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悦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
“双元制”是指由企业、院校与国家统筹共同配合、产教尝试整合的订单式培育模式,可分为两种形式:那些没有专门实训车间的企业,主要是采取“三站轮换”的培育方式,就是通过企业、院校及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培育;那些有专门实训车间的企业,主要采取“两站轮换”的培育方式,就是通过企业培训车间与院校进行培育。此种培育模式起源于德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然而,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却不是很理想,可能是因为缺少本土化元素。因此,如何从本土化角度来开展高校“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课题。
高校“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应呈现出“四个双元”:一是教师角色的双元,教师如同师傅;二是培养主体的双元,培养主体主要包括院校与企业;评估体系的双元,既包括企业评估,也有院校评估;学生角色的双元,学生如同学徒[1]。与此同时,也应努力朝着“四个一体”方向发展,就是集多项技能于一体、集招工与招生于一体、集实践与教学于一体、集就业与实习于一体。
建议高校推行校企“合作培育、合作招生”模式,将入学视作入厂,将招生视作招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用工需要,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招生计划,由院校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学生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报名,针对那些已笔试面试合格的学生,实行“双元”本土化培养模式。应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其自身的双重身份,其除了是院校的学生外,同时也是企业的学徒。在企业学习期间,应对其采取企业管理模式,除了不享有薪资待遇外,学生的其他一切安排均应与企业正式员工相同,且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就职。另外,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教学实训场地,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并安排企业师傅现场为学生示范并提供训练指导,以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交互开展;同时,院校也应构建专业教学APP等网络学习平台,以实现线下实践操作与线上模拟的交互学习[2]。
应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努力构建一个递进式的人才培育模式,加强对“岗位能力拓展模块、职业基本技能模块及基础素养教育模块”三环节的优化,以提升人才培育效果。可根据德国“双元制”的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将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邀请专家参与实践项目及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明确指出校企双方所应开展的教学内容及所应承担的教学任务,深入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技能培育和工作过程,遵循“自浅至深、平行推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来设置教学课程[3];同时,应对教学课程的主要项目载体及教学目标做出明确规定,以实现理实融合教学模式的顺利、有序开展。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若想更好地推行高校本土化“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师资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注重校企项目团队建设。高校应安排一些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以增强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也应定期组织一些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我;另外,可采取科技引领、共推互聘体制,聘请行业内优秀专家为教师提供培训与指导,努力打造一支责任感强、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为高校本土化“双元”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与开展奠定基础。
“双元”人才培育模式是基于国际资格证书的一种培训方式,高校在推行“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时,除了应借鉴德国在教学培训执行、教学计划制定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外,还必须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例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德国行业协会的教学大纲,使实践教学课程跟上国际发展要求,再根据国际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和德国工商行业制定的相关技能标准要求,以考试的方式,由德国工商行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评。与此同时,国内劳动部门技能鉴定机构也应积极参与考评过程,真正做到“一考双证”。换言之,学生不仅可取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同时,也能得到德国工商行会颁发的国际资格证书,这样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高校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再结合本国的具体状况,合理推行本土化的“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院校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三者的积极作用,注重培育高校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样方能有效的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