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抓手

2018-01-25 12:56:19张艳红
山西教育·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言文字语感

文 张艳红

语文能力亦称“外部言语能力”,是顺利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要素。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融合而形成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是提高语文能力,而积累语言又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抓手。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

一、寻找积累语言的“脚手架”——朗读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语言积累的“脚手架”。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多次接触,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可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学习积累—转换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读的训练。“以读为本”,即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加大读书量。

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不同文本、不同文体、不同表达方式,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充分调动其朗读的积极性。如学习《灰雀》《会摇尾巴的狼》时,我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活动;而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中彩那天》,则重点运用引读的方式,体会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体会父亲解决道德难题前后的思想变化;像《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样的写景文章,语言生动,用词贴切,我们一般采取引读、范读、齐读、赛读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读中感悟,加深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印象,增加语言积累,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本意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由于每次朗读,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边读书边思考,因此学生在积累语言、丰富语感的同时,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得到培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发现积累语言的“九阴真经”——背诵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积累词语的运用搭配,体会词与句、句与句组织搭配的经验,来丰富学生的语感。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将积累语言材料和丰富语感经验放在首要位置,就是找到了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抓手。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言积累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背诵则是积累语言的好办法。如果语文教师教每篇课文的时候,都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对课文语言能熟到脱口而出,那么学生一定能写出生动的作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律性差,所以单纯提背诵要求,学生是被动的、懈怠的,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我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开展“语文背诵分级竞赛联盟活动”。分级竞赛联盟是一款分级、晋级背诵的游戏,我模拟了现在非常火爆的“英雄联盟”游戏的形式,就是想通过这一款有趣的竞技游戏,让学生掌握背诵的技巧,爱上背诵、爱上语文,同时变得更加自信、有气质。

为了搞好这个活动,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印章,学生背会了课文可以随时找老师或学习委员背诵,背一次就在其书的首页印一个图案,学期末根据所积图案的数量,确定本学期“分级竞赛联盟总盟主”。通过联盟竞赛项目的开展,学生的内驱力得到调动,许多学生愿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语文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一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完美结合,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得以养成。

三、奠定积累语言的基石——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多积累,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就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为养成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为了增加语言积累,学生每天读书要不少于20分钟,并且做必要的摘录,这样既可以扩充语言仓库,又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还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材料,进一步对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补充。“亲子阅读”“快乐读书吧”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语文能力。

四、发掘积累语言的源泉——充实生活

新课标指出,学习语言不应局限于有限的40分钟、局限于窄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丰富生活,也就是在积累语言;充实学生的生活,让其投身于大自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记得有一年刚下第一场雪时,许多孩子特别兴奋,特别想痛痛快快地堆雪人、打雪仗。我想:何不领学生到汾河公园去赏雪呢?这样既丰富了生活,又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为他们贮存作文素材。于是,我就带孩子们去了,回来让他们写了作文。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在这次习作中,连平日无话可写的学生也一改往日的愁眉苦脸,不仅有话可说,而且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更有不少同学妙语连珠。

当现实生活成为孩子们学习语言运用的源头时,孩子们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语言表现力令人非常吃惊。在“三八”节来临之前,我特意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给妈妈洗脚,并把洗脚前后的情况和感受写出来。布置的当时,学生反应强烈,大多极力反对。然而,从学生的日记中,我读到的是孩子们的天真,是孩子们真实的想法,是孩子们淳朴的感情,是孩子们真实感受中出人意料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言文字语感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3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