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专业都有基础教学的环节,它是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石。当艺术类升为学科后,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应该更具有长远性,即让基础更深,眼光更远,这样才能让之后的专业学习更具有活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社会的发展中更具有弹性。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现在许多高校已开始转向“速成教育”,人才的需求,已经让我们教育人受制于市场的利润诱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给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也随之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快速前进”,紧跟步伐,让“创造型专业”也慢慢变成了一种“制造型专业”。同时,这种“嚣张气势”也影响到专业院校设计基础教学的发展,让“基础”这个词在艺术与设计中来回地游走,不知所云,同时也让学生对基础教学产生很大疑惑。设计基础教学到底是具体的几门课程的传授,还是一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这亦是我们设计教育者必须要思考的内容。
笔者作为一名服装设计专业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国外的学习经历,发现国内的设计基础教育对学生专业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手绘能力强的人始终是班上的前几名,而手绘能力弱的同学始终是班上的落后者。“基础教学”的本意在设计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得不够明显,而更多强调的是手绘的表现能力,然而“造型能力”的培养是不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唯一导向?“形式美”教育是不是设计类专业的绝对教育形式?如何建立起适合中国学生的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体系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他们对基础课程的理解,并与国外的设计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发现,在基础教学中更多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不是只停留在画面的表现上。这也就是本文所谈到的“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根源”。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只是“技”的传授,更需要“道”融合,思想需要能力与习惯的铺垫,更需要自身积累,需要时间的沉淀,而不是几张好与不好的作业来完成“道与技”的融合。
什么是设计基础教学?在这几十年的中国设计教育发展中,大部分教育设计者先是模仿国外设计基础模式“绘画——构成——专业的教学”,后受社会发展影响变成“绘画——专业基础——专业教学的模式”,始终只是针对专业本身的特性进行修改,将手绘能力和形式感的表达作为设计的基础教学内容,而没有真正的思考设计专业的基础性问题。很多学者会经常拿国外的美育和国内的美育进行比较,但事实上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可比性,因为中国的美育是断层发展状态。反观国外,意大利小学一年级中的数学课作业上,“1+1=2”的表达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可以画一个苹果,也可以画一个气球表现这个数理关系。通过这个简单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图形感知能力,当一个苹果加另外一个苹果最后告知学生的不只是两个苹果的概念,是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许这就是一种无形的设计基础。
笔者在国外学习期间,对国外的设计基础教学进行过调研,他们除了对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要求以外,更多是强调一种交流能力。设计也是交流的一种媒介,所以“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或者设计作品是不需要用任何言语来诠释”,从这就可以得知设计是人与物之间的桥梁,设计的语言在贯穿整个社会。设计的基础应该建立在思想的构建,而思想的传递就是手头的表现能力。在国外有一门课程挺有意思叫“HUMAN PORTRAITS”,直译过来就是“人类肖像”,实际是图片分析课程。学生通过对图片的收集或拍摄,对图片进行再认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收集图片,如何感受图片,如何分析图片,如何归纳图片,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思想的传递,培养学生的视觉积累和沉淀。视觉信息是最直接的感受源,同时也是最好的传递者,因为它有着文字不可描述的能力。所以在国外,学生从设计的开始到设计方案的结束,整个过程都是让图片说话,用图片述说一个只有设计师才能体会到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设计的思想。
在设计中,实验性的空间是无穷大。很多时候设计是在不停地实验或者说是不停地尝试中寻找答案,所以寻找多种新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英国时装界的教母路易斯·威尔森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What’s the new about it?”“新”是我们设计界所追寻的一切。当我们要寻找“新的思想”、“新的表现形式”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观察、审视、积累和沉淀,如果我们不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细节,也许“新”只是一个浮夸的概念,只有对生活中感悟,才能提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物象。
当我们具备创新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慢慢体会求“新”的过程,因为只有在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细节。所以在国外的课程作业中,所交的作业就不是一张纸或者是一个独立的作品,更多的是一个设计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设计师在设计中的思考方式,领悟思想,才能去判断他在哪方面出彩,在哪方面薄弱。但在国内,许多设计教育者会提出“设计本身的价值是就是最终的结果,所以过程已经是设计中看不到的历史,不需要再记录诠释”。也许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会把一个复杂的设计过程简单化,直接对设计的目标进行“快、狠、准”的提取,但是对于学生就必然要经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精雕细琢。只有养成这种从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习惯,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设计最后结果的来之不易。而这种习惯的培养也是设计的基础教学的必经之路,强调过程化,这些都是当下设计专业学生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当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学习习惯后,接下来就要培养思维发散能力。1978年度诺贝尔奖获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培养优秀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专业范围之内,而更多其它的专业领域和生活习惯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更需要这样,通过对姊妹艺术的了解,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培养,是我们当代青年教师的责任。想象能力的提升会让形象思维产生碰撞。“思维发生学”认为,形象思维是创造形态的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设计中的逻辑思维,设计不是纯粹的感性表达,而是通过分析产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是提高设计师“创新”态度的唯一捷径。
具体在教学中如何贯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下文从笔者所在的服装设计系为例介绍。
首先,设计灵感来源是设计思想传递的第一阶段。很多时候,大部分学生认为设计灵感来源就是从网络中找到几张图片,作为灵感的视觉展现,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对“设计灵感”在设计过程中所起到作用的误解,部分同学会认为设计灵感就是设计主题。诠释设计灵感的过程,就是设计交流能力的体现,是一种视觉设计的表达手法,是用视觉语言传递创作者的思想。如何通过最快的方式交待设计灵感的氛围与意境;如何对灵感进行深入调研,发现设计的切入点;如何在详实的调研中思考提炼设计主题,而这三个环节将是我们教学中交流能力的体现,从而描述设计灵感到设计主题的深入思考与提炼过程。
交流是需要语言的,而语言的表达对设计师而言,就是要学会用视觉说话,图片是视觉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所以图片的二次设计也是设计思维传递的重要环节,这就是笔者在文中提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思想转化成视觉语言与设计语言。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大部分灵感图片及调研图片来源于网络,而图片本身是无法对我们设计师灵感进行完全的描述,图片中元素的选取一定要表达设计师的思想。在此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的分析图片内容进行语言的提炼与二次设计,重新创造出新的语境,运用创意拼贴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灵感的思考,从而获得设计主题,这就是笔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明确设计主题后,我们将要考虑的是如何去用服饰语言表达设计主题,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最关心的环节。有学生经常说:“我能想到很好的主题,但我无法用服饰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主题。”而在这个环节,就需要通过对主题进行认知并展开思维拓展,进而对主题进行设计语言趋势的调研。引导学生对其它设计领域进行思考与思维拓展,发现是否具有与主题语境相关的设计语言,对设计语言进行归纳与提炼,同时也将服饰领域的设计语言进行思考与探索,将相似的语言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表达与重构,运用视觉艺术与机能实验的手段,获取与主题最贴近的服饰语言,最终完成设计主题表达。
纵观服装设计基础教学,设计基础将是为应用艺术专业课程学习打造良好的根基,同时也是为学生对专业能力提升挖掘自己的潜能奠定基础,所以设计基础教学不是设定为单纯的课程,而应是设计生态的构建下,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对专业学习的意识形态,拓宽自己的专业学习视野,在生活中学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