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连营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发展,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中国治理方案输出、中国政府形象塑造、中国“软实力”“巧实力”建设,以及中外文化的渗透和交融等方面,跨文化传播应该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话语体系存在差异,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重影响,新时期跨文化传播需要从单向传播转向文化交流,以更符合文化交往的规律,以更适应全球化传播的特征,走出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实现跨文化传播在密切国务关系、增进国际交流、实现文化交融方面的价值。
目前,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正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相对于英语文化传播而言,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仍处于弱势。
1.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仍处于“逆差”状态。在世界传播格局与话语竞争中,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传播仍占优势地位,相对活跃,而中国的跨文化传播需要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这种“逆差”的产生,有其历史性和阶段性:一方面,中国传媒业参与国际话语竞争的时间并不长,其平台的搭建、话语的扩散、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一个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接收和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级媒体、国家之间的活动是跨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其他民间文化传播与交流也应该成为重要渠道。要想更全面、更立体、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的交融和交流中体现其特色,并逐渐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主流文化和主导话语,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2.文化背景不同,共通符号缺少,导致认知偏差。不同地方由于不同文化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编码、解码问题。如果传播双方缺少共通的符号,缺少共同的文化体系,就可能导致对信息认知存在偏差,造成误会。以中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尊贵的象征,是风调雨顺的标志,中国人对龙有天然的好感。而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掌管雨水的龙就有了负面寓意,在西方寓言和神话中,“龙”经常以“恶龙”的形象出现。这就导致在文化交流的最初阶段对龙的认知存在偏差,突破这种认知偏差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实现。
3.存在对中国文化元素翻译不准确的现象。中国式英语是全球化进程的产物,中国式英语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工具之一,如中国式英语中关于高科技领域的“高铁”“淘宝”和“共享单车”等词汇,已成为宣传中国经济发展的名片。但中国式英语存在对中国文化元素表达不准确的问题,容易使读者产生歧义或误解。这是因为中国式英语中的术语阐释与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仍有差异,翻译者没有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例如,对“唐装”的直译,就会使外国受众将其误解为中国唐朝时代的服饰,但实际上唐装是指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服饰。
4.西方媒体带有很强的政治意识。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观念、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新闻媒体、撰稿人在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容易对中国提出的理念进行曲解。例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美国彭博资讯等媒体为它贴上了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标签,由此加深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误解。这种不客观、不负责任的贴标签行为,使中国在跨文化传播存在认知障碍。
文化传播受到综合国力的影响,反过来,文化传播又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碰撞与冲突,存在着差异与误解,因而需要以文化交往与文化交融的策略实现文化的交流。
1.加强文化自信,谋求文化认知公约数。关于文化与文明的交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供了指导意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个指导意见也是文化与文明交流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明确交流的基本内涵——交流是交往、是交融。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能丧失文化的主体性,需要加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应该体现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新闻传播、国际交流活动、民间活动中,让中国文化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交流展开,成为共识性、通识性的文化符号,以改变我国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逆差状态。同时,要寻找不同文化交往和交融的桥梁,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对新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贡献。不同文化在一些层面存在着差异,但这些文化在另一层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例如,电影《战狼2》中对世界和平的维护,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对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都具有文化共通性,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就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2.构建跨文化传播平台,实现多层次、立体化、柔性化交流。跨文化传播不仅是信息传播,还应该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这就需要拓展跨文化传播视野。一方面,强调在跨文化传播中使用标记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以此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介质,保证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将依托政府和主流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传播丰富为政府、民间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开展的共同传播。例如,可以通过文化展厅、文化活动、文化作品等方式,让跨文化传播更为柔性化;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实现跨文化的“扁平化传播”,让不同领域的文化引导者通过自媒体平台直接进行跨文化传播,从而让中国文化在更为广泛和深刻的交流与碰撞中成为具有影响力和主导性的文化。
3.重构框架,实现中西文化的意义连接。“框架化”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之一,其本质是使传播各方的语言和世界观相匹配。目前,跨文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双方的认知框架并不相符,就中国而言,着力点大都集中在硬件建设与“术”的层面,包括信息渠道、传播手段、表达方式、中外互译、语料库的改进与建设等,缺乏对于传播观念、核心价值的深度开掘、全面梳理和系统建构。这个亟待构建的系统就是跨文化传播中的认知框架。这就需要重构框架,随着框架的重构,人们的认知能够在框架的转换和切换中实现连续和深入。为此,应该通过语言框架和意义框架的重构,实现认知的连续和词汇的转场,实现文化的交融和传播。对于译介者来说,既要设计准确的框架,又要兼顾框架转换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