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瑞 苗 鹏 刘一凡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为了改善动画人才就业难,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河北传媒学院动画专业自2016年9月起,尝试进行“学工结合,双师带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利用动画专业各工作室,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挑选高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参与项目制作,聘请业界人才作为“企业导师”对工作室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工作室学生要兼顾课堂学习和工作室实践,各科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下文就“学工结合,双师带徒”这种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青林指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着学科基础和理论研究不如“研究型大学”,动手能力和“安心在岗”不如专科院校。这种尴尬局面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说明我国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创新和完善。
河北传媒学院动画专业开办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很多有用之才,但正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样,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初入社会实践能力较弱、不能直接上岗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校方讲,主要有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校企联合停留在表面、师资队伍需要逐步优化这三方面因素。
鉴于以上情况,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结构迫在眉睫,动画学生切实需要真正参与企业项目,并接受“实践型”导师面对面指导,同时能兼顾原有课堂教学。“学工结合,双师带徒”恰好符合当前教学需求。
首先,“学工结合,双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试行,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直接参与社会行业实践,学习工作两不误。在工作室实践项目参与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提前体验了未来工作状态,避免毕业后就业难问题。其次,“学工结合,双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双师”,指的是“企业导师”和专业课教师,通过聘请“企业导师”和现有的偏“学术”型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弥补了现有教师结构的不足,使教学中实践环节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再次,“学工结合,双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试行,使企业部分项目由工作室学生完成,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和工作场地,也使企业有了充分的人才储备。
“学工结合,双师带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势逐渐显现的背后,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室项目是通过集体合作完成的,且类型相对单一。一些工作室学生表示,工作室会根据工作项目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擅长哪一方面,就分配哪方面任务。只要可以达到完成项目任务的目的,就不会再进行更多的学习。长期以来,导致工作室学生接触知识面狭窄。
据了解,工作室实际项目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工作室成员每天必须按计划完成一定任务量。一旦和正常上课冲突,学生会选择留在工作室,由此带来的是学生专业课程没有进行全部的学习,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性。
因为工作室项目实践中并未涉及到专业任课教师,所以“企业导师”与任课教师沟通较少,任课教师并不了解工作室运行情况,工作室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也不甚了解。导致“企业导师”与任课教师都不能全面掌握工作室成员的工作和学习状态。
工作室实践范围较窄是动画项目实践自身的一大特点,动画的实现方式决定了其必须以合作形式为主,实践范围导致工作室学生知识面窄是必然结果,若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就要处理好“学”与“工”的关系。让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学生在工作室完成一定的任务量后,可以申请退出工作室,专心进入课堂学习,弥补工作室学习内容“专”带来的影响。
针对工作室实践和正常课程时间上冲突问题,可由工作室教师与任课教师协商解决,若工作室确实需要赶项目进度,可由工作室学生提出课堂请假的纸质申请,由工作室教师确定情况是否属实并签字,交由任课教师备案。为不影响正常课程进度,学生可在业余时间联系任课教师或咨询同班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合理安排时间做相关内容学习。当然,学校要给予政策上的宽松环境,建立完善学分置换制度,让学生的工作室实践能抵一定的课程学分。最终不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针对课程任课教师和“企业导师”沟通较少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教师也能参与到部分项目制作中去,双方的沟通就自然多了,也能同时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交流“企业导师”也会更了解教学和学生,方便其对工作室学生的管理。
[1]杨伟桥.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2]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