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颜红 杨志强 贾圆圆
摘要: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解读,对“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媒介素养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三三六九”理论框架,并通过发挥和整合政府中坚、职业院校核心、教师主导和社会辅助等四方力量,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水平,实现职业教育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素养;“三三六九”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1-0076-05
2017年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外公布了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中能够清楚地发现,到2016年12月止,我国网民数量为7.31亿,这个数量几乎是整个欧洲所有人数的总和。另外,互联网普及程度为53.2%,这一比例相较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0.1%还要高出3.1%,而相较于亚洲地区高出7.6%[1],在这些人群中有95.1%的使用者都是手机用户[2]。可见,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率日益高涨。
一、“互联网+”时代的解读
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会议举行,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互联网是新时期发展活力最旺盛的产业,并强调一定要把握住信息时代整个发展趋势,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深化网络空间合作,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3]。“互联网+”时代是构建命运共同体,交叉互融形成新业态,提升全社会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时代。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政府、院校、企业和社会构建命运共同体,发挥合力创造多元升值空间。
日本销量平稳的矿泉水企业与销量下降的报纸行业经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共同提出了“给身体加水,给头脑加知识”的创新性理念,促成了双方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可观局势。我国工程院李京文指出:我國的教育正朝着4.0时代迈进[4],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借助扁平化的信息融合方式来实现“1+1﹥2”的传播效益。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益倍增延伸价值链的时代。
二、“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面临的新形势
(一)面临的新机遇
1.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一个人对角色的认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够实现更好的社会适应。[5]”教师专业实际上是一个包含情感、价值、需求等诸多方面动态化的认知过程,媒介素养对他们的自我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信息化与媒介环境复杂化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若想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就不能只是局限在自身基本素养方面的提高,还需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从而改善各自工作素养,造就一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的生活方式。高水平的媒介素养促使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有效利用媒介技术与信息资源,提升自身专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2.促进师生有效交流
在“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是确保师生有效沟通的重要保障。新技术的变革带动了传播方式的更新,传统的教与学已不能满足师生的交流,互联网对学生的吸引力似乎有超越课堂之势。面对开放的互联网媒介环境,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空间,职业院校教师若不积极主动的关注网络舆情、强化自身媒介意识、提升自我媒介素养,是否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师生的有效沟通?“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素养助力职业院校教师成为学生学业指导者和思想引领者,也为促进师生有效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
3.革新教育教学活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多种媒介的迅速发展,教育活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教育内容、教学活动的时空、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等方面[6]。媒介素养水平高的教师能够以内隐外显的方式,合理利用媒介平台来优化教育教学规划、革新教学形式,同时配合多媒体以及网络化这些媒介技术与资源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将隐性的媒介素养知识优化整合到显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升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同样为革新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面临的新挑战
1.文化反哺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媒介构建了师生的拟态环境,尤其是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促使人们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詹姆斯·凯瑞认为“参与式文化发生在个人的大脑及其他的社会互动之中[7]”。由于在互联网营造的虚拟平台上与群体社交、娱乐、学习的自由互动机会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学生各方面的自主选择性越来越大,逐渐出现了“家长和教师都没有学生知道的多”这种文化反哺现象,从而弱化了教师知识以及心理的权威。要实现在文化激荡、价值观交锋的“互联网+”时代重塑教师地位的目标,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信息博弈的挑战
第39次《报告》中提出,从职业结构角度来看,网民规模最大的群体就是学生,到2016年止,他们所占比例为25.0%,是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有详细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80.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浏览互联网2小时以上;占比88.9%的高校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选择微博、微信、QQ这些社交平台,其中有高达92.0%的学生通过这些平台来洞察时政新闻、了解详细信息并发表个人看法和见解”[8]。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但因阅历有限,乐于接受新鲜传播媒介的职业院校学生在信息博弈平台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对具有碎片化特征的信息进行断章取义,从而形成价值观的误导。因此,“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的迅速发展急需职业院校教师肩负起正确引导学生畅游网络世界的职责,这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3.角色重构的挑战
身处信息时代下,互联网将以往媒介信息出现的等级机制彻底颠覆,学生也因此不再只是被动地作为信息接受者,同时他们也开始扮演信息生产者与发布者等角色,职业院校出现了师生共同参与社会事件、关注网络热点、焦点问题,并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彰显各自态度的非传统现象。师生角色的重构使职业院校教师具备高水平的媒介素养才能“通过民主的教育形式,以一种建设性的合作态度,共同提高媒介素养,引导社会舆情充满正能量”[9]。同时研究性教学在职业院校的普及使师生平等对话的趋势日益显著,师生的平等沟通和交流形式使传统的教师地位不断受到质疑,“互联网+”时代师生角色的重构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理论框架
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波特(James Potter)认为:“如果人们媒介素养水平较低,那么人们只能通过它来获得信息,但并不知道如何抵抗媒介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只有提升了媒介素养水平,人们才能完全主动的利用媒介。[10]”“媒介素养追求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大家对媒介及其讯息的理解能力,增强大家解构媒介讯息整个过程的控制力,从而实现提升欣赏媒介水平及个人审美能力。[11]”基于对媒介素养知识的综合分析,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根据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心理学视角的知识体系中建构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三三六九”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三六九”理论框架具体包含三环节、三维度、六能力和九要求。三环节是指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整个媒介过程的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利用媒介环节;三维度是指心理学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媒介素养获得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维度;六能力是指职业院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应具备信息认知、分析评估、批判反思、有效表达、传播创造和引导教学能力;九要求是指职业院校教师在各个环节应做到认知媒介具体形态、了解媒介运作模式、知晓媒介操作方法、定位媒介需求目标、筛查媒介有效信息、解读媒介表达价值、传播媒介主流意识、整合媒介教学资源和引导媒介实践风向的具体要求。从各个环节提出相关子要求,完善对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全面认识。
(一)接触媒介环节
职业院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尚处于心理学视域下的认知维度,教师在此环节应具备基本的信息认知能力。在此阶段,需要职业院校教师能够达到认知媒介具体形态、了解媒介运作模式、知晓媒介操作方法这三方面具體要求。
1.认知媒介具体形态
社会在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媒介形态同样在演进,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形态经历了口语、文字书写以及电子几种传播的历史演变[12]。“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正以加速度的方式不断呈现,职业院校教师应知晓信息传播中的媒介形态,能够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博客、网络视频、网络论坛等不同的文本形式呈现形态各异的媒介内容,并传达各具特色的媒介信息。
2.了解媒介运作模式
在我国,媒介传播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新媒体运作模式一定要坚持“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的方向,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前提下,实现国有有限商业运作模式。因此,在新媒介素养的认知维度职业院校教师应能透过浅层次的表象,发掘政治、经济、文化等协作主导的媒介生态背后的商业价值问题,从而传播媒介正能量。
3.知晓媒介操作方法
“互联网+”时代,懂得善用新媒介才会实现新媒介的合理使用,在接触媒介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应熟知各类新媒体软件的下载与安装使用等问题,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自媒体的基础操作方法。在多元的媒介环境中,职业院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信息认知能力,了解媒介表达的内容,通过对负面信息的有效抵制,促进自身媒介素养的完善。
(二)解读媒介环节
教师在此环节应具备分析评估能力、批判反思能力和有效表达能力。此阶段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要求。
1.定位媒介需求目标
通过自身目标的定位,可以在知识结构中形成互联网信息处理的任务,从而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决定信息的去留。“你越是注意你的个人定位,你就越能控制信息获取与使用的过程,你越能参与你的定位,你就越能提升你的媒介素养 ”[13]。职业院校教师应明确自身需获取哪些信息,对自身的目标定位越清楚,就越能掌握信息主动权,对信息搜寻的过程进行指导。
2.筛查媒介有效信息
筛查有效信息含职业院校教师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以及对社会性问题的深层次理解能力,是解读媒介环节与衡量其素养的关键指标之一。美国发布的《美国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原则》中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帮助每个年龄阶段的人们培养起鉴别的习惯,掌握住理解的技巧,而这正是当今世界成为批判思考者的必备能力[14]。职业院校教师应通过对传播信息进行价值、真伪、利弊的综合评判从而实现媒介信息的有效筛查。
3.解读媒介表达价值
媒介信息背后或多或少存在“代表谁说话”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问题,为此,职业院校教师应保持对媒介信息的清醒认识,在分清“媒介事实”和“社会事实”的基础上,正确解读媒介信息表达的价值。在媒介素养的态度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应持有批判的目光、思辨的头脑、鉴别的心智,分辨出“互联网+”时代媒介传播中哪些是真、假、实、虚,深层次的感知媒介消息的价值,在媒介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15]。作为媒介的信息指导者,职业院校教师应正确解读媒介表达的深层次价值,为学生传播媒介正能量。
(三)利用媒介环节
在利用媒介环节,职业院校教师的新媒介素养处于行为维度,教师在此环节应具备传播创造能力和引导教学能力。
1.传播媒介主流意识
作为媒介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和推送者,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传播媒介思想的主流意识。经过对媒介信息的辨识、加工、整合,职业院校教师应积极将自身理解的媒介信息通过媒介传达给学生,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媒介素养水平。
2.整合媒介教学资源
作为媒介的施动者,职业院校教师要实现媒介资源服务于教材、辅助于课堂的目标,就应合理收集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性问题等有效媒介信息,优化整合媒介教学资源,以图文、视频、音频等互联网形式融合到文本创作、加工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引导媒介实践方向
职业院校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将各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贴近学生认知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创造,身体力行,积极引导,采取合适的科学的方法传播出去,在媒介信息传播中实现“读”与“写”的双向实践目标。
四、“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发挥政府中坚力量
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政府发挥中坚力量。习总书记指出:“如果无法跨越互联网这关,那么就无法跨过长期执政这关。”要创建和谐的互联网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一方面,政府应采取自上而下的宏观管理措施,以制度化管理的形式督促职业院校加强对教师新媒介素养的重视;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法律体系,确立媒介素养培育的合法性。《2014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提出:“上海、黑龙江省、杭州市这些地方政府必须要明确地把‘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列入2011—2020年教改与发展规划工作中来”[16],政府应善于设置议题,使那些应该热的热起来,应该讲出来的讲到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主流舆论矩阵。
(二)发挥职业院校核心作用
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职业院校发挥核心作用。研究证实:媒体素养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时代生存的重要综合能力。校本指导是媒体素养教育(MLE)的重要组成部分,MLE的整合与教师的关注和MLE的需求有显著的相关性,学校专业发展支持和领导支持对MLE有显著的影响[17]。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利用互联网做好教师的媒介素养工作,营造使用新媒体的良好氛围,为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起到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应重视媒介高素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原有教师,可采取短期培训、进修或访学等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养,对新引入的教师上岗培训时可引入媒介素养培训并进行考核;同时职业院校的相关考试中,也可以适当加入媒介素养的考核内容,实现师生媒介素养知识与生活的自觉融合意识。
(三)发掘教师主导力量
“社会未来以及精神生活安定与否,一定程度上受传播技术与个人回应能力间能否维持平衡而决定”[18]。职业院校教师也应认识到媒介素养对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发掘自身主导力量来提升新媒介素养。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和这个时代的人所熟悉的表达方式来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的能力,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通与学生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塑造教师自身良好媒介形象;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应善于把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意思,通过优化整合网络平台上的图文、视频、音频等互联网信息于课程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增强教学趣味性、新颖性和实效性。同时尝试开发一种媒介素养专题趣问APP,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及时传播媒介正能量。
(四)发动社会辅助力量
职业院校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发动社会辅助力量。首先,积极联合大众媒体,利用其传播优势,普及媒介基础知识,发挥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其次,大众媒体要主动走进职业院校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互动,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提升教师媒介素养的热情和动力;最后,联合媒介素养相关机构,以研讨会、出版刊物、运营网站、提供资源与交流平台等方式,共同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全球及亚洲互联网普及率.[EB/OL].[2018-02-04].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3]世界互联网大会官网.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EB/OL].(2016-11-16).http://www.wicwuzhen.cn/system/2016/11/15/021369127.shtml.
[4]張娜.互联网+教育推动中国教育迈向4.0时代[N].中国日报,2015-06-21.
[5]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94.
[6]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
[8]沈壮海,段立国.担当进取 自主自信 向善向上——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N].光明日报,2015-05-07.
[9][16]彭少建.2014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120,453.
[10][13]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3.
[11]W 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M].Sage Publications,2001:21.
[12]黄宏.媒介素养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23.
[14]The Core Principle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DB/OL].[2018-03-07].http://namle.net/public-cations/core-principles/.
[15]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83.
[17]Hui Zhang,Chang Zhu,Guoyuan Sang.Teachers stages of concern for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LE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s[M].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4:459-471.
[1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32.
(责任编辑:刘东菊)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net +" era, the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media literacy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Internet +" era.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new media literacy "three three six nin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government's backbone, the core strength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leading strength of teachers 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forces of integration, comprehensively enhances the new media literacy level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and achieves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 era; new media literacy; "three three six nine" theoretical frame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