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应用在影视表演课程

2018-01-25 13:18
黄河之声 2018年24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分组影视

李 鹏 飞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6)

蔡雅·高普兰发表,翻转课堂并用分组式学习模型比单独采用翻转课堂及传统教学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预习。[1]构建的分组式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仍基于「演绎人生」原则,让生活成为「演」的剧本,让「演」成为生活的习惯。设计此教学活动需让学生领悟到四点要素。

一、学生角色的转变

《论语》提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我听到的,我忘了;我看到的,我记得;我动手做,我理解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教课者及表演者,将使他们从「需要」、「想要」、「一定要」等态度(Attitude)的演化,而获得知识(Knowledge);透过重复地练习,将「原则性」、「原理性」等知识转化为技巧(Skill);透过养成改善技巧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能力(Ability)。[2]从转变态度(Attitude)到形成能力(Ability)的过程演化,定义为「A到A+」。一旦具备多项能力时,学生会感觉到更有自信,在其他事务上,更容易改变固有观念及负向态度。

二、建立影视演员个人品牌

良好的个人品牌对于影视演员生涯具有长远的正向影响性,而且也可以正向影响粉丝或观众,带动社会正向风气。影视演员个人品牌的建立需要四步骤:定位(Positioning)、创造(Create)、推广(Promote)、及维持(Maintain)。以上四步骤,定义为PC-PM法则。虽然在不同演艺时期、或演绎不同剧本时,影视演员的「角色类型」会有所不同,例如:反派角色、喜剧角色、或丑角。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给予群众的真实「角色定位」是很难改变的,例如:孝顺父母、爱妻或爱夫、诽闻、吸食毒品…等。若想要有长远的广大群众支持,影视演员需要不断地创造正向「角色定位」、运用各种工具来推广及维持诸多正向「角色定位」,才能不断地带给群众新鲜感、好奇心、及娱乐话题。让学生学习如何引起观众的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唤起欲望(Desire)、留下美好回忆(Memory)、采取行动(Action)、感觉心满意足(Satisfaction)。以上过程简称为爱德玛施(AID-MAS)法则。这法则可建立观众对影视演员品牌的需求及忠诚度。

三、从经历到创作

人类对事物的学习过程可简化为三阶段:模仿、举一反三、创作。培育影视演员的过程亦是如此。唯有累积足够的模仿经历,才会有举一反三的经验;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创作的基石。在这演化过程中的促动力,可藉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包括:最基本需求为生理需求,例如:食、衣、住、行、性等满足;当满足最基本需求后,人类将开始追求更上层的需求,例如:安全的需求、情感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与了解的需求、美感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最后达到超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3]

四、情绪管理

情绪反应的路径主要有三种方式:身体的生理反应,思想、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冲动或行动等行为模式。这三种路经简称情绪三角。个人情绪管理原则不是压抑情绪,乃是让情绪适当表达,包括喜、怒、哀、乐。发怒(Anger)是一种危险(Danger)的行为。不是不发怒,而是慎怒。慎怒是指:先评估发怒后的后果,才选择正向且有效的发怒方式。影视演员要做到「八风吹不动」的情绪状态,似乎不太容易。八风包括:讥(当面辱骂)、毁(背后恶话)、衰(衰败打击)、苦(烦恼苦楚)、称(当面赞赏)、誉(背后褒扬)、利(亨通顺达)、乐(适意快活)。重复练习「喜怒哀乐」及「八风」等情绪表现及状态。让各种外部的情绪表演,转化为内心的情绪平衡状态,达到高情绪智商的能力。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分组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分组
影视
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