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男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高校是青年人集聚一堂的场所,新热点、新观念易于被学生接受,而这些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问题向高校投射、社会矛盾向高校转移的特点,更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系列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人才、巩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为增强学生对政治思想理论课的接受程度,高校要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实时更新教材、强化师资力量,充分发挥课程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课本身具备一定的枯燥性,授课的效果也不如其他学科明显,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度也相对较低,要想改进当前的教学状况,需要加强教学体系的建设。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中教授的知识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包含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其中教学顺序、方式方法、内容、反馈、评估等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了教学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因此恰当的教学体系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传授给青年学生。当前教学体系重在改进而不是改变,教学部门要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融为一体,通过教学实践将国家的意识形态明确传达给青年学生,以教材为依据、以课程为平台,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高校是实施政治教育的特殊单元,既具有教学特征,又具有政治特色,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教育。首先从育人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理阐释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国家的意识形态所传达的思想观点,通过发挥学术权威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教育的本质不只是“政治正确”。从政治的角度分析,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发展到21世纪的新成果,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反映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传授知识启迪学生、解决学生的思想疑惑、促进青年个体的健康成长。思想教育课的政治性表明它在表达上的“单刀直入”,简练而具有强烈说服意图的政治术语在价值引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进一步深化理解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结合,通过学术性将思想传授给青年学生,避免了政治目标过于明显的弊端,加深了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学术学习。
教材与教学一体化是教学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教育部虽然针对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设计了相应的教材,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历史》等,但教材的应用需要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以教育部公布的教材为基础,设计出具有高校特色的教材,将社会热点与学生思想疑点实时加入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具体内容一般纲领性较强,较为枯燥,学生很难从简单的阅读中理解每段话背后的含义,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和相对应的时事热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晦涩难以深入理解的政治术语传达给青年学生。另外,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高校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表现出实效性,除了教材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教师的教课形式和内容也有待更新和提高。
综合上文所述可以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为重要,社会群体通过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递给身边的人,进一步为实现和谐社会做出努力。高校人才济济,青年学生不仅需要专业技术,更需要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思想和优良的品德。因此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从教材、授课形式和师资力量各方面提升政治教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