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健民
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中夹杂着大量多余内容,使得受众的注意力分散,获取真正有效信息的成本在增加。2017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内部创业模式,首创全新的“下文APP”开启交互新闻模式,让受众迅速便捷地获得“来自世界的优质回复”。大量原创内容和即时新闻讨论体验,让其得以创新突破新闻客户端的“红海”。
作为国内首款聊天式新闻客户端,“下文APP”通过改变叙事方式,实施人格化传播,形成了独特的新闻呈现和运作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文体架构,其采用消解单调、死板的叙事风格,以口语化、风格化的智能聊天机器人语言,加上轻快、亲和、极具个性和人情味儿的特质,打造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化传播,增强受众黏性。“下文APP”对智能新闻的实践探索,在获得了市场认可的同时,还取得了业界和学界的多个奖项。
编辑部对内容实行筛选,避免“信息茧房”。现实生活中,受众每天能吸收的信息量有限,“下文APP”通过编辑部对内容实行筛选,降低了受众学习知识、获取有效信息的时间成本,使新闻阅读更精准贴合受众的需求,创造对话式交互场景,提升传播效率,让受众可以根据兴趣有选择地深入了解新闻内核,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在避免信息过载的同时,基于聊天呈现给受众其应知的内容,打破“信息茧房”。
在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下,客户端通过对话式交互形式,向受众传播信息、塑造形象、沟通情感,且界面设计简洁,可将繁杂的信息简单化,既恪守职业精神和媒介素养,又激发好奇心和注意力,有效带动受众参与到对新闻事实的探索中。例如,在方便面、榨菜等“低端饮食”重新火起来的报道中,编辑抓住中国新兴中产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化等核心信息,综合运用日常对话式的行文、动图、表情符号等多媒体元素,赋予新闻浓郁的人格化气息,以接近朋友间的聊天场景,开启“闪聊”,引发受众关于消费变化的大讨论。在一段聊天式新闻结束时,为受众提供相关新闻的关键词,让其可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新闻路径进行延伸阅读,获取新闻增量。
提供“钉功能”,定向追踪新闻后续进展。如今,人工智能逐渐深入新闻行业内部,如写稿机器人、AR/VR技术、AI算法、个性化推荐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每一次创新都为受众带来创新体验。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客户端的功能架构,“下文APP”没有繁杂的频道,以极简的风格引入聊天机器人、闲聊、检索等技术,通过对话新闻、人工智能、新闻社群等多种创新应用,抓住热点事件的核心内容,以交互式问答形式,第一时间为受众奉上关键信息和优质内容,从而带来即时新闻讨论氛围和智能新闻探索体验。
“下文APP”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让聊天机器人以知识助理的身份与受众对话,方便快捷地推送新闻。界面设计沿用了常见的即时通讯软件的聊天界面布局,以消息的形式进行新闻内容的阐述,所以其语言都是经过编辑高度提炼的,帮助受众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除了主动推送新闻,展现即时性信息流之外,受众还可以使用“钉功能”,对部分重点内容点击相应按钮,选择进一步了解或者进入下一条,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该新闻后续的最新进展,以免造成信息遗漏和烂尾。就目前来看,媒体对交互的重视让传播场景有了更多的延展性,以拟人化的对话场景呈现新闻,为受众带来更有趣、更有价值的新闻阅读体验。
摆脱“发稿限时困境”,即时开启定制采访和信息更新。“下文APP”通过提供资讯流“滚动窗”,提高受众的信息接收量,秉持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精神,追求有限范围内的“快速”,即快速给出独家视角、快速发布独家内容、快速提升用户价值。以“温州女孩乘坐滴滴遇难事件”为例,由于新闻的关注度和点击率都比较高,客户端第一时间报道事件,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除了让受众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在线交流,还邀请记者、专家学者、新闻当事人等进入其中。受众在线提出疑问后,记者可迅速响应、开展行动,并将采访结果第一时间反馈至群内,实现定制采访。在此过程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报道也不再止于“截至记者发稿时”的范围,而是开启随时发问、随时更新的传播新样态,即时开启定制采访和信息更新,时效性强,受众黏度高。
在信息量足够大的时代,媒体需要不断进行迭代升级、优化体验和完善功能,增强持续吸引力。“下文APP”拥有传统媒体内容、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撑,因而在有限的传播空间中,可以推送无限的聊天式新闻滚动窗,进而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增量。编辑团队将新闻线索串联,呈现“聊天式新闻”,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和互动需求。例如,从“温州女孩乘坐滴滴遇难事件”到“危险情况下如何报警求救”到“公安110”再到“子弹短信”,受众通过点击“关键词”,即刻进入相关报道,可以说是“只要保持好奇心,一切皆有下文”。在“滚动窗”的资讯流界面,设计了即时新闻、热点新闻以及追踪新闻的三个板块,根据内容的价值性,筛选优质新闻源,打造聊天式新闻阅读场景,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受众可以基于兴趣的不同,自由决定对事实了解的程度。其中,对话机制的互动模式由机器算法完成,推送内容经过人工编辑审核,以聊天式的口吻向受众推荐新闻。当受众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可以点击相应选项了解后续以及更多细节。除此之外,客户端还设置了智能新闻探索和“新闻日历”,连接现实与历史。例如,在微信诞生7周年之际,编辑部绘制了一张微信聊天对话框,发起“与微信的对话”,以机器和人对话的形式呈现,与受众进行交互。
运用轻视觉符号+多媒体元素,赋予资讯人格化。“下文APP”是一种全新的新闻呈现样态,目的在于引导受众需求,而非盲目迎合。打开客户端,首先会收到界面问候语,接着根据系统提示,点击相关按钮,就可以开启交互体验。在聊天式新闻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和各种表情包一应俱全,人格化的表达既能吸引受众收看“下文”,又能提高其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客户端以编辑选择、加工过的新闻锁定知识增量,赋予资讯人格化,引领新闻阅读趋势。使得受众的阅读效率更高、互动体验更强。
受众进入APP后,系统会自动弹出消息,呈现预设的问题选项及相应的表情符号,这既是对话的开端,也是新闻的开头,然后根据受众的回答与之互动,探析其对新闻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深浅,为后续发送更合适的“下文”做铺垫。客户端没有凌乱的标题、弹窗或广告,而是颠覆了传统资讯客户端的样态,将会话界面作为客户端的主界面,推送经过精心编辑的聊天式新闻,并随时加载突发新闻,运用轻视觉符号+多媒体元素和表情包、动图、视频等视觉符号丰富表达形式,让新闻传递更接近朋友间的聊天场景,优化受众的新闻阅读体验。同时,每一个热点讨论的背后,逐步形成了社群独有的传播效应和归属感,不仅仅是人的聚合,更是连接观点、信息、服务的载体,每一篇新闻后的“闪聊”,勾勒出一个去中心化的全新移动社群时代,产生热点话题聚合效应,精准匹配互动群,将受众分流,增加群成员的黏度。
设置“闪聊”功能,以创新交互赢得受众黏性。“下文APP”通过智能对话式新闻界面、真实可靠的新闻精选、灵活生动的多媒体元素,让新闻阅读变得轻松有趣,尤其是“闪聊”功能大大提升了受众互动体验。例如,8月28日,在上传“滴滴创始人程维和柳青的致歉信”后,开通了“你怎么看这份致歉”的闪聊,引发受众在群内的广泛讨论。受众进入即时聊天室后,自由表达对该事件的看法,有人认为“利益获取应受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也有人认为“光靠下架顺风车、加强安全防范教育行不通”,多种观点形成丰富的社群生态。
在聊天室内,受众的观点碰撞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形成了良性互动。相比传统的资讯流,受众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围绕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并得到关于问题的延伸回答,打破了传统静态评论区形式。受众既是新闻的消费者,又是新闻的参与者,增强了对每一篇新闻内容的深度理解。通过提炼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形成“人人聚谈”的传播样态。
设定“完整阅读后评论”的规则,构建有效对话空间。“下文APP”以聊天的形式,即时发送合适的“下文”,既方便受众获取信息,满足碎片化阅读习惯,又保持了新闻信息的全面和完整。编辑提炼出简洁的语言,借助智能聊天机器人,以真实聊天的形式,辅之语音、图片、视频、表情包等传播符号,呈现出丰富有趣、多元化的内容。这样,受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新闻事件,并快速进行分享传播或持续追踪。
从整体来看,客户端机器人识别文本、语义的能力和交互流畅性强,每篇新闻下方有“了读故事”“了解梗概”“向机器人提问”三个选项,受众可以对相同的词语在不同意境内,进行意义转化,更主动地参与到新闻中,继而产生强烈的传播磁场效应,促进受众对媒体的价值认同。值得注意的是,受众进入临时聊天室对事件进行讨论的前提是需要充分了解新闻事实,如果未完整阅读新闻,则无法进行评论。“完整阅读后评论”的规则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讨论的效率和价值,有助于打造有逻辑、有交锋的即时对话空间,以保证闪聊中的发言质量,创造更大的讨论价值。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设“下文APP”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聊天对话的形式让受众更主动地参与到新闻中,人工智能的传播技术让新鲜、有价值的新闻迅速传达给受众,提供给受众高效率阅读和沉浸式交互体验。不难预测,这样的产品样态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媒体创新的主流方向。作为一个专注于打造优质新闻内容的客户端,要改变受众长期的新闻阅读习惯并不容易,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创造不一样且有意思的体验,既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又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可以让平台成为伴随受众“通晓天下事的新闻老友”,是获得最佳传播效果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