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艺术典藏,是对人类精神文明产品进行有效保管、记录与研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存人类共同情感体验和精神财富并有效传承的重要方式。
藏品代表着美术馆的品位和标准。站在历史的角度,美术馆所有工作的业绩、成果最终都体现在藏品中;藏品是美术馆最重要的资产,是美术馆的“根本”,围绕藏品开展的典藏工作应该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是美术馆工作的核心。
当今,美术馆的典藏工作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藏品保管,而逐步发展为藏品搜集整理、藏品保护及修复、藏品研究与展示、数字资源应用等综合性工作,而围绕藏品展开学术研究也成为新趋势,并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但是,目前中国的美术馆典藏工作依然存在着如关注不够、缺乏深入研究、与学术活动和公教活动脱节等现象。
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一是加大典藏工作投入,做好自身专业化构建和规范;二则需处理好典藏与学术研究之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典藏是立馆之本,也是美术馆的灵魂。藏品对美术馆形象的推出和定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典藏方向及风格的确立,是美术馆工作定位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学术研究、展览及教育推广工作的基础。而美术馆典藏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更关系到自身开展国际艺术文化交流的层次和品质,以及未来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近几年着力于本馆典藏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并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先后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典藏建设管理办法,如《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美术品收藏及捐赠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入账及入库管理规定》《美术馆画库安全管理规定》等,将美术馆的典藏工作项目化,在美术馆典藏方式及项目类别、项目申报及评审、经费管理、藏品分类及管理、社会或个人向美术馆捐赠美术品及捐款流程方面予以规范,以保证藏品能够长久地在其文化传播使命中发挥文化价值和历史使命。
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决定了典藏工作的开展,决定了本馆特色的形成。同时,典藏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使美术馆的定位更为明晰。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高校美术馆,长期以来坚持学术高度和专业化建设,同时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全体师生以及社会公众。高校美术馆的基本定位决定了其藏品既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要强调实验性和前沿性。目前馆内藏品囊括了学校各专业所涉及的艺术作品,这是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的一个特色。以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湖北美术学院世纪艺术家馆藏精品展”为例,遴选出的年龄逾百的贺良朴、唐义精、张肇铭、关良、王霞宙、欧士道、赵合俦、张振铎、徐松安、张祖武、武石、李一夫、杨立光、阮璞、梁培裕、刘依闻等16位艺术家,都是我校各学科专业的领军人物;展品种类更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素描、民间工艺美术、文献等专业方向,几乎包含了学校教学科研所涉及的所有艺术领域。展览也为学校教学带来启示,过去美术学院的师资是什么状态,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从什么方向可以找到打通未来发展的趋向,都可以引发新的教学思考。
处理好典藏与美术馆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协作,是美术馆长远发展的基础与保证。美术馆的办馆理念、学术定位、典藏工作、展览策划、学术研究之间息息相关并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典藏与美术馆学术发展的关系最为关键,也直接影响到展览的呈现及学术高度。
典藏工作对专业化要求很高,一个细节都能成为一项基础性研究。美术馆的很多展览都源于日常典藏工作的研究与积累,因而需要从不同维度和视角梳理藏品,挖掘特色展览。
湖北美院美术馆典藏工作要点以校史为脉络,关注老一辈艺术家及艺术现象,针对藏品本身做研究,补充并完整呈现校史中的断代内容,继而逐步建立有序收藏。这是是美术馆近年来逐渐明晰的研究与策展思路,也得到社会的认同、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学校即将迎来办学百年之际,美术馆通过百年展,达到梳理学脉、致敬先贤的目的。学校的当代创造需要以悠久丰厚的积淀为基础,用科学、尊重的态度对待老一辈艺术家及传统价值,继承文化遗产,发扬前辈优秀品质,综合研究学术底蕴并融会贯通,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藏品研究对展陈方案的确立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此次展览中,美术馆在对藏品专业深入研究后,才确立展陈方案。按画种和年代先后顺序,从墙面颜色到展台形状,从史料墙年表到空间展览布局,从展板设计到纸张和材质选择,美术馆策展团队经过了无数次讨论、反复修订及现场调试。所以,为衬托具有历史沉淀感的国画作品,展览墙面设计为蓝色;因作品多为旧藏,国画卷轴较脆弱,最终采用亚克力展罩加托板的方式陈列,既展现了国画作品的风貌,又减少了对画作本身的伤害;其他小幅的花鸟作品也重新装裱;雕塑作品均使用展台和亚克力基座,力图呈现作品的最好面貌。
美术馆的典藏工作不能局限于将藏品收好,更多在于如何更有效利用藏品。藏品的真正价值需要通过学术研究给予其恰当的历史定位,美术馆通过建立自己的美术史叙事逻辑,梳理品牌特色,为未来的收藏打下基础和明确方向。“湖北美术学院世纪艺术家馆藏精品展”中呈现了大量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图像、史料及文献,更有26幅作品是入藏以来首次展出。策展团队对这些藏品做了认真梳理,也从中获得了很多新发现,并在采访过程中掌握了诸多文献史料和艺术家轶事趣闻。
在藏品梳理过程中,策展团队发现了武昌艺专创始人之一唐义精校长的珍贵墨迹。唐先生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精攻国画,作品存世极少。这张被发现的《合作花卉》的旧藏作品,提款中有“粹盫”二字,正是唐义精的字。策展团队将作品照片交由前院长唐小禾先生(唐义精为唐小禾伯父)求证,得到肯定答复,确定其为精品。经过进一步研究,又发现该作品也是湖北近代第一个美术团体“梅社”的合作作品。这张画作的完整题款是“粹盫志先肇铭霞宙合作于怀约画室”,钤印为“霞宙”。唐义精是武昌艺专校长,欧士道、张肇铭、王霞宙都是武昌艺专教师,“怀约画室”是王霞宙先生的画室名。1997年出版的湖北地方志有这样的记载:1927年秋,武昌艺专的创始人蒋兰圃,唐义精与教师张肇铭、王霞宙、欧志先、钟道泉、邹碧蘅及学生方康直、赵合俦等,联合社会上的书画家、收藏家徐松安、管亦仲等,成立了湖北第一家民间学术团体“梅社”。他们以“阐扬国故,振起艺术”为宗旨,深受蔡元培先生美育救国的影响,为促进湖北本土美术的发展功不可没。这些发现的珍贵史料都是对历史记载的有力佐证。
此外,展览专门设立了阮璞先生文献展厅。在阮璞家属阮旭东老师的帮助下,策展团队对阮璞年表及著述做了缜密梳理,展出了阮璞先生的著述和杂志、报刊文章。手稿更是展览亮点,包含了研究生培养计划、必读书和参考书目、教案和课稿等,39本画学札记亦是首次展出。这是阮璞学术成就首次最大规模的展示,也为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展览成果最终形成了含作品、文献及研究论文于一体的出版物,典藏工作的有效开展使编辑出版成为可能。同时,汇集学校、美术馆最优秀的人才研究藏品,进行画集编辑,也是通过典藏工作,聚集研究资源,提升基础研究成果,促进更浓厚的学术升华。
美术馆一方面应提升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典藏工作实现藏品、研究和展览间的互动,从而构建美术馆的艺术史脉络;另一方面应重视固定陈列,以此展示本馆的藏品美术史逻辑体系。在藏品收藏方式方面,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通过“以展促藏”的方式,收藏了大量藏品,这也是当今美术馆收藏的主流方式之一,同时在研究基础打造学术品牌,体现自身藏品特色和学术脉络。
展览筹备过程中,美术馆策展团队与李一夫先生家属进行交流,家属在观看展览后非常激动,当场就有意愿无偿捐赠水彩作品《五祖寺》。这对美术馆而言是一种极大信任,也是对美术馆不断提高展览品质,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的激励。
综上所述,如今的高校美术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体系中的作用远非一个教辅部门,它已是学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对美术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未来,我们如何通过充分挖掘和建设典藏资源,来建立美术馆自己的美术史叙事逻辑,树立品牌特色,增加学术厚度,从而达到更有效的艺术文化传承,是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及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