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雕塑我》

2018-01-24 10:25袁玉明
商情 2017年33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手艺

袁玉明

【摘要】中国建筑其风格独具一帜,有着悠久丰富的文化历史,其造型结构特别优美,传统建筑的手艺更是需要传承发展,正确认识传统建筑文化,结合自己。将中国传统建筑与雕塑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其造型结构、手艺等在当代雕塑创作中能得以转化和再生,进而创作出具有特色能可持续发展的雕塑作品。

【关键词】传统建筑 造型结构 手艺 当代雕塑创作

引言:

学习传统建筑的手艺、文化、精神,把传统建筑与当代雕塑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建筑的手工艺和结构特点,把建筑的榫卯相吻合的做法运用到雕塑造型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我们雕塑人应当学习和继承,目的是在学习、了解、研究中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个人理解,作为创造当代雕塑的重要营养,再结合中西方当代文化的成果,以此为基础去掌握自己雕塑创作的道路。

中国建筑其风格独具一帜,有着悠久丰富的文化历史。一座完美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与雕塑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其造型结构、手艺等在当代雕塑创作中能得以转化和再生,进而创作出具有特色的雕塑作品。

中国建筑在文化、技术各方面都有巨大历史成就,如: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等。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靠木匠来完成,鲁班则是被木匠们恭为祖师。鲁班在木工方面有着巨大成就,他的技术、创作等给中国生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技术和工具对木工手艺的冲击非常大,纯手工手艺人的技术也在逐步衰退,“手艺”是传统建筑和雕塑之根基,“手艺人”是活着的传统。我的家乡是大理剑川,当地有名的木雕大师很多,我从小就受其深远影响,对其也有深刻感受。很多十岁就拜师学艺,现在回忆起来还十分感慨,很多学徒从拜师第一天开始一直跟着师父跑了十年才基本掌握一些基础技术知识,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建造。然后十年在师傅的指导下,再经过自己的努力才出师,后来才慢慢成为一名合格的木匠。对自己的手艺十分喜欢和尊重,记得我小的时候,哪家要起屋盖房、打造家具,首先是要来拜请木匠师父,而所有请去的木匠师父当中有一位是大师傅,也就是总工程师,他的品德、手艺等都是最好的。我的父亲担任的就是这个职务,无论去哪家做工,木匠的地位都很高,很受尊敬。木匠们对其行业是十分负责的,他们对建造的礼节、程序、等都很尊重。在盖房子时,从定个良辰吉日开工到完工整个程序都十分神圣、十分讲究的。特别在立房子的头天晚上,所有的木匠都要杀鸡宰羊拜祭木匠祖师鲁班,用五谷杂粮拜送“木神”祈求房子能顺利建成。房子立好后最重要的是上中梁,举行挂红仪式,还要祭天、地、神,木匠师父要讲吉利话,并从房子上边撒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祈求主人平安吉利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木匠行业的规矩,是每个从事木工手艺人必须尊崇的信仰。

然而科技的进步,这些东西已经名存实亡,当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木工们为的是能让老板满意,能顺利拿到工钱,而坐出来的东西其也大打折扣,机械代替了手艺,做工也就马虎了事。更不用谈什么木匠的地位了,就连“木匠”的称号他本人也都难以启齿。

中国木工技术、文化需要傳承发扬,需要保护,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传统建筑的方法、手艺、文化、技术、精神等。我选择了雕塑行业,而且对木工也有一些了解,将中国传统建筑与雕塑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其造型结构、手艺等在当代雕塑创作中能得以转化和再生,进而创作出具有特色的雕塑作品。是我需要去努力探索研究的。利用传统建筑的手工艺和结构特点,把建筑的榫卯相吻合的做法运用到雕塑造型中。当代雕塑可谓是花样百出,人们都在寻求属以自己的道路,怎样才能给我自己的创作及持续发展的思路得以定位,这还得从自己出发,把传统建筑与当代雕塑结合起来,做自己有感受的作品。

将建筑与雕塑结合这一手法也有许多人做过,如:傅中望、卲凡、艾未未等,他们都在研究和发展。而我的思路是从建筑的文化、精神、手艺和结构出发。

建筑有结构美的优点。欧洲的石构建筑其重量几乎都由外墙承载,而中国建筑的重量全部都由梁柱负担,就是说墙与建筑物的结构是分离的。因此中国建筑的匠师们在追求建筑的美的时候,都不把注意力放在墙的造型上,而集中在建筑的结构体系上,而这个体系是一个框架结构,它全部是暴露在外的。不难理解,要使建筑物具有审美价值,就必须让那些主要的木头构件在结构过程中体现出美感来。众所周知,中国建筑的梁柱结构,是由梁、柱、枋、檩、椽等主要构件产生的,它们按照结构所需要的形状、大小和间距组合在一起,在合乎目的的明确性和逻辑的合理性中体现出理性与秩序,产生美感,从而达到技术与艺术的浑然统一。在这方面尤具审美价值的是斗拱和外挑的屋檐(包括重檐),特别是那种反曲向上的翼角,其曲线或弧度完全是由斗拱和椽木构制出来的,真可谓匠心独运。此外,中国建筑匠师善于用不同的色彩区别各种构件的不同作用。例如,用蓝、绿两种颜色分别表示梁木、枋子、椽子、斗拱等那些着力的构件,用红色来标示垫板、望板等起填充作用的构件,因而使结构的脉理一目了然。

建筑也具有雕塑美的优点。无论石构建筑与木构建筑都有这一审美属性。这既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造型,也表现在附属于建筑物的各种雕塑和陈列品。与外国的石构建筑多半以几何造型的特点相反,中国建筑主要是以曲线造型为特征的。而且中国人对建筑的这一审美理想很早就萌发了,早在三千年前,《诗经·小雅》中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象鸟激动地拍打着翅膀,急欲腾飞)的说法,要求一种富有动势的、生机蓬勃的建筑。后来我们的按照曲线原理建造的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和点缀性的亭台楼阁,生动地实现了这一浪漫性的建筑美的理想。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突出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威严,他们的皇宫及其所属的大型寺庙建筑一般都要衬以高大的台基或须弥座,有的非常宏伟壮观,象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天坛祁年殿的基座,它们的墙体和栏杆的造型十分讲究,雕刻非常丰富,其雕塑美的品格堪与外国的石构建筑相媲美。

小木作讲的是家具,中国古典家具借鉴的是建筑的结构理念“四梁八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基本理念,楣檩椽桁横平竖直,反映到家具中是平直的腿枨卯榫的支撑,作为竖直支撑的构件,家具中的腿足、矮老、门柱等构件或是直接来源于建筑上的柱式结构,例如家具的腿足大多也为圆形,即便为了横撑的连接,也只是将内面做成方形,外部轮廓仍是圆形;矮老与建筑中的瓜柱的结构和功能一模一样;家具的腿足也具有“卷杀”和“侧角”的特性,其直径自下段向上段逐渐收缩,并且向中心倾斜,不与地面垂直。在家具中,无论桌、椅、凳、床上,我们都能看到一种优美的造型和结构。那就是束腰,这与雕塑曲线造型方面相似。

我认为一件气势恢宏的雕塑,可以看作是一座建筑物。我们在画画或做雕塑的时候,讲的就是结构,结构正确决定作品的好坏,而且掌握形体结构也是学习美术的基础。中国传统建筑讲的就是结构,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美运用到当代雕塑创作中,使建筑具有雕塑感,雕塑具有建筑感,两者相互相承,从中提取升华加以创作,继而给自己雕塑创作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好的雕塑作品是有生命的,要把雕塑做活、有灵性,这就要艺术家投入巨大的时间、甚至生命。中国传统建筑更重要的是匠人们,他们在建造过程中投入的一切,他们的手艺是多么宝贵,他们对这份行业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他们每建造一个作品都投入巨大的心血。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就需要这样的手艺和精神,自古以来一个人只要手上掌握一门手艺,那他就不会饿肚子,传承传统建筑手艺、文化、精神很重要,把它运用到雕塑创作中,创作出来的雕塑才会完美。正确认识匠人,才会领悟其中文化,如果连匠人都当不好,又如何能成为艺术家。

结论:

中国建筑文化渊源颇深,其结构造型、技术手艺、精神文化都值得我去研究思考,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创作发展道路,传统应该才是和我有关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手艺
老手艺
歌曲《爷爷的手艺》
手艺网+手艺工场
春·手艺
岭南社区住宅建筑保护与创作探索
刍议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
探析陕西关中地区“东府”与“西府”传统木窗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试论传统建筑的礼制特征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