,他换了一个词叫“扬弃继承”。我们今天讲到艺术语言创新的时候,也要完整理解“两有”、“两相”和“两创”。“两有”就是对传统文化必须有区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扬弃是个哲学术语,跟批判不一样,是有区别的,我们要仔细去体会,习总书记强调要有扬弃的精神。“两有”之后,他接着又提出了“两相”: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两有”是一种区别原则,“两相”就是一种实践路径。我们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做到什么呢?就是要做到适应当代文化,并与现代社会协调。在“两有”、“两相”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两创”。否则,“创造性转化”是在什么基础上创造呢?是在什么条件下去实现创新呢?胡锦涛同志有一句话说,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最好的创新。
习主席的文艺思想里有一根红线:他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美学精神。最近,我学习了我很敬重的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陈先达先生的文章。他连续在《光明日报》上整版整版地写文章,阐述文化自信。陈先生的意见很明确: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的文艺思想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不要断了民族的文脉、民族的根。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信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同时要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下功夫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改造,完成“扬弃”这样一个哲学思维的转化过程。
第二,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我没见领导人用过“美学”这个词。当然,因为美学这个词是西方传来的,他们讲艺术就是艺术。但是到了习近平,大家知道,他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作为政治领袖,他还对中华美学的精神进行了深度的阐发,提出了三个讲求。中华美学精神讲求什么?第一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第二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第三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最后一句,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西方美学只强调知、情、意,而习总书记根据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里边提到的“知行合一”,加了个“行”。不久前,电视戏曲大赛“伶人王中王”邀请全国各戏曲剧种的领军人物同台竞技,结果,著名河南豫剧演员贾文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创造过焦裕禄的艺术形象,还有一部很有名的代表作叫《村官李天成》,拿过大奖的。这次他没带道具,全靠以虚代实的戏曲程式化动作表演,效果比原来用实物道具时更为绝妙。这让大家看到了中华戏曲美学的独特魅力——中华美学精神美在意象,形神兼备。而与之相反,恕我直言,有些抢了票房的电影不是如此,它们丢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魂,东施效颦,简单照搬西方的类型片,制造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刺激感,并以此冲淡乃至取代优秀艺术本应给人的思想启示和精神力量。看电影就是寻找感官刺激去?这么想不合适,这个题目要研究。我承认,文学是艺术的基础,文学语言的艺术创新是最为根本的,但是艺术行当里边,音乐语言、美术语言、戏曲语言、电影语言、电视剧语言的创新恐怕更需要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审美风范。这是个严峻的课题。我也赞成高建平老师文章里面说的,美学思维也要前进,它也有新东西要创生,死守是没有出息的,但继承也是重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概括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第一句话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突出的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句话就叫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第三句话就讲实践,讲立足中国当代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关于我们该如何实践、该创造什么,他用了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然后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边讲新民主主义文化时用的。在这里,习主席把新民主主义文化改成了社会主义文化,这就形成了“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这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那就是他落脚的最后一句话: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老师们、同学们请注意,我们过去历来都是把物质文明讲在前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结果这一次,十九大报告把精神文明前置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个新时代——它的“新”,用习近平的话来说,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只是说经济上的致富,而自强要靠什么?靠文化才能自强。所以习总书记一系列的重要讲话里面提出了一个命题,叫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着力于精神方面的。这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他的文艺思想是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的。十八大之后,2013年8月19日,他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把关于意识形态的治国理政方略完整提出的时候,就讲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反复强调要把它做好,要处理好它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能变的关系。他还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其中第一个“讲清楚”就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必须讲清楚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因而都有体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我们今天就是先要清楚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积淀,再来谈创新。我曾经说过,比如电影上,我们基本上丢掉了20世纪40年代前后,以《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乌鸦与麻雀》《十字街头》《小城之春》为代表的受左翼文艺运动影响的进步电影传统;也基本丢掉了共和国成立以来,尽管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但依然出现的以《青春之歌》《红旗谱》《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五朵金花》《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为代表的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共和国的人民电影传统;也冷落了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90年代兴起的以《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人到中年》《人生》《野山》《老井》为代表的、深化现实主义的具有反思意味的电影传统。某些电影走了一条对西方类型片邯郸学步、还没有学像的美国好莱坞式的发展道路。所以,联系实际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会看到他的话是有针对性的。他这段话是说,一些人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把到国外得奖当成最高目标,热衷于搞什么“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历史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绝对是没有前途的”是他的原话。因此,我们今天要聚集在这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语言的创新。虽然我已经离开文学界很多年了,但我最近看了很多舞台艺术作品,包括戏曲、话剧,也看了很多我这几年研究的影视方面的艺术作品,我是有这个底气讲这个话的:如果我们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会失去民族之根,让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强大不起来,不能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