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现代学徒制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2018-01-24 11:38丁美龙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8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试点

丁美龙

【摘要】实施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我校与区域骨干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试点 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项目编号 JK1809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239-02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试点目标、内容、范围及工作安排。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先后与南华集团的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和安徽泰威电气有限公司开展试点工作。

一、实施背景

近年来,县委、政府大力发展电机泵阀产业,使之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现有南华集团、泵阀等龙头企业4家,子公司100余家;从事机加工的人员达3万多人,年产值80亿多元。综观我县电机泵阀行业现状,技能型人才缺乏成为我县电机泵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可见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培养机械加工类技能人才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创建于2004年,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安徽省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800余人,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一支专兼俱备的30余人师资队伍,办学效益较好。

二、实施过程

(一)举措

1.选定合作企业是前提。第一企业要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这决定了试点工作的人数和规模,也决定了将来接纳这些学徒就业的能力强弱。第二企业要有较强的科研和培训能力,这样才能参与招生、教学、考核、就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出合格的学徒。

2.签订合作协议是保障。一方面界定身份,招工即招生,明确学生的学徒和准员工身份;另一方面明确权责,校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为此,校企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其中学校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毕业证书、管理与考核,企业负责学徒岗位和实践环境、企业师傅、就业岗位,校企共同负责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管理评价等。

3.探索联合招生是基础。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的实现方式根据企业需求和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我校与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合作实行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在学校招生的同时,企业参与面试,合格者即是企业的预备员工;与安徽泰威电气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了先招生后招工,企业根据用人需求确定泰威班人数,学校再招收学生学徒。

4.落实培养计划是重点。在现代学徒制协议下,建设由校企共同组成高素质的“双导师”队伍完成教学任务。校企共同构建“理实并行、校企互通”的课程体系,设计相应的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校企实践条件按照学校教育和企业学徒的标准、内容和组织要求,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岗位,校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5.建立考评机制是关键。试点工作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与管理机制尤为必要。如建立多方参与考核评价机制校企共同构建全学程、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成本的分摊机制,建立长效激励和保障机制等。

(二)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由县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组、学校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项目建设工作组。明确职能,落实责任,为试点工作建设出谋划策,指挥监督及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研究并提出专业发展方向,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人、财物落实到位。

3.资金保障。利用项目建设经费、国家投资的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和行业企业投入的经费,用于现代学徒试点建设,采用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为专业的内涵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三、成果与成效

1.推进教学改革,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我校积极建设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紧扣现代学徒制特点,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管理方式,实施模块教学,依据岗位需要开发学习模块,制定学徒学业合格标准、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等,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标准高度吻合,突破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瓶颈,实现学生技能与岗位能力的对接。

2.强化技能训练,实现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让学生接受多岗位锻炼,完成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包含的各个岗位(工种)的轮岗实习任务,实现核心岗位(工种)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以上标准、其他岗位(工种)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初级工以上标准的目标要求。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共赢是现代学徒制持续推进和发展内生动力。试点以来,合作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招工难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乏难题得以出现转机,企业对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开始出现缓和,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保障。

4.改革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以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了“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实现多方向、多技能的培养目标。

四、体会与思考

1.加强政府统筹协调。一是我县的行业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不足,在引导企业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方面办法不多;在统筹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方面力度不足,政府和行业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明确可行的制度安排。二是在试点中校企协同育人责任及分工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比较宽泛。三是试点企业未能完全保障学徒的双重身份以及学徒的知情权、保险、工作津贴等权益,保障措施不够落实。

2.提高企业参与程度。试点企业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表现被动,缺乏与学校的深层沟通交流,人才成本分担机制建设比较薄弱。试点企业发挥实践优势,主动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3.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政府对试点工作的政策扶持不够,行业对试点工作缺乏指导,特别是在落实试点学校招生自主权和对试点企业优惠政策方面存在差距,对现代学徒制工作的专项投入不够。试点企业在激励与保障机制建设上有待完善,缺乏相关的支持政策和实施方案。

总之,根据我县电机泵阀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实用机加工人才充实到企业中去;与企业共同制定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新技术培训,尽快改变电机泵阀企业从业者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的局面,促进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企业大发展了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学校的发展和专业建设上来,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形成校企双赢,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李时雨,刘渝.中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0).

[2]温从雷,王晓瑜.芬兰学徒制培训基本特征和质量管理策略[EB].http://www. /y-jyjs/gjgn/no/11940.shtml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http://www.moe./edoas/website18/info10960.html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试点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